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多時,紫微殿內已是文武雲集。
房玄齡、魏征、李靖、楊諒、宇文愷、虞世南、鄭善果等重臣皆已到齊,眾人神色凝重,眼中都露出擔憂的目光。
殿外的蟬鳴聲依舊聒噪,為殿內氛圍增添了一絲煩躁之意。
楊勇端坐龍椅,目光掃過階下眾臣:“諸位卿家,山西旱情與突厥異動,想必大家已有耳聞。今日召集諸位,便是要共商對策。山西乃我大隋腹地,雁門是北疆屏障,兩處皆危在旦夕,朕要聽聽你們的看法。”
話音剛落,魏征便出列躬身道:“陛下,山西旱情迫在眉睫,民為邦本,本固邦寧。臣以為,當務之急是賑災救民,若百姓流離失所,恐生禍亂,到那時內憂外患交織,我大隋危矣!”
他語氣急切,顎下的胡須微微顫抖,“臣懇請陛下即刻調撥糧草,運往山西災區,同時派遣得力官員前往安撫,嚴禁械鬥,穩定民心。”
房玄齡亦上前一步:“魏大夫所言極是。臣補充幾點,其一,需儘快尋找水利人才,前往山西勘察地形,尋找水源,或可打井取水,或可引鄰近河流之水北上,緩解旱情;其二,可效仿河南以工代賑之法,組織災民參與打井、修渠等工程,既解決飲水灌溉問題,又能讓災民獲得糧食,一舉兩得;其三,需嚴令地方官不得克扣賑災糧草,否則嚴懲不貸!”
楊勇點頭,目光轉向負責糧草的楊諒:“漢王,洛口、黎陽、回洛三倉尚有多少存糧?可調往山西多少?”
楊諒出列答道:“回陛下,三倉現存糧約二百二十萬石。其中洛口倉與回洛倉離山西較近,隻是山西道路因乾旱有些地段車馬難行,運輸恐需時日。”
“五十萬石是否足夠?”楊勇眼中滿是關切地問道。
“山西受災麵積甚廣,五十萬石僅能解燃眉之急。”楊諒皺眉道,“若要支撐到明年秋收,至少還需五十萬石。”
“那就再從黎陽倉調撥五十萬石!”楊勇當機立斷,“朕寧可宮中用度節儉些,也要確保災民有飯吃!漢王,朕調撥五千人馬給你,由你親自負責糧草調撥事宜,務必儘快將糧食運抵山西各郡,沿途驛站全力配合,不得有誤!”
“臣遵旨!”楊諒躬身領命,心中暗自佩服楊勇的決斷。
此時,宇文愷上前道:“陛下,關於水利之事,臣願舉薦一人。此人姓王名弼,曾在關中主持過鄭國渠的修繕,精通水利勘察與河道疏浚之術,現賦閒在家。若能起用此人,讓他帶領一批工匠前往山西,或能找到解決旱情的辦法。”
“哦?”楊勇眼中閃過一絲亮光,“即刻傳旨,征召王弼為山西水利使,授予其調動當地民夫與物資之權,所需工匠從工部抽調,務必滿足!”
“臣遵旨!”宇文愷躬身應道。
“打井與引水工程,難度如何?”楊勇又問,他深知水利工程非一日之功,必須了解其中難處。
宇文愷沉吟道:“陛下,山西多山地,打井需尋地下水源豐富之地,且深度難測,恐非易事。引水北上則需開鑿渠道,工程量浩大,耗時較長。但若兩者並行,或可在數月內緩解部分地區的旱情。臣建議,先在人口密集的城鎮周邊打井,解決百姓飲水問題,再逐步開展引水工程,灌溉農田。”
楊勇點頭:“可行。便依宇文愛卿之計,讓王弼到任後儘快拿出具體方案,報朝廷審批。”
商議完賑災之事,楊勇話鋒一轉,目光投向李靖:“李愛卿,突厥異動之事,你有何看法?”
李靖出列,抱拳朗聲道:“陛下,史畢可汗此人野心不小,此前雖與我大隋有過摩擦,卻未敢大規模南下。此次聯絡諸部,想必是見我大隋剛定河南,以為有機可乘。雁門郡兵力單薄,伍雲召將軍雖勇,然麾下兵力不足,恐難抵擋突厥聯軍。”
“那依你之見,當如何應對?”楊勇追問。
李靖沉聲道:“臣以為,當速派精銳之師馳援雁門,與伍雲召將軍會合,增強邊防力量。同時,需嚴令邊境各郡加固城防,堅壁清野,讓突厥無利可圖。另外,可派遣使者前往草原,離間史畢可汗與其他部落的關係,使其聯盟瓦解,不戰而屈人之兵。”
“離間之計雖好,但恐難立竿見影。”楊勇思索道,“當務之急是增強雁門防務。李靖,你認為派誰領兵前往合適?”
李靖略一沉吟:“陛下,尉遲恭將軍勇猛善戰,深諳騎兵戰術,且對北疆地形較為熟悉,若讓他領兵,定能勝任。再配以李安的火槍兵,當可震懾突厥。”
楊勇隨即思索起來:尉遲恭作戰勇猛,火槍更是威力無窮,二者結合,定能給始畢可汗一個難忘的教訓。
“準奏!傳旨,命尉遲恭為北伐先鋒,率領兩萬騎兵即刻北上,前往雁門郡;李安率領三千火槍兵隨行,聽從尉遲恭調遣。二人務必於十日內抵達雁門,與伍雲召、伍天賜、高敬宗會合,共拒突厥!”
“臣遵旨!”李安和尉遲恭出列領命。
話音剛落,房玄齡上前道:“陛下,突厥南下,關中與河北的動向亦需關注。李淵、薛舉在關中蠢蠢欲動,竇建德在河北也虎視眈眈,若他們趁我軍北上之際有所異動,後果不堪設想。”
楊勇深以為然:“房愛卿所言極是。”
楊勇看向情報司衙門統領張涯,“張涯!你立即遣人深入關中、河北諸地探查動向,不得有誤!”
“臣遵旨!”張涯出列後立即領命。
隨即楊勇又看向兵部尚書李靖,“李靖,你即刻下令,臨近關中的郡縣守將嚴密監視李淵、薛舉的動向,若有異動,及時上報;同時,命河北方向的守軍加強戒備,李靖你親自坐鎮黎陽,統籌兼顧,確保關中與河北穩定,不讓他們有機可乘!”
“臣遵旨!”李靖沉聲領命,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責任。
朝會持續了兩個時辰,終於結束了,各項事宜終於商議妥當。
下了朝,楊勇拖著有些疲憊的身體回到宮中。
喜歡重生隋太子從絕境逆襲成大隋武帝請大家收藏:()重生隋太子從絕境逆襲成大隋武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