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識在無序的亂流中沉浮,仿佛漂流於時光的儘頭。沈流石感覺自己被撕扯成億萬份,散落在無數破碎的可能性中。歸墟的冰冷,秩序的銀輝,噬星者的暴戾,虛空蜃影的悲願……種種力量與記憶在他瀕臨崩潰的神魂中衝撞、交織。
不知過了多久,一種極致的“靜”將他從混沌中喚醒。
不是虛空墳場的死寂,也不是噬星力場的掠奪之靜,而是一種……仿佛萬物歸源,連“運動”這個概念本身都已沉睡的、絕對的“靜”。
他艱難地“睜開”意識的雙眼。
沒有星光,沒有塵埃,甚至沒有常規意義上的空間維度感。他懸浮在一片無邊無際的、柔和的灰色“基底”之上。這灰色並非虛無,更像是……一切色彩、一切能量、一切物質在徹底均勻混合、失去所有活性和差異後,所呈現出的最終形態。
“這裡……是哪裡?”他的神念如同石沉大海,傳遞不出多遠,也感應不到任何回應。聯盟艦隊、守墓人、歐幾裡得……所有的聯係都已中斷。他甚至無法清晰感知到自己的身體,仿佛隻剩下最本源的意識,漂泊在這片詭異的“靜默之海”。
他嘗試引動秩序核心,銀輝亮起,卻如同在粘稠的膠水中點燃火苗,光芒無法擴散,力量運轉滯澀無比。歸墟之力也沉寂下去,仿佛這片區域連“終結”本身都已失去意義。
絕對的均衡,絕對的惰性,絕對的……熱寂?
一個源自地球科學、卻又在更高層麵得到印證的概念浮現在他腦海。宇宙的終極終點,熵增的儘頭,萬物歸於均勻、死寂的熱平衡狀態。
難道隨機躍遷,將他們帶到了某個……即將步入終極熱寂的古老宇宙殘片?或者,是某個模擬了熱寂狀態的奇異領域?
就在這時,一絲極其微弱、卻與這片“靜默之海”格格不入的“漣漪”,被他捕捉到了。
那並非能量波動,也非物質運動,更像是一種……“信息”的輕微“歎息”。一種充滿了無儘疲憊、滄桑,卻又帶著一絲解脫意味的意念殘留。
沈流石凝聚起全部心神,向著那“歎息”的源頭“遊”去。在這片連規則都近乎沉睡的區域,移動變得極其困難,仿佛在對抗整個宇宙的惰性。
不知“遊”了多久,眼前的灰色“基底”開始發生變化。顏色變得更深,仿佛沉澱了無數紀元的塵埃。而在那深灰色的中心,他“看”到了一個“存在”。
那並非實體,也非能量體,甚至不是虛空蜃影那樣的信息聚合體。它更像是一個……“概念”的凝結,一個“狀態”的具象化。
它呈現出一種極其複雜的、不斷緩慢自我迭代的幾何結構,但其整體給人的感覺,卻是“圓滿”與“終結”的統一。它仿佛已經經曆了一切可能性的演變,抵達了存在的終極,然後……選擇了沉睡。
那微弱的“歎息”,正是從這“沉睡的概念”中散發出來的。
“熵寂之核……”一個名字自然而然地出現在沈流石的意識中。這是宇宙走向熱寂這一終極過程的“概念化身”,或者說,是某個步入終末的宇宙其最終狀態的“信息墓碑”!
他們竟然闖入了一個“死亡宇宙”的“墓地”?或者說,是某個強大存在模擬、乃至囚禁了“熱寂”概念的禁區?
就在沈流石的意識觸碰到那“熵寂之核”的瞬間——
嗡!
一直沉寂的萬維網“信息錨點”,突然自行激活!並非攻擊或防禦,而是散發出一種強烈的“記錄”與“解析”的渴望!
與此同時,那“熵寂之核”似乎也被這外來的、“活躍”的信息探針所觸動。它那緩慢自我迭代的結構微微加速,一股龐大到無法形容的、關於“終結”、“均衡”、“惰性”的終極法則信息,如同冰河解凍般,緩緩流向沈流石的意識!
這並非傳承,也不是攻擊,而是一種純粹的“展示”。像是一個完成使命的古老智者,在沉睡前,向偶然到訪的旅人,展示自己畢生所追求的“道”之終極。
沈流石的意識瞬間被這終極的“靜”與“寂”所淹沒。他“看”到了能量如何從活躍走向平均,看到了物質如何從有序走向無序,看到了時間如何從箭頭走向無意義的擴散,看到了空間如何從起伏走向平坦……一切運動的終點,一切存在的歸宿。
他的秩序核心在這終極的“靜”麵前劇烈震顫,仿佛受到了最根本的挑戰。他一直以來構建的“秩序”,無論是星輝秩序,還是試圖駕馭的歸墟秩序,在這代表宇宙終極命運的“熱寂秩序”麵前,都顯得如此渺小、如此……短暫。
一種大恐怖,大絕望湧上心頭。若一切終將歸於這絕對的靜寂,那麼所有的抗爭,所有的文明,所有的愛恨情仇,又有什麼意義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