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威停頓了一下,略帶一絲敬佩地說道:“朝廷此次稅製改革,會大大緩解我朝日益嚴重的土地兼並局麵,平衡了大隋的各個階層利益,築牢大隋能夠長期穩定的基礎。其實,你仔細回憶下想就不難發現,自南北朝至我朝初期,土地兼並是引發天下動蕩的核心矛盾之一,既導致百姓無田可耕、流離失所,也讓曆朝曆代喪失了對百姓的掌控。而新稅製通過按畝征稅倒逼世家重新審視土地價值——與其囤積土地承受重稅,不如將資源轉向宅院、工坊等新興領域,讓世家大族從此不再隻顧著囤買土地,間接抑製了土地兼並的擴張。同時,均賦稅的公平性削弱了百姓對世家和朝廷的不滿,避免重蹈前朝的覆轍,而世家通過參與新產業、新秩序獲得新的利益渠道,減少了對土地的過度依賴,最終實現百姓安、世家順、朝廷穩的多方平衡。”
蘇威拍了拍蘇燮的肩膀,“陛下此舉暗合天道,一飲一啄,一失一得,陰陽平衡。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往,此乃上乘之法!”
蘇威不愧是曆經朝堂幾十年的老臣,智慧和見解堪稱當世最頂級幾個人之一。
蘇燮聽後,茅塞頓開,“原來陛下竟有如此深意!陛下英明睿智,相信我大隋今後定會愈發昌盛!”
蘇威捋了捋胡須,笑道:“不錯!孺子可教也!”
十日後,楊勇再次召開朝會。
戶部侍郎蘇燮捧著新的稅冊,臉上難掩激動:“陛下,河南各郡世家已按新稅製繳稅,僅滎陽一地,便多繳糧五千石!更有十七家大族認購了新坊宅院,玻璃工坊的股份也被搶訂一空,籌得現銀數十萬貫!”
“陛下此舉既解決了朝廷的財政問題,又將世家和朝廷綁定在了一起,自此以後,朝廷事便是世家事,如此這般,天下可定矣!”
“是啊!陛下英明!”
楊勇看向階下,那些前日還麵露憂色的大臣,此刻都露出了笑意。
他坐在龍椅上暗忖:“靠著這點利益想要綁定世家還早的很呢!事情得一步一步來,先暫時穩住他們,後麵還有的是辦法。
稅製改革隻是第一步,接下來,朝廷的架構也該改改了,找個時間先和魏征、房玄齡他們通通氣。”
天降大雨連綿,洛陽城被籠罩在一片蒙蒙水汽中。
禦書房內,楊勇鋪開一張巨大的宣紙,提筆蘸墨,在紙上畫出三個並列的方框,又在下方畫了六個小方框,用線條將它們連在一起。
房玄齡、魏征、李靖等人圍在案前,目光緊盯著紙上的圖形。
“陛下,這是……”房玄齡率先發問。
“這是朕規劃的朝廷架構,”楊勇指著最上麵的三個方框,“設中書省、門下省、尚書省,三省長官同為宰相,各司其職。”
他先點中中書省:“中書省掌草擬詔令,凡國策、政令,都由這裡擬定初稿,相當於朕的‘智囊庫’。”
再指向門下省:“門下省掌審核政令,中書省擬好的稿子,這裡要逐條核對,若有不妥,可駁回重擬,相當於‘把關人’。”
最後落在尚書省:“尚書省掌執行政令,下設吏、戶、禮、兵、刑、工六部,分管具體事務。吏部管官員任免,戶部管錢糧賦稅,禮部管祭祀科舉,兵部管軍隊防務,刑部管司法刑獄,工部管工程建設——如此一來,草擬、審核、執行三權分立,既能相互配合,又能相互製衡。之前隻是有了個雛形,譬如禮部、刑部,現在朕要將這一架構完整的實現。”
魏征撫須沉吟:“陛下此舉,是為了避免權臣專權?”
“正是,”楊勇放下筆,“前隋末年,權臣宇文述一手遮天,政令出自其府,朝廷形同虛設。如今設三省,便是要讓權力分散,凡事經集體商議,再由朕定奪,可保朝堂清明。”
李靖點頭道:“六部的設置也甚為妥當,各司其職,權責分明,比以往的九寺五監更有效率。譬如工部,可統管水利、工坊、城池修建,避免各司推諉。”
正說著,內侍來報,說宇文愷、虞世南等大臣求見。
楊勇索性將眾人請到偏殿,當眾講解三省六部製的細節。
“宇文大人,”楊勇看向宇文愷,“你擅長營造工程,工部尚書之位,朕認為非你莫屬。”
宇文愷連忙躬身:“謝陛下信任!臣定當竭儘所能,管好工坊、水利之事!”
“虞卿家,”楊勇轉向虞世南,“你執掌戶籍政務多年,熟悉錢糧,戶部尚書一職,改由你來擔任。”
虞世南拱手應諾,眼中滿是感激。
他在楊廣朝時備受冷落,如今能得楊勇重用,隻覺渾身乾勁。
“吏部尚書,”楊勇目光落在房玄齡身上,“玄齡知人善任,此事非你莫屬。”
房玄齡卻躬身道:“陛下,臣舉薦一人——前隋吏部侍郎裴矩。他熟悉官員考核製度,且在西域聲望甚高,若由他執掌吏部,再合適不過。”
“裴矩……”楊勇略一沉吟,楊廣繼位後,裴矩被調任洛陽,王世充造反後,他怒斥王世充,因此被罷了官,賦閒家中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以前他在楊廣麾下做事,如今楊廣已死,楊勇若是揪著過去不放,身為帝王的話,未免有些太小心眼了。
方才房玄齡推薦了他,不如那就給他一次機會。
於是,他點頭道:“準奏。便讓裴矩任吏部尚書,玄齡你任中書令,主掌中書省。”
魏征見狀,上前道:“陛下,門下省需剛正不阿之人,臣願擔此職。”
“好!”楊勇笑道,“魏大夫敢言直諫,門下省侍中一職,正合你意。”
眾人各司其職,唯有刑部尚書一職尚未定奪。
楊勇看向鄭善果:“鄭卿斷案公正,大理寺卿之位委屈了你,不如任刑部尚書,統管天下刑獄?”
鄭善果眼中含淚,跪地叩首:“臣蒙陛下不棄,定當嚴明法紀,不使一人蒙冤!”
三日後,三省六部的任命詔書傳遍洛陽,朝野震動。
奉天承運,皇帝詔曰:王珪任尚書令,房玄齡任中書令,魏征任門下侍中,裴矩任吏部尚書,蘇威任禮部尚書,鄭善果任刑部尚書,李靖任兵部尚書,宇文愷任工部尚書,虞世南改任戶部尚書,欽此!”
那些曾擔心楊勇會效仿楊廣獨斷專行的老臣,聽到旨意後,無不感歎:“陛下此舉,既明確各省各部職責,又防止了個人權力膨脹,出現權臣的情況,此番設計當真玄妙!”
“是啊!陛下此次創新朝廷架構,開創先河,震古爍今呐!”
喜歡重生隋太子從絕境逆襲成大隋武帝請大家收藏:()重生隋太子從絕境逆襲成大隋武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