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曆陽,隋軍大營】
十月中旬的曆陽,秋高氣爽,長江的濕氣與北方的乾冷在此交彙,形成淡淡的晨霧,籠罩著連綿數十裡、如同鋼鐵森林般的隋軍營地。
經過近一個月的消化、吸收、整合,李靖以驚人的效率和手腕,基本完成了對杜伏威降部的整編,將曆陽、皖南、海陵、吳興等地初步納入朝廷管轄體係,恢複了秩序,安撫了民心。
來自洛陽的政令、新任命的官員、以及支援的物資,通過初步恢複的驛道和水路,源源不斷地抵達,支撐著這台戰爭機器高效運轉。
此刻,在曆陽城外、原杜伏威帥府、如今已成為李靖江淮行軍大總管府的議事大廳內,將星雲集,濟濟一堂。
巨大的江淮沙盤擺在廳中,上麵建康的位置被醒目地標記出來。
兵部尚書、江淮道行軍大總管李靖,一身戎裝,未戴頭盔,花白的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苟,麵容沉靜如水,目光銳利如鷹,立於沙盤主位。
他僅僅是站在那裡,便有一股淵渟嶽峙、掌控全局的沉穩氣度,讓所有將領心生敬畏。
他的左側,依次是:
虯髯怒張、鐵塔般的尉遲恭,他抱著雙臂,黑紅的臉上戰意昂揚,一雙環眼不時掃向沙盤上的建康,仿佛已經迫不及待要揮師渡江,砸碎那座孤城。
同樣勇猛、但氣質更為粗豪的程咬金,咧著大嘴,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腰間的斧柄,眼神中閃爍著對戰鬥和功勞的渴望。
英姿勃發、銀甲耀眼的年輕驍將裴行儼,身姿挺拔如鬆,俊朗的臉上帶著冷靜與自信,他已成功接手皖南防務,此番被召回,顯然是為渡江之戰做準備。
麵色沉毅、眼神專注的火槍營統領李安,他深知,此次渡江攻堅戰,火槍營和炮兵將再次扮演關鍵角色。
右側,則是:
官拜右驍衛將軍、神色複雜卻目光堅定的羅藝,他招撫臧君相有功,已徹底融入隋軍體係,此番也被委以重任。
以及新晉光祿大夫、身著文官袍服卻氣度不凡的李密,他成功說服沈法興,兵不血刃拿下吳興,立下奇功,此刻作為參讚軍機的重要謀士,立於李靖身側。
此外,還有水師將領、步軍都督等十餘名高級軍官,分列兩旁。整個大廳內,彌漫著一股肅殺而昂揚的氣氛。
李靖目光緩緩掃過在場每一位將領,聲音沉穩有力,打破了寂靜:“諸位,經過月餘整頓,江淮新附之地已初步安定,糧道暢通,軍心可用。而今,盤踞建康之李子通,冥頑不靈,抗拒天威,妄圖憑長江天險負隅頑抗。陛下有旨,令我等雷霆擊之,年內務必克定建康,廓清寰宇!”
他的聲音不高,卻帶著千鈞之力,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。
“末將等謹遵陛下聖諭!願隨大元帥,踏平建康!”眾將齊聲應諾,聲震屋瓦。
“好!”李靖微微頷首,走到沙盤前,拿起一根細長的木鞭,指向長江,“建康之險,一在長江,二在堅城。我軍雖有火器之利,然渡江作戰,非同小可。水師乃此戰關鍵!”
他目光看向水師都督孫瀚:“孫將軍,水師準備如何?”
孫瀚是一位麵容黝黑、身材精悍的漢子,他踏步出列,聲音洪亮:“回大元帥!我水師大小戰船三百餘艘,已悉數集結於曆陽至烏江段江麵。將士操練純熟,熟悉水情,更有部分戰船經過改裝,可搭載輕型火炮及火槍手!雖李子通水軍數量相當,然其軍心渙散,裝備老舊,末將有信心,一戰可破其江防,為大軍打開通道!”
“嗯。”李靖滿意地點點頭,“水師之責,首戰必須告捷!務必殲滅或擊潰敵軍水師,控製江麵,掩護步軍渡江!”
“末將得令!”孫瀚大聲應道,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。
李靖的木鞭隨即點在建康城南的一片區域:“據探馬回報,李子通慌亂之下,強征民夫,其江防看似嚴密,實則外強中乾,軍心士氣低落至極。我軍登陸地點,選在此處!地勢相對平緩,利於我軍展開陣型。”
他的目光轉向尉遲恭和程咬金:“尉遲恭、程咬金聽令!”
“末將在!”二將聲如悶雷。
“命你二人為渡江先鋒!各率本部精銳五千,待水師控製江麵後,即刻登船,首批渡江!登陸後,不惜一切代價,建立穩固灘頭陣地,掩護後續大軍渡江!此戰凶險,你二人務必奮勇當先,若遇敵軍頑抗,堅決擊破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