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日一早,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銀裝素裹的世界。
用完早飯,楊勇便帶著雲韻和楊儼乘坐馬車,前往晉祠。
楊勇等人到達晉祠之後,便沿著山間小路,一路欣賞雪景。
晉祠的山巒被白雪覆蓋,宛如銀裝素裹的仙境。
山間的樹木也披上了銀裝,枝頭掛滿了晶瑩剔透的冰淩,一陣風吹過,簌簌落下的雪末如同精靈在翩翩起舞。
晉祠雖然經過曆代修建和擴建,但隋朝時期的晉祠,還沒有後世那麼多的景致。
諸如聖母殿、獻殿、魚沼飛梁、對越坊等都是始建於宋朝之後,不過即便如此,這裡的古樸典雅和山水風光,依舊讓人流連忘返。
楊勇一行三人來到晉祠時,天空中還飄著零星的雪花,整個晉祠銀裝素裹,分外妖嬈。
晉祠以禮製建築與自然水景相結合而聞名,整體布局以中軸線為主,主體建築沿中軸線排列,層次清晰。
由大門進入,便是神道,神道兩旁矗立著不少碑刻和古樹,雪花落在古樹之上,平添了幾分古樸之感。
楊勇一行踏著積雪,漫步其中,隻覺莊嚴肅穆。
再往前走,便是魚沼,魚沼之上建有木橋,站在橋上,看著魚沼中的水,在雪白的天地間,猶如一幅畫卷。
一行人邊走邊看,過了木橋,便看到了碑亭。
獻亭為單簷歇山頂,麵闊三間,進深兩間,整體結構穩固,梁架輕巧,既似大殿,又巧似涼亭,通透寬敞,彆有一番韻味。
穿過碑亭,楊勇等人便來到了唐叔虞祠主殿。
唐叔虞祠主殿是整個晉祠的主體建築,麵闊五間,進深四間,重簷歇山頂,氣勢恢宏,莊嚴肅穆,讓人不禁肅然起敬。
主殿後麵,便是難老泉。
難老泉位於晉祠唐叔虞祠北側。
它是晉水的主要源頭,泉水自懸甕山下的岩層中湧出,潛流10多米,常年不息,故有“晉陽第一泉”之稱,為晉祠三絕之一。
此時,難老泉池水碧綠幽深,泉水從石雕龍口中汩汩湧出,流入池中,發出潺潺水聲,與周圍的雪景相映成趣,彆有一番韻味。
晉水有三泉,分彆為難老泉、魚沼泉和善利泉,其中尤以難老泉最負盛名,晉祠三絕之一的“難老泉聲”便是指此泉。
楊勇帶著雲韻和楊儼來到難老泉旁,看著泉水汩汩湧出,聽著水聲潺潺,隻覺心曠神怡。
他轉頭看向楊儼,笑著問道:“儼兒,為父考考你,善利泉名字從何而來?”
楊儼略一思索,便拱手答道:“父親,善利之名取自《道德經》第八章:上善若水,水善利萬物而不爭,處眾人之所惡,此乃謙下之德也。”
楊勇聽了楊儼的回答,滿意地點了點頭,撫了撫他的腦袋,笑道:“儼兒,你回答得很好。”
楊勇看著眼前的泉水,感慨道:“是啊,晉水滋養了晉地百姓,利澤萬物,這便是晉水之德啊!”
雲韻在一旁聽了,也點頭附和道:“相公說得極是,晉水確有此德,隻是不知這晉水源頭又在何處?”
楊勇伸手指了指腳下的難老泉,笑著說道:“遠在天邊近在眼前,晉水便是從這難老泉流出的。”
雲韻看著眼前的泉水,眼中閃過一絲驚訝,她沒想到,這小小的泉水,竟然是晉水的源頭。
楊勇看著雲韻驚訝的神情,笑了笑,伸手將她攬入懷中,輕聲說道:“我華夏一脈,源遠流長,正如這晉水,雖源頭細微,卻能彙聚成江河,滋養萬物,亙古不息。”
雲韻聽了楊勇的話,心中頓時生出幾分敬意,她看著眼前的泉水,點了點頭。
一家三口在晉祠遊玩了一上午,但興致依然高昂,並未停下賞景的腳步。
晉陽城附近可賞景的地方並不隻有晉祠一處,三人又到晉陽其他幾處景致走了走,看了看。
還吃了當地的特色美食小吃,諸如酪漿、羊肉羹、過油肉等,三人大呼好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