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罷,他目光灼灼地看向李密,帶著試探,也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期盼。
李密知道關鍵時刻到了。
他放下酒杯,神色變得莊重,迎著汪華的目光,誠懇說道:“汪公坦誠相待,密亦不敢虛言。陛下對汪公之事,早已了然於胸。離京之前,陛下曾對密言道,‘汪華此人,心係百姓,能在亂世中保一方平安,實屬難得。其起兵非為作亂,實為安民,與朱粲、左才相之流,不可同日而語。’”
他刻意頓了頓,觀察著汪華及其幕僚的反應。
隻見汪華眼中閃過一抹驚訝和激動,他身後的眾人也紛紛交換眼色,顯然沒想到楊勇對他們的評價如此之高。
李密趁熱打鐵,繼續說道:“陛下聖明,洞察秋毫,豈會不分青紅皂白?正因知汪公本心,故特遣密前來,非為問罪,實為褒獎與招撫!陛下之意,若汪公願率土歸順,不僅前事一概不究,更可保汪公一世榮華。皖南將士,皆為國家赤子,隻要真心歸順,朝廷必妥善安置,量才錄用。而皖南百姓,更將沐浴皇恩,享太平之福。此乃陛下之仁德,亦是為江淮蒼生計!”
他這番話,既傳達了楊勇的誇獎,又明確給出了優厚條件,更重要的是,將歸順的意義提升到了為江淮蒼生的高度,給了汪華一個極佳的台階和體麵的理由。
汪華聞言,沉吟良久,臉上神色變幻。
他能感覺到李密的誠意,也清楚隋軍勢大,抵抗無異於以卵擊石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更重要的是,李密帶來的“陛下的誇獎”,極大地滿足了他的自尊心和道德感,讓他覺得歸順並非屈辱,而是順應天命、造福百姓的明智之舉。
他環顧身旁的幕僚,見多數人也微微點頭,顯然已被說動。
最終,汪華深吸一口氣,站起身,對著洛陽方向深深一揖,動情道:“陛下如此知我,體恤下情,汪華若再猶豫,豈非不識抬舉,愧對陛下天恩,更愧對皖南百姓!”
他轉向李密,鄭重道:“李大人,請回複陛下與大元帥,汪華願率麾下文武及八萬兵丁,歸順大隋,聽從朝廷一切安排!”
李密心中一塊大石落地,連忙起身扶住汪華:“汪公深明大義,實乃皖南百姓之福!密定當將汪公之意,如實稟報陛下!陛下必深感欣慰!”
接下來的細節談判異常順利。
李密拋出楊勇的底線方案:交出兵權,赴洛陽榮養,保留封號,允許擁有三百人衛隊。
汪華幾乎未作太多掙紮便全盤接受。
對他而言,能得善終,保全家小與部下,已是最好的結果。雙方當即歃血為盟,簽署歸順文書。
李密帶來的賞賜之物,也恰到好處地分發下去,皆大歡喜。
數日後,當汪華宣布歸順朝廷的消息傳開,皖南各地並未出現太大動蕩。
普通百姓聞之,多是鬆了口氣,他們不關心誰做主人,隻希望日子太平。
“朝廷來了也好,聽說北邊日子安穩多了,不用整天怕打仗了。”田間老農如是說。
軍中士卒雖有些彷徨,但聽說會被朝廷收編,仍有糧餉可拿,也就安下心來。
一些原本擔心利益受損的本地鄉紳,見汪華本人都已順從,且朝廷並未大肆清算,也漸漸接受了現實。
“這下咱們可吃了顆定心丸啦!朝廷沒有追究責任咱們的罪責,今後終於不用提心吊膽過日子了。”
“是啊!陛下天恩浩蕩呐!”
…………
喜歡重生隋太子從絕境逆襲成大隋武帝請大家收藏:()重生隋太子從絕境逆襲成大隋武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