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洛陽,紫微宮】
當李密和羅藝先後成功招撫汪華、臧君相,收編十餘萬人馬的消息,以八百裡加急送至洛陽時,正值大朝會。
楊勇端坐龍椅,展開軍報細覽,臉上先是閃過一絲驚訝,隨即化為難以抑製的喜悅。
他越看越是欣慰,尤其是看到李密巧妙利用陛下誇獎打動汪華,羅藝以自身經曆和犀利分析折服臧君相的細節時,更是忍不住撫掌讚歎。
“好!好!好!”楊勇連說三個好字,聲音洪亮,響徹大殿,引得文武百官紛紛側目,好奇究竟是何等喜訊讓陛下如此開懷。
楊勇激動地站起身,揚了揚手中的軍報,目光掃過殿內群臣,朗聲道:“諸位愛卿!鄆城捷報!李靖麾下李密、羅藝二位卿家,不費一兵一卒,僅憑三寸不爛之舌,已成功招撫皖南汪華、海陵臧君相來降!收編人馬逾十萬!江淮局勢,自此豁然開朗!”
“什麼?”
“兵不血刃,連下兩地?”
“李密?羅藝?竟有如此手段!”
“哎呀!如此說來,江淮的形勢豈不一片大好?”
“是啊!”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殿內頓時響起一片驚呼和議論聲,眾臣無不感到震驚和興奮。
這可是實打實的大功!
不僅避免了攻城略地的傷亡損耗,更極大地削弱了杜伏威、李子通等頑敵的潛在聯盟,為下一步行動創造了極其有利的條件。
房玄齡率先出列,滿臉喜色:“陛下!此乃天大喜訊啊!李、羅二位大人建此奇功,實乃陛下知人善任,朝廷威德所致!江淮平定,指日可待矣!”
魏征也難得地露出笑容:“不動刀兵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也!此二人之功,確是非同小可!”
王珪也點頭讚同。
楊勇用力點頭,難以抑製內心的激賞,他環視眾臣,聲音充滿了感慨與褒揚:“玄邃曾縱橫天下,思禮亦曾鎮守一方,皆乃人傑!然其能棄暗投明,為朕所用,已是難得!今日更能立下如此不世奇功,宣朕威德,化乾戈為玉帛!朕心甚慰!朕心甚慰啊!”
他略一停頓,用極其肯定的語氣說道:“縱觀古今,蘇秦佩六國相印,張儀遊說連橫,其辯才與功業,也不過如此!朕得此二人,如虎添翼!待其凱旋,朕必重重封賞!”
“陛下聖明!天佑大隋!”
群臣齊聲恭賀,殿內洋溢著歡欣鼓舞的氣氛。
楊勇這番當眾盛讚,將李密和羅藝比作蘇秦、張儀,無疑是極高的評價,也預示著此二人歸來後,必將受到獎賞。
同時,這也向天下傳遞了一個明確信號:隻要誠心歸順,為朝廷效力,無論過去如何,皆可前程似錦!
消息很快從朝堂傳出,迅速在洛陽城內外蔓延開來。
【洛陽城內,市井街頭】
“聽說了嗎?咱們大隋的李密和羅藝兩位大人,靠著三寸不爛之舌,說服了兩個大軍閥投降!一下子收了十幾萬人馬呢!”
茶樓裡,酒肆中,人們交頭接耳,相互之間興奮地談論著這樁奇聞。
“我的天爺!這也太厲害了!這比打仗還管用呢!”
“那是!陛下洪福齊天,咱們大隋國運昌隆,四方豪傑自然望風歸順!”
“聽說陛下在金鑾殿上,把李大人和羅大人比作古時候的蘇秦、張儀呢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