街邊賣香水、香粉、精美首飾的攤子店鋪則擠滿了女眷。
精美的粉盒以及小巧精致的琉璃瓶裡,裝著或馥鬱或清雅的粉餅和香水。
“這是茉莉香,這是桂花油,這是新款薄荷檀香粉,可提神醒腦,夫人您聞聞,都是真花提煉的,留香持久,比熏衣可方便多了!”小販舌燦蓮花。
一位戴著帷帽的年輕夫人輕輕嗅了嗅,眼中露出喜愛之色,旁邊的丫鬟小聲問:“小姐,老爺能同意嗎?這小小一瓶都快抵我半年月錢了……”
“怕什麼,年關了,他還能短了我的用度不成?”夫人低聲回道,終究還是買了一小瓶桂花味的,小心翼翼地揣入袖中。
“這位娘子,這鳳釵可是仿照宮裡頭皇後娘娘的樣式打的,您瞧瞧這模樣,多精致啊!”首飾店的老板極力地推銷著自己的首飾。
“可這確實有些貴,老板,能便宜些?”一個身穿棉服的娘子,雙眼滿是喜歡的看著發釵,細聲問道。
“得嘞,您要是真喜歡,我給您打個折,這個數,你瞧怎麼樣?”老板麵露喜色,手上筆劃了“八”字。
“那……那我買下了。”娘子歡喜的從荷包裡掏出碎銀買下了鳳釵。
賣肥皂的攤子前則熱鬨得多。
掌櫃的當場演示,用那乳白色、印著簡單花紋的皂塊,輕輕一搓,就冒出豐富細膩的泡沫,油汙瞬間洗淨。
“都來看看嘍!去汙強,不傷手,還有淡淡花香!洗衣沐浴皆可用!買五塊送一塊嘍!”夥計賣力地吆喝。
圍觀的婦人們議論紛紛:“這東西真比皂角和胰子好用?”
“我娘家嫂子買過,說洗得特彆乾淨,還省力!”
“價錢倒也還行,買幾塊回去試試,過年正好拆洗被褥窗簾。”
而最受尋常百姓歡迎的,恐怕還是那能燒石炭的蜂窩煤爐。
幾個工匠模樣的漢子正圍著一個爐子打量。
“這玩意……真能不中炭毒?屋裡能暖和?”一個老漢疑惑地問。
賣爐子的夥計趕緊解釋:“老人家您放心!瞧見這煙囪沒?直接通到屋外,毒氣都排出去了!這蜂窩煤也是特製的,耐燒,火頭穩,做飯取暖兩不誤!比燒柴禾省事多了,算下來還省錢呢!”
一個主婦模樣的婦人顯然心動了,小聲和丈夫商量:“當家的,要不咱也盤一個?娘年紀大了,怕冷,今年冬天尤其難熬……”
丈夫蹲下身仔細看了看爐子的結構,又摸了摸那黑乎乎的蜂窩煤,最終點點頭:“成!掌櫃的,這爐子加二十塊煤,一共多少錢?能給送到南城柳條巷不?”
【洛陽皇宮,朱雀大街】
朝廷在皇城附近的朱雀街市設立的“百工展示市集”,更是人頭攢動。
這裡彙聚了將作監下屬匠戶們的各種巧思妙作。
有能自動扇風的小巧風扇需手動上發條),有結構精巧的折疊椅,有打磨得極其光滑、照人清晰的金屬鏡,甚至還有嘗試用新法燒製的、釉色格外鮮豔明亮的瓷器……
一個老匠人正在演示一把新式的木工刨,刨花如雪片般飛出,木料表麵瞬間光滑如鏡,圍觀的其他匠人發出陣陣驚歎,紛紛詢問製法。
負責管理的小吏向好奇的詢問者解釋著:“陛下恩典,準許我等在此展示售賣,所得銀錢,大半歸己,隻為鼓勵創新。”
他頓了一下,“若有好的想法,還可向將作監投稿,一經采納,另有重獎!”
這話語激勵了不少能工巧匠,摩拳擦掌,準備一展身手。
南北商賈更是嗅覺靈敏,聞風而動。
天南地北的乾貨、鮮果被小心地用棉絮和油紙包裹著)、皮毛、香料、綢緞、瓷器……種種物料吃食,充斥於市。
“嶺南的龍眼!梅子!蜜漬的喲!嘗一顆想一年!”
“幽州的皮子!上好貂絨!過年做頂帽子,暖和又氣派!”
“江南的新米!蘇杭的錦緞!快來看快來選啊!”
叫賣聲、議價聲、騾馬的響鼻聲、車輪碾過青石路的咕嚕聲,此起彼伏,彙成一曲繁華得近乎嘈雜的市井交響。
一個胡商操著生硬的官話,努力向一位夫人推銷著他的波斯地毯;
而另一邊,一個本地布商則和來自南方的絲綢商人為了價格爭得麵紅耳赤,最終又哈哈大笑著互相拱手,成交了一筆大買賣。
整個洛陽城,乃至這股新風潮所及的正在快速恢複生機的大隋各郡縣,都仿佛被注入了一股蓬勃而新鮮的活力。
這活力,不僅僅是物質上的豐富,更是一種精神上的好奇、一種對更好生活的向往、一種敢於嘗試新事物的勇氣。
一種不同於以往任何時代的生機勃勃的氣息,就在這嚴寒的冬日裡,在這喧囂的市井中,悄然孕育、擴散,如同冰層下湧動的春水,等待著破冰而出的那一刻。
這一切的背後,自然離不開深宮之中那位皇帝的默許甚至推動。
楊勇心裡清楚,軍事的勝利隻能奪取政權,而真正鞏固政權、開創盛世,則需要經濟的繁榮和民心的凝聚。
引導發展這些民間娛樂、改善民生用品、促進商業流通,既能安撫曆經戰亂的百姓,增加朝廷稅收,更能潛移默化地改變社會風氣,引導工匠地位提升和技藝創新,為他腦海中更多超越時代的藍圖打下最堅實的基礎。
而這洛陽城中的萬家燈火、市井歡聲,便是對他這番謀劃的最好回應…………
喜歡重生隋太子從絕境逆襲成大隋武帝請大家收藏:()重生隋太子從絕境逆襲成大隋武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