雁門城內,士兵們則在李安的指揮下,緊張地忙碌著。
他們搬來巨石、滾木,堆積在城牆之上,作為守城的武器。
火槍兵們則仔細檢查著自己的武器,擦拭槍管,填充彈藥,確保在戰鬥中不會出現任何差錯。
孫鐵對身旁的吳強根說道:“兄弟,這次可是硬仗,突厥人來了二十萬,咱們可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。”
吳強根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放心吧,咱們的火槍可不是吃素的。隻要他們敢來,就讓他們嘗嘗鉛彈的滋味。再說了,陛下馬上就到了,咱們隻要守住就行。”
城牆上,伍雲召正在指揮士兵加固城牆。他親自檢查每一處防禦工事,確保沒有任何疏漏。
“這裡的土夯得還不夠結實,再加把勁!”伍雲召對正在乾活的士兵們喊道。
“是,郡守大人!”士兵們齊聲應道,更加賣力地乾了起來。
尉遲恭則騎著馬,在城內巡視。他看著忙碌的軍民,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。雖然強敵壓境,但雁門的軍民並沒有被嚇倒,而是團結一心,準備迎接這場生死存亡的戰鬥。
他來到一處街角,看到幾個婦人正在給士兵們縫補衣物,燒水做飯。
一個婦人看到尉遲恭,連忙站起身:“將軍大人,您辛苦了。來,喝口水吧。”
尉遲恭翻身下馬,接過婦人遞來的水碗,一飲而儘。“謝謝大嫂。大家都辛苦了。”
他看著這些樸實的百姓,心中感慨萬千:“有你們在,我們一定能守住雁門。”
婦人笑著說道:“將軍大人說笑了,我們也做不了什麼大事,隻能給將士們打打下手。隻要能打退突厥人,讓我們過上安穩日子,再苦再累也值得。”
尉遲恭點了點頭,翻身上馬,繼續巡視。
夕陽西下,將雁門郡城的影子拉得很長。城外的百姓已經全部遷入城內,城門緊閉,城牆上布滿了士兵,氣氛緊張而肅穆。
突厥人的大軍越來越近了,空氣中仿佛都彌漫著戰爭的氣息。
郡守府內,尉遲恭、伍雲召、李安再次聚到一起。
“都安排好了?”尉遲恭問道。
伍雲召點頭:“城外的百姓和物資已經全部遷入城內,城外的房屋也都燒毀了,不給突厥人留下任何可用之物。”
李安也說道:“城防已經加固完畢,火槍兵和弓箭手都已就位,彈藥和武器也準備充足。”
尉遲恭滿意地點了點頭:“好!現在,我們就等突厥人來了。”
同時,也在期盼,楊勇的援兵早日到達雁門。
……
兩日後的清晨,天邊剛泛起魚肚白,蕭瑟的北風便卷著塞外的沙塵,呼嘯著掠過雁門郡城的上空。
城頭上,隋軍士兵緊握著手中的兵器,嗬出的白氣在冷空氣中瞬間消散,每個人的臉上都凝結著凝重與警惕。
忽然,一名哨兵指著北方的地平線,聲音因緊張而有些發顫:“來了!快看!突厥人來了!”
眾人循聲望去,隻見遠處的草原儘頭,黑壓壓的一片如同潮水般湧來,煙塵滾滾,遮天蔽日,馬蹄聲、號角聲、呐喊聲混雜在一起,如同悶雷般由遠及近,仿佛要將整個大地都震得顫抖起來。
“準備迎敵!”尉遲恭站在城樓最高處,鐵鞭緊握,聲如洪鐘。
他那張剛毅的臉龐在晨光中棱角分明,眼神銳利如鷹,緊緊盯著不斷逼近的突厥大軍。
伍雲召快步走到他身旁,銀甲在晨光下泛著冷光:“將軍,看這架勢,突厥人的確傾巢而出了。”
他的聲音裡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沉重,“這規模,恐怕真有二十萬。”
李安也放下了手中的望遠鏡,眉頭緊鎖:“火槍兵已經全部就位,彈藥也清點完畢,隻是……那兩門火炮的炮彈,總共也隻有三十發。”
尉遲恭深吸一口氣,目光掃過城牆上嚴陣以待的士兵們,他們中有身經百戰的老兵,也有剛拿起武器的新兵,還有不少自發上城助戰的百姓,此刻都眼神堅定地望著前方。
“告訴弟兄們,”尉遲恭的聲音傳遍城頭,“身後就是我們的家園,是我們的親人!突厥蠻夷想要踏破雁門,先要從我們的屍體上踏過去!”
“殺!殺!殺!”士兵們齊聲呐喊,聲音震耳欲聾,暫時壓過了遠方的馬蹄聲,也驅散了心中的些許畏懼。
城外,突厥大軍在距離雁門郡城三裡處停下了腳步。
二十萬鐵騎連綿不絕,一眼望不到儘頭,各色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,充滿了肅殺之氣。
始畢可汗身披金色鎧甲,騎在一匹神駿的烏騅馬上,身後跟著夷男、朵菩薩、骨讚等部落首領。
他勒住馬韁,抬頭望向高聳的雁門郡城,眼中閃爍著貪婪與野心。
“攻下這裡之後,我突厥便可長驅直入,去享受中原的花花世界了,哈哈哈!”
夷男上前一步,臉上帶著一絲擔憂和陰霾:“大汗,此城地勢險要,城牆堅固,更有那……鐵管子在,不易強攻啊。”
經過前兩次的失敗,他心中對隋軍的火槍仍有忌憚。
朵菩薩卻不以為然,尖聲說道:“夷男首領是被漢狗嚇破膽了吧?二十萬大軍,還怕攻不下一個小小的雁門?依我看,直接殺過去,踏平此城!”
骨讚也甕聲甕氣地附和:“朵菩薩首領說得對!末將願率軍為先鋒,定能攻破城門,為大汗效力!”
他急於洗刷前兩次失敗的恥辱。
始畢可汗擺了擺手,示意他們安靜:“不必急於一時。傳令下去,安營紮寨,打造攻城器械,明日一早,全力攻城!”
始畢可汗雖然自負能拿下雁門郡,但他也不傻,知道隋軍有鐵管子,強攻隻會徒增傷亡,因此下令讓大軍打造好攻城器械,再行攻城。
喜歡重生隋太子從絕境逆襲成大隋武帝請大家收藏:()重生隋太子從絕境逆襲成大隋武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