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間傳送的眩暈感尚未完全消退,沈流石便抱著昏迷的阿九,踉蹌著從突兀出現的門戶中跌出,落在了一片陌生的、散發著淡淡瑩白輝光的草地上。
他強撐著最後的意識,迅速掃視四周。這裡似乎是一處獨立的小型洞天,天空是柔和的乳白色,沒有日月,卻光線充足。腳下是綿延的、如同玉髓般的草地,遠處有稀疏的、枝葉剔透的奇異樹林,空氣中彌漫著一種令人心神寧靜的平和氣息,規則穩定而純淨,甚至比“聆天外苑”更甚。
最重要的是,此地完全隔絕了外界的窺探,仿佛宇宙中一個被遺忘的安全屋。
是玄明子最後的手筆?他為何要這樣做?那句關於“不合格”與“希望”的話語,又蘊含著怎樣的深意?
無數的疑問在沈流石疲憊不堪的大腦中盤旋,但他此刻已無力深思。確認暫時安全後,強烈的虛弱感與神魂的劇痛如同潮水般將他淹沒,他眼前一黑,也徹底失去了意識。
不知過了多久,沈流石被一股溫和而精純的能量喚醒。他睜開眼,發現自己正躺在一張由柔軟光藤編織成的床榻上,身上的傷勢似乎被某種力量穩定住了,雖然依舊沉重,但不再惡化。阿九就躺在他身旁不遠處,呼吸平穩,眉心的藍金色光澤緩緩流轉,顯然也在緩慢恢複。
一個模糊的、由純淨光能構成的、看不清麵容的身影,正靜靜地懸浮在床榻旁。
“你醒了。”那光影發出平和的聲音,並非通過空氣傳播,而是直接作用於心神,“此地乃‘希望餘燼’,是‘織網協議’崩潰前,最後一批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先賢們,合力開辟的、用於保存文明火種與關鍵數據的隱秘庇護所之一。玄明子道友在最後時刻,將你們傳送至此。”
沈流石掙紮著坐起身,警惕地看著那光影:“你是?”
“我乃此地的守護靈,亦是當年參與建造此處的先賢們集體意誌的殘留。”光影的聲音帶著無儘的滄桑,“你可以稱我為……‘守燼人’。”
守燼人……保存火種……沈流石心中一動,急忙問道:“前輩,可知玄明子他……”
“玄明子道友,做出了他的選擇。”守燼人打斷了他,語氣中帶著一絲複雜的感慨,“他本是‘聆天道’中,主張‘觀察與引導’,反對激進‘重置’的一派。然而,‘熵增盟’的瘋狂與‘聆天道’內部主流派係即冥朔所屬的‘重構派’)的日益強勢,讓他逐漸絕望,最終選擇了看似妥協的沉默與旁觀。”
“直到你們的出現,直到你那把能夠‘量破權威’、甚至植入‘邏輯種子’的尺子,讓他看到了另一種……微小的可能。”守燼人的光影微微波動,“他將你們送來此地,並激活了這處幾乎被遺忘的庇護所,已是他所能做的、對‘重構派’最激烈的反抗。此刻,他恐怕正麵臨‘聆天道’內部的嚴厲詰問與製裁。”
沈流石沉默了。原來玄明子並非純粹的陰謀家,而是一個在理想與現實、守護與毀滅之間痛苦掙紮的……悲劇人物。
“那枚‘邏輯種子’……”沈流石更關心這個。
“那是……奇跡。”守燼人的語氣中帶著一絲難以置信的驚歎,“以超越當前規則框架的‘可能性’,撼動並汙染基於舊規則體係的‘絕對權柄’。這並非蠻力,而是……邏輯層麵的降維打擊。它就像一顆投入死水中的活性酶,雖然微小,卻有可能引發連鎖反應,逐步瓦解‘聆天道’賴以維係其‘修正’權力的根基。”
守燼人的光影轉向沈流石,語氣變得無比鄭重:“年輕的持尺者,你或許自己都未完全意識到,你手中的尺子,以及你所走的這條路,代表著什麼。”
“它代表的,不是對舊世界的修修補補,也不是對既定終結的無奈接受,更不是少數人野心下的冷酷重構。”
“它代表的是……由世界自身孕育的、源於無數‘不合格’與掙紮中的、一種全新的、充滿不確定性的……‘可能性’!”
“這把尺子,是這個世界在絕望中,為自己掙紮出的……自救之器!”
自救之器!沈流石心神劇震,低頭看向手中那看似古樸的織天之尺。尺身黯淡,但其內部,那星辰、黑暗、織網金光,以及剛剛融入的、代表著“邏輯種子”的一絲微不可察的瑩綠光澤,正以一種更加玄奧的方式緩慢運轉著,仿佛在孕育著什麼。
“但是,‘熵增盟’的瘋狂計劃不會停止,‘聆天道’重構派的製裁也必將到來。”守燼人的聲音將沈流斯拉回現實,“留給你的時間,不多了。你必須儘快掌握這把尺子更深層的力量,並找到……點燃這‘希望餘燼’的方法。”
“點燃餘燼?”
“是的。”守燼人的光影揮動,整個洞天的景象微微變化,隻見在那瑩白草地的深處,矗立著一座低矮的、由無數種不同規則結晶壘砌而成的古樸祭壇。祭壇中央,是一小堆看似隨時會熄滅的、散發著微弱星火的灰燼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“這就是‘希望餘燼’的核心,也是當年先賢們保留的、最純淨的‘秩序火種’。”守燼人解釋道,“但它太微弱了,無法直接對抗外界的黑暗與混亂。需要一種能夠兼容並包、又能引導升華的‘催化劑’,才能將其徹底點燃,釋放出足以照亮一片星域、甚至影響規則本源的‘希望之光’。”
他的目光落在織天之尺上:“你的尺子,融合了舊世界的規則知識星辰)、對絕對虛無的認知黑暗)、織網的秩序本能金光)以及超越性的邏輯可能性種子)。它,或許就是那最合適的……火種之匙!”
沈流石走到祭壇前,看著那堆微弱得仿佛一口氣就能吹滅的餘燼,感受到了其中蘊含的、一種極其純粹而堅韌的“秩序”渴望。
他能做到嗎?用這把集“不合格”與“可能性”於一身的尺子,去點燃這最後的、代表著“合格”與“秩序”的希望之火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