第81章 林弈答卷_天命寒門_线上阅读小说网 
线上阅读小说网 > 穿越架空 > 天命寒門 > 第81章 林弈答卷

第81章 林弈答卷(1 / 1)

殿內檀香依舊,先前十數名貢士的陳奏,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接連投下石子,卻隻激起些許相似的、很快就歸於沉寂的漣漪。禦座上的天子,眉眼間的倦意已難以掩飾,連侍立的太監們都下意識地放輕了呼吸,生怕驚擾了這份沉悶的凝滯。

當司禮監官員唱出“清河林弈”之名時,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顯得格外清晰。

刹那間,所有或昏沉、或遊離的目光,如同被無形的線牽引,齊刷刷地投向丹墀之下。

林弈深吸一口氣,將肺腑中那點因環境而產生的微瀾儘數壓下。他整了整身上那件與其他貢士相比略顯樸素的青衫,步履沉穩,越眾而出。他的姿態並不激昂,也無半分怯懦,如同山間青竹,風雨不折,自有一番沉靜氣度。

行至禦前,依禮參拜,動作流暢自然。當他抬起頭,目光平靜地迎向上方那模糊在冕旒之後的威嚴視線時,皇帝原本慵懶靠著禦座的身姿,幾不可察地微微前傾了一分。

“學生林弈,叩見陛下。”聲音清朗,不高不低,恰能傳入殿中每個人的耳中。

“平身。”皇帝的聲音帶著一絲探究,“開始吧。”

“謝陛下。”

林弈並未立刻誦讀答卷,而是再次微微躬身,方才展開手中那份墨跡未乾、凝聚了他數月心血的策論。他沒有像前麵一些人那般急於表現,語速平穩,字字清晰,開篇便與眾不同:

“臣林弈謹對:北地旱蝗,非一日之寒,乃天時、地利、人事交相困厄之果。徒言減免賦稅,則國庫空懸;空談祈告上天,則實務儘廢;泛論整飭吏治,則遠水難救近火。臣以為,當以‘實政’代‘空言’,以‘疏導’易‘堵塞’,以‘生利’化‘消耗’,標本兼治,方為根本之計。”

短短幾句,如同利劍,直指先前諸多策論的空泛要害!殿內不少大臣眼中閃過一絲驚異,連那位一直閉目養神的老尚書,也微微掀開了眼皮。

皇帝敲擊扶手的指尖,倏然停住。

“其一,以工代賑,變耗為利。”林弈的聲音沉穩有力,“流民非累贅,實為可用之力。與其設棚施粥,徒養惰氣,不若由朝廷招募精壯,付以工錢,興修水利,浚通河道,加固堤防,修繕通往北地之官道。如此,則民得食而存尊嚴,國得利而固根基,倉儲之粟轉為工費,活水長流,遠勝坐吃山空。昔宋臣範仲淹治理淮浙水患,便行此‘以工代賑’之法,活民無數,堤防永固,此古已有之成例,非臣妄言。”

他沒有空談仁義,而是提出了將消耗轉化為生產力的具體辦法,並引用了可考的曆史案例,頓時讓論述變得紮實可信。

“其二,科學抗旱,格物致用。”林弈繼續道,這是他所言的核心創新之處,“抗旱非僅靠天,更在人為。臣於書院苦讀時,曾研讀前朝《王禎農書》,於鑿井之術略有心得。可推廣‘龍骨水車’結合‘深井開鑿’之法,於地下水源豐沛處,掘深井取水,以水車層層提灌,可解淺層乾旱之渴。同時,臣觀察各地物產,發現黍、稷及某些豆類,其根深耐旱,可於北地擇適宜之地推廣種植,改變單一麥作,增強抵禦天災之能。此非空想,乃格物窮理之實學。”

他將自己在書院中的“研究”成果巧妙地融入策論,提出了具體的技術改良和作物選擇,將“抗旱”從虛無的祈禱拉回到了實實在在的土地和技術上。

“其三,金融手段,聚沙成塔。”此言一出,滿殿皆靜!連皇帝都下意識地坐直了身體。這是一個前所未聞的詞彙,卻又隱隱指向一個關鍵難題——錢從何來?

林弈不慌不忙,解釋道:“興水利、修道路、購耐旱之種,皆需巨額錢糧。然國庫空虛,加賦則傷民。臣鬥膽進言,或可仿效前朝‘鹽引’、‘茶引’之思路,由朝廷具名擔保,發行專項‘水利債券’,定其息,明其利,許民間商賈富戶乃至尋常百姓認購。以此募集民間閒散資財,專款用於北地水利工程。待工程受益,田畝增產,再以新增稅賦或工程本身之利如漕運便利後商稅增加)逐步償還本息。如此,不增賦而財用足,借民力以成國事,實為兩全之策。”

他巧妙地將現代債券理念,包裹在古代“鹽引”、“茶引”等類似金融工具的外衣下提出,既解決了最核心的資金問題,又避免了直接觸動“祖製”的敏感神經。其思路之奇崛,膽魄之宏大,令殿內諸多掌管錢糧的戶部官員都為之動容,彼此交換著震驚的眼神。

“其四,長遠之策,建立體係。”林弈並未停留在眼前,目光更為深遠,“天災無常,然應對可有常法。臣建議,於北地各州縣設‘災情觀測所’,專司記錄雨雪、風向、地溫及蝗蝻滋生情況,建立定期快馬馳報製度,形成預警。同時,於各地戰略要衝,增建、修繕‘常平倉’,豐年儲糧,災年放賑,並建立一套基於預警信息的物資快速調配流程。如此,縱有天災再臨,朝廷亦可從容應對,不至倉促被動。”
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
他從預警到儲備再到調配,勾勒出了一套完整的防災救災體係藍圖,雖細節尚需完善,但框架已現,展現出了超越時代的宏觀治理思維。

“……以上四策,如四柱擎天,相輔相成。以工代賑安當下,科學抗旱謀地利,金融手段籌錢糧,預警體係保長遠。若能持之以恒,非但可解北地燃眉之急,更可奠定邊陲長久之安穩。然法雖善,需人而行。臣最後懇請,於執行此策之官吏,明賞罰,重監督,使朝廷德澤,如陽光雨露,普照萬物,真正惠及每一寸乾旱之土地,每一位嗷嗷待哺之黎民。”

當林弈最後一個字落下,雙手將策輪恭敬舉起時,整個金鑾殿內,落針可聞。

沒有華麗的辭藻堆砌,沒有空泛的道德說教,有的隻是條分縷析的邏輯,切實可行的方略,以及那種將經濟、技術、管理融會貫通的係統性智慧。如同一陣強勁而清新的風,瞬間吹散了之前彌漫在殿內的所有陳腐與沉悶。

皇帝早已徹底挺直了背脊,冕旒下的目光銳利如鷹,緊緊盯著殿下那個垂首而立的青衫少年。他手指無意識地在禦案上劃動著,仿佛在回味那“金融手段”、“預警體係”等前所未聞卻又直指核心的詞彙。

列班的大臣們,有的麵露激賞,頻頻頷首;有的陷入深思,眉頭緊鎖;有的則難掩震驚,交頭接耳。

這已不僅僅是一篇策論。

這是一場思維的變革,一次對傳統治國理念的猛烈衝擊。

侍立的太監小心翼翼地上前,接過林弈手中的答卷,恭敬地呈送至禦前。

皇帝沒有立刻去看那卷紙,他的目光依舊停留在林弈身上,良久,才緩緩地、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複雜語氣,開口問道:

“林弈,你可知……你方才所言‘水利債券’,一旦施行,關乎國本,非同小可?”

所有人心頭一凜,知道最關鍵的時刻,來了。

喜歡天命寒門請大家收藏:()天命寒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
最新小说: 神雕新章之俠侶遺風 武林天涯 宋同誌,餘生請多關照 高武:這BOSS不削能玩? 喋血盛唐 我在戰錘召喚第四天災 穿書七零,錯嫁反派被嬌寵 我隻練三劍,劍出即無敵 霍格沃茲:開局我在蛇院當首席! 活佛濟公第四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