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時,城外喊殺聲震天,隋軍的進攻越發猛烈,城頭守軍雖拚死抵抗,但麵對隋軍如潮水般的攻勢,防線已岌岌可危。
使者不敢耽擱,帶著人來到劉武周麵前,將奇那羅率兵前來消息告訴了他。
劉武周眼中閃過一絲驚喜:“此言當真?”
使者點頭:“千真萬確,可汗已命右賢王親自率軍前來,不日即到。”
劉武周哈哈一笑,用力拍了拍案幾:“天助我也!待突厥大軍一到,內外夾擊,隋軍必敗!”
他仿佛看到了勝利的曙光,連日來的陰霾一掃而空。
“來人!”劉武周興奮地喊道。
親兵應聲而入:“大王有何吩咐?”
劉武周滿臉笑意:“傳令下去,設宴款待突厥使者!本王要親自為使者接風!”
說罷,他便起身來回走動,難掩心中的激動。
筵席之上,劉武周與突厥使者把酒言歡,氣氛十分熱烈。
突厥使者也喝得滿臉通紅,趁著劉武周酒酣耳熱之際,他低聲說道:“大王,奇那羅率兵十萬,聲勢浩大,但糧草不足,恐難久持。”
劉武周隨即明白了對方的言外之意,連忙說道:“使者放心,隻要突厥援兵一到,立刻奉上糧草,定不讓勇士們餓著肚子打仗!”
兩個使者相視一笑,打起了哈哈:“那是自然,那是自然!我家可汗與大王親如兄弟,自然是有福同享,有難同當。”
劉武周也跟著大笑起來,舉起酒杯:“來,喝酒!為我們即將到來的勝利乾杯!”
幾人再度碰杯,一飲而儘。
使者滿意地放下酒杯,眼中閃過一絲狡黠。
酒足飯飽之後,劉武周命人安排使者住下,自己則來到城頭,看著城外隋軍的營帳,心中暗自盤算。
隋軍大營內,楊勇眉頭緊鎖,手指在地圖上劃過。
“大帥,李靖和餘公理已經先後率兵抵達雁門關,羅藝見勢不妙,已經撤回幽州。”副將走進大帳,稟報最新的軍情。
楊勇眼中閃過一絲冷光:“時機已到,傳令全軍,全力攻城!”
傳令兵迅速將命令傳至各營,一時間,戰鼓雷動,隋軍士氣高漲,向馬邑城發起了更加猛烈的進攻。
馬邑城頭的喊殺聲已持續三日,劉武周站在城頭,看著氣勢洶洶的隋軍,日日提心吊膽,指尖因攥緊衣袖而泛白。
他數次派親信衝出重圍,試圖聯絡援軍,卻始終未見突厥援軍的影子,唯有突厥使者口稱:“右賢王大軍已至馬邑北境,正與隋軍遊騎周旋”。
劉武周急火攻心,嘴角生瘡,眼中滿是血絲:“周旋!周旋!本王的兵馬都快打光了!難道要我等死在這裡,他們才肯出兵嗎?”
他氣的咬牙切齒,心中暗罵突厥人狡詐。
說罷,他猛地一拳砸在城垛上,石屑紛飛,手背上滲出血絲,卻渾然不覺疼痛。
親信們噤若寒蟬,無人敢搭話。
這時,苑君璋走上前,輕聲道:“大王,事已至此,著急也是無用,不如再派人去催一催突厥人。”
劉武周恨恨地跺腳:“催!催他們有什麼用!那幫喂不熟的狼,隻會不停地要好處,根本就不在乎孤王的死活!”
苑君璋歎了口氣,望著城外漫山遍野的隋軍,心中也是一片沉重:“大王,城中兵馬加起來已不足五千,若再無援軍,隻怕……隻怕難以支撐下去,還望大王……早做決斷,否則……”
他沒敢再說下去,但言下之意已不言而喻。
眼下的情況,隋軍攻破馬邑就在這一、兩日之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