朔方城大捷的餘波尚未平息,北疆戰場的整體態勢,卻並未因此而發生根本性的扭轉。靖安公趙德芳穩紮穩打的策略,如同磐石般頂住了蒼狼部聯軍一次又一次的衝擊,戰線在雲州外圍陷入了殘酷的僵持。雙方每日都在進行著小規模的廝殺、試探,消耗著彼此的血肉與意誌。
蠻族雖在朔方城折損了五千精銳,但主力未損,依舊凶悍。而大炎北征軍憑借林弈保障的、日漸穩固的後勤,雖能穩住陣腳,但想要主動出擊、擊潰二十萬胡虜,卻也力有未逮。寒冬仿佛成了雙方共同的敵人,也成了維持這種恐怖平衡的冰冷注腳。
督糧使行轅內,林弈麵前的輿圖上,代表敵我雙方兵力的標記密密麻麻,犬牙交錯。他並未因朔方城的勝利而沾沾自喜,反而更加清醒地認識到,僅靠防守和消耗,無法贏得這場戰爭。大炎的國力雖厚,但如此曠日持久地支撐數十萬大軍遠征,負擔極重。必須找到破局的關鍵。
他的目光,越過眼前糾纏的戰線,投向了輿圖上方那片廣袤而空白的區域——北方草原深處。
“蠻族二十萬大軍,人吃馬嚼,每日消耗何其巨大。”林弈指著輿圖,對身旁的張承、王鐵柱等核心班底分析道,“阿史那咄苾雖聯合諸部,但其本部蒼狼部,以及東胡、烏桓等部,並非遊牧於這戰場周邊。他們必然是建立了後方囤糧之地,由草原各部落源源不斷向前線輸送補給。”
王鐵柱撓了撓頭:“大人,這個咱們都知道,可草原那麼大,他們的囤糧地在哪?咱們大軍也過不去啊。”
“正因為大軍過不去,所以阿史那咄苾才敢將主力儘數壓在前線,而不必太過擔心後方。”林弈眼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,“他算準了我們不敢,也無力深入草原去尋他的糧道。此乃其恃之以逞凶之基,亦是其最大之破綻!”
他拿起一支朱筆,在代表前線蠻族大營的位置,和北方草原深處之間,虛劃了一條線。
“《孫子兵法》雲:‘軍無輜重則亡,無糧食則亡,無委積則亡’。蠻族看似凶悍,實則其命脈,同樣係於這條脆弱的後勤線上!而且,因其遠離本土,組織鬆散,這條線,比我們的更為脆弱!”
張承若有所思:“大人的意思是……斷其糧道?”
“不止是襲擾糧道。”林弈的聲音斬釘截鐵,帶著一種洞察本質的冷靜,“襲擾糧道,如同蚊蟲叮咬,雖能造成困擾,卻難傷筋骨。阿史那咄苾隻需多派遊騎護衛,或設置更多中轉據點,便可化解。我們要做的,是找到其根源,焚毀其後方主要的囤糧之地!行那釜底抽薪之舉!”
他手指重重地點在草原深處:“若能找到並一舉焚毀其數個主要囤糧地,前線二十萬胡虜,立成無根之木,無源之水!軍心必亂,士氣必潰!屆時,不需我軍強攻,其內部便會因缺糧而自亂,甚至各部之間為爭奪所剩無幾的糧食而相互攻伐!我軍再趁勢出擊,必可大獲全勝!”
王鐵柱聽得眼睛發亮,呼吸都急促起來:“大人!此計大妙!讓末將去!末將願帶一支精兵,深入草原,燒了胡虜的老巢!”
林弈看了他一眼,搖了搖頭:“鐵柱勇猛,我心知肚明。但此任務,非僅憑勇力可成。”
他詳細分析道:“其一,人選需精。不需人多,三千足矣,但必須是最精銳、最悍勇、最能吃苦耐勞、且熟悉草原生存之士。他們要能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長途奔襲,隱蔽行蹤。”
“其二,向導至關緊要。必須找到熟悉草原地理、了解各部勢力範圍、甚至知曉胡虜可能囤糧區域的可靠向導。最好是……與胡虜有血仇、值得信任的草原部落之人。”
“其三,時機與路線。需避開胡虜主力的活動區域,選擇最隱秘、最出人意料的路線深入。行動必須迅如閃電,一擊即走,絕不能戀戰。”
“其四,偽裝與補給。可偽裝成商隊或小股流浪部落,攜帶足夠支撐長途奔襲的乾糧、清水,並具備在草原上就地取食的能力。”
一條條,一款款,林弈將這個大膽至極的“斷糧”奇策,拆解成了具體可行的步驟和要素。這不僅僅是一個戰略構想,更是一份幾乎可以立刻執行的作戰方案綱要。
張承和王鐵柱等人聽得心潮澎湃,又深感責任重大。他們明白,此計若成,則北疆戰局可定!但風險也極大,三千孤軍深入敵後,稍有不慎,便是全軍覆沒的下場。
“大人,此計……靖安公和大帥他們會同意嗎?”張承不無擔憂地問道。如此冒險的戰略,恐怕很難得到用兵持重的靖安公的支持。
林弈目光堅定:“此乃破局唯一良策,必須力諫!我即刻起草詳細方略,以參軍議事身份,呈報靖安公與趙大帥!”
他不再猶豫,立刻鋪開紙張,奮筆疾書。將方才分析的要點,結合自己對北疆局勢、蠻族習性的理解,寫成了一份條理清晰、論據充分的《請遣奇兵深入草原斷敵糧源疏》。
在奏疏中,他詳細闡述了斷糧之策的必要性、可行性,分析了蠻族後勤的脆弱性,提出了具體的兵力配置、人選要求、行動路線設想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難與應對之策。字裡行間,充滿了對戰爭全局的深刻洞察和力挽狂瀾的決心。
寫完奏疏,蓋上自己的印信,林弈將其鄭重交給王鐵柱:“立刻快馬送往大帥行營,麵呈靖安公!記住,此疏關係重大,務必親手送達!”
“末將明白!”王鐵柱接過奏疏,貼身藏好,轉身大步離去。
林弈走到窗前,望著北方蒼茫的天空。他知道,這份奏書一旦呈上,必將在大帥行營引起巨大的爭議。支持者會認為這是神來之筆,反對者則會視其為異想天開、自尋死路。
但他更相信,在僵持不下、誰都看不到破局希望的時刻,這條直指敵人最致命弱點的奇策,具有無法抗拒的誘惑力。
能否說服靖安公,能否組織起這樣一支致命的奇兵,將成為決定這場國運之戰走向的關鍵。他獻上的,不僅僅是一條計策,更是一柄可能刺穿胡虜心臟的、無形而鋒利的匕首。
接下來的等待,將無比煎熬。
喜歡天命寒門請大家收藏:()天命寒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