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乾卦總論:四德綱領——宇宙與人生的“神奇拚圖”
在古老而神秘的《易經》世界裡,乾卦宛如一顆璀璨的星辰,散發著獨特而深邃的光芒。它憑借著“元亨利貞”這四大德,精心拚湊出了一個完整且精妙的宇宙觀與人生哲學體係,仿佛是大自然與人類智慧共同編織的一張巨網,將世間萬物的運行規律和人生的諸多道理都巧妙地囊括其中。
讓我們先來看看“元”。在現代係統論中,一個係統的初始狀態設定至關重要,它就像是大廈的基石,決定了整個係統的發展方向和基本架構。而乾卦中的“元”,就如同現代係統論裡初始狀態設定的“超級始祖”。想象一下,在宇宙誕生之初,那是一種混沌未開的狀態,而“元”就是開啟這一切的關鍵力量。它代表著事物的開端、起源,是一種純粹的、原始的動力。就像一顆種子,蘊含著無限的生機與可能,一旦遇到合適的土壤、陽光和水分,就會開始發芽、生長。在人生的旅程中,“元”可以理解為我們內心最初的夢想和追求,是我們踏上人生道路的起點。許多偉大的企業家在創業之初,都懷揣著一個簡單而又宏大的“元”,比如喬布斯,他對科技與人文融合的追求,就是蘋果公司發展的“元”,這個“元”為蘋果後來的輝煌奠定了基礎。
“亨”,仿佛是能量流動最優路徑的“神秘導遊”。在自然界中,能量總是傾向於從高勢能向低勢能流動,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。而“亨”所代表的,就是一種讓能量順暢流動、達到最優狀態的力量。這與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熵減原理暗通款曲。熵減原理告訴我們,在一個封閉係統中,熵總是趨向於增加,也就是係統會變得越來越混亂。但如果有外部能量的輸入和有序的管理,就可以實現熵減,讓係統變得更加有序。在“亨”的指引下,能量能夠找到最順暢、最高效的流動路徑,避免了能量的浪費和損耗。在一個組織中,良好的溝通機製、合理的資源分配就是“亨”的體現。比如,一家公司通過建立高效的信息傳遞渠道,讓各個部門之間能夠及時、準確地交流信息,從而使公司的各項業務能夠順利開展,就像是為能量的流動開辟了一條暢通無阻的高速公路。
“利”如同管理學中pdca循環穿越時空的“遠方親戚”。pdca循環是管理學中的經典方法,包括計劃pan)、執行do)、檢查check)和處理act)四個階段,它強調通過不斷地循環改進,實現目標導向的效能優化。而“利”在乾卦中,同樣注重目標的達成和效能的提升。它要求我們在做事的過程中,不僅要有明確的目標,還要善於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,確保目標的實現。就像一個項目團隊,在項目開始之前,要製定詳細的計劃,明確項目的目標和各個階段的任務;在執行過程中,要嚴格按照計劃進行,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;同時,要定期對項目的進展進行檢查,及時發現問題並進行調整;最後,根據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,總結經驗教訓,為下一個項目的開展提供參考。“利”就像是一個精準的導航儀,引導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朝著目標前進,提高我們做事的效率和質量。
“貞”更絕,成了量子力學中“觀測即坍縮”的哲學“雙胞胎兄弟”。在量子力學中,“觀測即坍縮”現象表明,當我們對一個量子係統進行觀測時,係統的狀態會從多種可能性坍縮為一種確定的狀態。這意味著主體意識對客觀世界有著重要的影響。而“貞”在乾卦中,強調的正是主體意識對客觀世界的主動操作。它要求我們在麵對複雜多變的世界時,要有堅定的信念和明確的價值觀,用我們的意識去影響和塑造周圍的環境。比如,一位科學家在進行科學研究時,他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往往受到他的信念和價值觀的影響。如果他堅信某種理論的正確性,他就會努力去尋找證據來支持這個理論,從而推動科學的發展。“貞”讓我們明白,我們不僅僅是客觀世界的觀察者,更是創造者和改變者。
這四個維度“元亨利貞”就像四個調皮的小精靈,各自有著獨特的個性和功能,但又相互關聯、相互影響。它們湊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動態平衡的生態係統。在這個係統中,“元”提供了動力和方向,“亨”確保了能量的順暢流動,“利”實現了目標的優化,“貞”則保證了主體意識的堅定和正確。這個生態係統為個體發展與組織進化送上了一套方法論“秘籍”。對於個體來說,我們可以根據“元亨利貞”的原則,規劃自己的人生道路,在不同的階段發揮不同的作用;對於組織來說,也可以運用這一原則,製定戰略規劃,提高組織的效能和競爭力。
二、爻辭解析:人生進階的“奇幻九重奏”
1.初九·潛龍勿用
在乾卦的爻辭中,初九“潛龍勿用”描繪了一個初始階段的狀態,這個階段就像初創企業掉進了“死亡穀”這個大陷阱。“死亡穀”是創業領域中的一個形象說法,指的是初創企業在成立後的一段時間內,麵臨著資金短缺、市場認可度低、技術不成熟等諸多困難,隨時都有可能夭折。在這個階段,企業需要采取“靜默蓄能”戰略,就像一條潛伏在深淵中的巨龍,暫時隱藏自己的實力,積蓄能量,等待時機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春秋時期的範蠡,那簡直就是個商業“魔術師”。他在越國時,就像一個忍者一樣韜光養晦。當時越國被吳國打敗,越王勾踐臥薪嘗膽,範蠡作為勾踐的重要謀士,深知越國的實力還不足以與吳國抗衡。於是,他幫助勾踐製定了一係列的戰略,包括發展經濟、訓練軍隊等。在這個過程中,範蠡並沒有急於展現自己的才華,而是默默地為越國的複興積蓄力量。他就像一條隱藏在水底的龍,等待著合適的時機。終於,在經過多年的努力後,越國的實力逐漸強大起來,最終打敗了吳國。滅吳後,範蠡又像兔子一樣急流勇退。他深知“飛鳥儘,良弓藏;狡兔死,走狗烹”的道理,於是毅然離開了越國,開始了自己的商業生涯。他來到了陶地,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商業頭腦,三聚三散財富。他三次積累了巨額的財富,但又三次將財富分散給了窮人。他的這種行為,不僅展現了他的商業智慧,更體現了他的高尚品德。他成為了陶朱公傳奇,被後人尊為商業的祖師爺。
現代創業者也紛紛向範蠡學習,運用“隱形冠軍”理論在細分市場砌起技術壁壘。“隱形冠軍”是指那些在某一細分領域占據領先地位,但卻不為大眾所熟知的企業。大疆創新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。在早期,大疆創新並沒有急於進入大眾消費市場,而是專心搞無人機飛控係統研發。他們就像一群“技術小怪獸”,在無人機飛控技術領域不斷鑽研,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和經驗。通過在細分市場的深耕細作,大疆創新建立了強大的技術壁壘,成為了全球無人機領域的領導者。在這個過程中,大疆創新就像初九爻中的“潛龍”,默默地潛伏著,不斷積蓄自己的能量,等待著在市場上大展身手的機會。
2.九二·見龍在田
舜耕曆山時那“其修已也天,其養民也神”的治理智慧,簡直就是領導力形成的“田野魔法法則”。舜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賢君,他在曆山耕種時,就展現出了非凡的領導才能。他注重自身的修養,以高尚的品德和行為影響著周圍的人。同時,他也非常關心百姓的生活,致力於為百姓謀福利。他的這種治理智慧,就像陽光和雨露一樣,滋潤著大地,讓百姓安居樂業。
在現代組織裡,中層管理者就像“田”一樣,需要具備包容的胸懷,就像個大肚彌勒佛。他們既要像任正非一樣有“力出一孔”的戰略定力。任正非在華為的發展過程中,始終堅持聚焦通信領域,將所有的資源和力量都集中在一點上,形成了強大的競爭力。中層管理者在組織中也需要明確組織的戰略方向,帶領團隊朝著這個方向前進。同時,他們又得學穀歌搞20自由工作時間製度營造創新生態。穀歌允許員工用20的工作時間去做自己感興趣的項目,這一製度激發了員工的創新熱情,為穀歌帶來了許多創新成果。中層管理者在團隊中也可以借鑒這種做法,給予員工一定的自由空間,讓他們能夠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。
這一爻就是在找德位相稱的“黃金分割點”,就像在茫茫大海裡找顆金珠子。在一個組織中,管理者的品德和能力要與他所處的職位相匹配。如果一個管理者隻有能力而沒有品德,他可能會濫用職權,損害組織的利益;如果隻有品德而沒有能力,他可能無法有效地領導團隊,實現組織的目標。因此,中層管理者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品德修養和管理能力,找到那個德位相稱的平衡點。隻有這樣,才能在組織中發揮出最大的作用,帶領團隊取得優異的成績。
3.九三·終日乾乾
曾國藩“黎明即起,灑掃庭除”的修身日課,簡直是持續精進的東方管理哲學“代言人”。曾國藩是中國晚清時期的重要政治家、軍事家,他一生都非常注重修身。他每天黎明即起,開始進行灑掃庭除等日常事務,通過這些看似平凡的事情來磨練自己的意誌和品質。他認為,一個人隻有通過不斷地修身,才能提高自己的品德和能力,從而更好地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。
神經科學研究還來湊熱鬨,說人類大腦在專注狀態下前額葉皮層激活度提升40,這就給“夕惕若厲”找到了神經生物學的“靠山”。“夕惕若厲”出自《易經》,意思是要時刻保持警惕,謹慎行事。從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,當我們處於專注狀態時,大腦的前額葉皮層會更加活躍,這有助於我們提高注意力、思維能力和決策能力。因此,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,要學會保持專注,時刻保持警惕,避免因為疏忽而犯錯。
現代職場人也跟著忙活,構建“pdca+複盤”的自我迭代係統。“pdca”循環我們前麵已經提到過,它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方法。而複盤則是對過去的工作進行回顧和總結,找出其中的優點和不足,以便在未來的工作中加以改進。亞馬遜的“逆向工作法”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亞馬遜在開發新產品時,會先從客戶的需求出發,逆向推導產品的功能和特性。在產品開發過程中,不斷進行複盤和調整,確保產品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。現代職場人通過構建“pdca+複盤”的自我迭代係統,就像一個個職場“迭代小能手”,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績效,實現自我成長和進步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4.九四·或躍在淵
孫臏減灶計那就是博弈智慧的“超級表演秀”,把“或”的決策藝術玩得飛起。戰國時期,齊國和魏國之間發生了一場戰爭。孫臏作為齊國的軍師,采用了減灶計來迷惑魏軍。他讓齊軍在撤退的過程中逐漸減少爐灶的數量,讓魏軍誤以為齊軍的兵力在不斷減少。魏軍主帥龐涓果然中計,率領輕裝部隊追擊齊軍。孫臏則在馬陵道設下埋伏,一舉擊敗了魏軍。孫臏的減灶計充分體現了他的博弈智慧和決策藝術。在這個過程中,他麵臨著多種選擇,而他通過巧妙地運用“或”的決策藝術,選擇了最有利的策略,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。
量子決策理論裡的“疊加態”概念,和“或躍”跨學科“牽手”。在量子力學中,“疊加態”是指一個量子係統可以同時處於多種狀態的疊加。這意味著在決策過程中,我們也可能麵臨多種可能性,而最終的決策結果取決於我們的選擇。“或躍在淵”表達了一種在多種可能性中進行選擇和跳躍的狀態。企業在戰略轉型時,就需要運用這種決策藝術。如華為"灰度管理"哲學,在確定性與不確定性間保持動態平衡。
5.九五·飛龍在天
瞧瞧這奇妙的“龍”世界!先說那“九五·飛龍在天”,唐太宗拋出“水能載舟亦能覆舟”的金句,一下就把權力製衡這永恒難題給挑明了,厲害得仿佛他是權力製衡界的超級預言家。再看看現代領導力研究,說ceo共情能力提升10,組織效能能提17,這數據就像變魔術一樣神奇,仿佛ceo隻要多一點共情,公司就能像坐火箭一樣騰飛。這爻還要求領導者得有“天命”格局和“民本”思維,就像稻盛和夫那“作為人,何謂正確”的判斷基準,感覺領導者都得是下凡的神仙,才能兼具這兩種高大上的思維。
6.上九·亢龍有悔
到了“上九·亢龍有悔”,明成祖遷都北京整出個生態災難,這就像一個莽撞的巨人,一腳踩壞了生態的小花園,警示著“亢”的破壞力那叫一個厲害。複雜係統理論裡的“相變臨界點”概念,就像給“知止”找了個科學保鏢,讓“知止”變得高大上起來。現代企業呢,就得像ib一樣搞“第二曲線”機製,從硬件到服務轉型,不然就會掉進創新者的“大坑”裡,爬都爬不出來。
再說說“用九·群龍無首的組織革命”,禪宗“無門為門”的管理哲學和“群龍無首”跨文化共鳴,就像兩個不同星球的人突然發現了彼此的秘密基地。穀歌的“20自由時間”製度和海爾的“人單合一”模式,就像兩個調皮的孩子,在組織創新的操場上撒歡。量子糾纏理論還來湊熱鬨,說看似獨立的個體實則構成整體場域,把“無首”背後的深層聯結說得神乎其神,仿佛每個個體都是神秘網絡裡的小蜘蛛。
至於“乾卦的現代轉化路徑”,那更是一套神奇的組合拳。戰略維度弄個“元亨利貞”四維評估模型,給企業戰略審計,就像給企業做了個超級精細的全身檢查;領導力開發設計“九爻領導力”培養體係,對應不同發展階段,感覺領導者就像升級打怪的遊戲角色;組織變革運用“亢龍預警”機製,建立動態平衡的變革管理係統,就像給組織裝了個超級智能的預警雷達;個人成長創建“乾卦人生規劃圖”,實現生命周期管理,仿佛每個人的人生都能像火車一樣,按照固定的軌道行駛。
最後結語說乾卦揭示的是文明演進的底層邏輯,在vuca時代,它那韌性思維、協同智慧、效能哲學、敬畏意識,就像東方的魔法棒,能給人類應對複雜係統挑戰提供神奇方案。《周易正義》那句“乾道變化,各正性命”,更是把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密碼說得像寶藏一樣珍貴,仿佛隻要讀懂了乾卦,就能打開文明的神秘寶箱。
喜歡天機地脈道請大家收藏:()天機地脈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