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水師六四、六五、上六爻辭
六四:師左次,無咎。
左次,乃知不可進而退。此言,師之常法,見可而進,知難而退,進退有據,平安無災。六四為陰爻,主陰柔,而師必以強勇,中有陰柔,即兵家之風、林、火、山同義。
象曰:左次,無咎,未失常也。
言師之道,退亦未必為失道,退須得宜,無災。
六五:田有禽,利執言,無咎。長子帥師,弟子輿屍,貞凶。
五為君之位,此為興師之主,此君主興師任將之道。師之興,必以生民受災,蠻夷賊寇,此正名以誅之。如禽獸之入於田中,害五榖,於義宜獵取,則獵取之,如此之動,則吉。如無禽獸入田,則出不因禽,凶。此有禽之義。
象曰:長子帥師,以中行也,弟子輿屍,使不當也
任將授師之道必以長子帥師。此長子義,非定為真長子,而示意為任用可信任之如長子者,可以為帥,以其專任後之權必大,故必有信:方可。若以衆人主之,無主將帥之師,雖名正出師於義,亦凶道也。
上六:大君有命,開國成家,小人勿用。
師之終極,言功之成也。此時君主以爵位財祿賞賜有功之人,並任用之。但於軍旅征戰中,查覺出之小人,不能因其有功而任用之,致凶之道。
象曰:大君有命,以正功也。小人勿用,必亂邦也。
君王有持恩賞之權柄,來表揚軍旅之功,小人雖亦有賞,用之必亂邦,史上小人持功而亂邦,有太多案例了。
在古老而神秘的中華文化寶庫中,《周易》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,散發著永恒的智慧光芒。而其中的師卦,更是一顆彆具特色的瑰寶,它以獨特的視角,將“師”軍隊)作為切入點,一本正經地探討起戰爭與治理的深刻關係,仿佛一位飽經滄桑、無所不知的老學究,靜靜地坐在曆史的長河畔,向世人講述著關於戰爭與治理的精妙哲理。
在古代社會,戰爭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因素,軍事治理的成敗直接關係到國家的興衰存亡。師卦正是在這樣的曆史背景下誕生的,它凝聚了古人對戰爭和治理的深入思考與實踐經驗。它不僅僅是簡單的六十四卦之一,更是一座蘊含著無限智慧的寶藏,等待著後人去發掘和領悟。
六四爻:號稱退守,實則“神走位”
在師卦的六四爻中,所闡述的“退守之道”極具特色,就像一個精通戰術的高手在戰場上施展著神奇的計謀。“左次,無咎”,這句話看似簡單,卻有著深刻的含義。它說的是軍隊向左轉移陣地,被視為主動退守,而非潰敗。這一理念就如同給軍隊的行為披上了一層巧妙的外衣,將看似被動的行動解釋為一種積極的戰略決策。
這讓我們聯想到現代的遊戲場景。在緊張刺激的電子遊戲中,當玩家麵對強大的對手,發現難以取得勝利時,常常會高呼“戰略性撤退”,然後迅速調整策略,等待時機進行反殺。六四爻的“左次”理念與之何其相似,它不僅僅是一種口頭上的美化,更是蘊含著深刻的軍事智慧。而令人驚奇的是,這種“退守”策略竟然暗合了《孫子兵法》中“退而不可追”的智慧。《孫子兵法》作為中國古代軍事學的經典之作,其作者孫武被譽為“兵聖”。“退而不可追”強調的是在撤退過程中要保持有序和安全,讓敵人無法輕易追擊,從而為自己創造有利的反擊條件。六四爻的“左次”能與《孫子兵法》的這一智慧相契合,仿佛它有著與孫老爺子稱兄道弟的資格,足見其智慧的高深。
在曆史的長河中,有許多著名的戰役都體現了“退守以蓄勢”的策略。韓信“示弱誘敵”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。在楚漢相爭時期,韓信麵對強大的對手,故意表現出兵力薄弱的假象,引誘敵軍深入。敵軍果然中計,追擊韓信的軍隊,卻不料陷入了韓信預先設好的埋伏圈,最終被打得大敗。韓信通過這種示弱的方式,成功地將敵人引入陷阱,為自己創造了有利的作戰條件。曹操“堅守待援”也是同樣的道理。在某些戰役中,曹操麵臨著敵眾我寡的局麵,但他並沒有貿然出擊,而是堅守城池,等待援軍的到來。在堅守的過程中,曹操不斷地調整戰略,加強防禦,最終等來了援軍,扭轉了戰局。
這些曆史故事就如同比賽中的選手,先故意裝弱,讓對手放鬆警惕,然後在關鍵時刻突然發威,一擊製勝。六四爻以陰爻居陰位,還蘊含著陰陽辯證的軍事哲學。它強調柔中寓剛,即後勤保障和戰場指揮要相輔相成。後勤保障就如同軍隊的堅實後盾,為前線士兵提供充足的物資和裝備,確保他們能夠在戰場上奮勇殺敵。而戰場指揮則是軍隊的大腦,負責製定戰略戰術,指揮士兵的行動。隻有兩者相互配合,才能發揮出軍隊的最大戰鬥力。
白起在長平之戰中的表現堪稱“陰柔製衡”的模範。他長期圍困趙軍,不急於發動大規模的進攻,而是通過消耗趙軍的物資和士氣,逐漸削弱其戰鬥力。就像一個精通太極拳的高手,以柔克剛,在看似平靜的表麵下隱藏著巨大的力量。最終,趙軍在長期的圍困下陷入困境,白起趁機發動進攻,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到了現代,六四爻的“退守”理念搖身一變,成為了企業的市場收縮策略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,企業有時會麵臨各種挑戰和困境,如市場需求下降、競爭對手強大等。此時,像諾基亞、微軟這樣的大型企業,會選擇收縮業務,集中資源發展核心業務。這種策略就如同六四爻的“退守之道”,是一種暫時的退讓,通過收縮戰線,企業可以減少損失,提高效率,為未來的發展積蓄力量。
六四爻還提醒領導者要有“進退有據”的判斷力。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,不能盲目擴張,要根據市場形勢和自身實力做出準確的決策。如果盲目擴張,可能會導致資源分散、管理不善等問題,最終影響企業的發展。它就像企業界的人生導師,為領導者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建議。
六五爻:用人如玩“大冒險”
六五爻主要講述了君主治軍的“用人機製”。“長子帥師,弟子輿屍”“田有禽,利執言”,將戰爭目標生動地比喻為逮住田間的禽獸,看似簡單的比喻,卻蘊含著深刻的戰略意義。君主在發動戰爭時,需要明確戰爭的目標,就像捕捉田間的禽獸一樣,有了明確的目標,才能有的放矢。同時,君主還要靠“正名”來確立戰爭的合法性,讓民眾支持自己的行動。
晉文公“尊王攘夷”的旗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在春秋時期,周王室衰微,諸侯林立,四方夷狄不斷侵擾華夏地區。晉文公以“尊王攘夷”為口號,團結了各諸侯國的力量,共同對抗夷狄的入侵。這個口號就像企業的宣傳口號,具有強大的凝聚力,能夠吸引民眾的支持,讓他們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奮鬥。在現代企業中,領導者也需要學會這一招,傳達戰略目標要清晰明確。如果戰略目標模糊不清,員工就會感到迷茫,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方向在哪裡,資源就會像潑出去的水,難以發揮出應有的作用。
在用人方麵,“長子”和“弟子”的辯證關係就像一場充滿挑戰的冒險遊戲。“長子”意味著有能力、有擔當、值得君主信任的將領。君主需要像劉備信任諸葛亮一樣信任他們,給予他們充分的權力和信任,讓他們能夠放手施展自己的才華。同時,君主還需要破除論資排輩的觀念,唯德才是舉。在古代社會,論資排輩的現象比較嚴重,很多有才華的人因為資曆不夠而得不到重用。君主應該打破這種觀念,選拔真正有能力的人,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。
然而,“弟子”在用人過程中卻是一個比較麻煩的問題。馬謖失街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。在諸葛亮北伐時,馬謖被任命為先鋒,但他剛愎自用,不聽從諸葛亮的安排,導致街亭失守,北伐失敗。這是因為“眾將分權”導致指揮混亂,各將領之間無法協調配合,最終導致了戰爭的失敗。晚唐藩鎮割據也是同樣的道理,眾多藩鎮將領各自為政,權力分散,指揮不統一,使得唐朝的統治陷入了混亂。
在現代企業中,如果不小心讓“多頭領導”搞起來,就會像一群無頭蒼蠅亂飛,決策分散,最終導致企業的崩盤。樂視網就是一個悲慘的例子。在樂視網的發展過程中,由於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協調機製,“多頭領導”現象嚴重,各部門之間相互扯皮,決策效率低下,最終導致了企業的資金鏈斷裂,走向了破產的邊緣。
為了解決“長子”和“弟子”在企業中的辯證關係問題,現代企業需要建立健全的製度來約束中層管理者。華為的“輪值ceo”製度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。這個製度就像一個調節器,能夠平衡集權與分權的關係。在“輪值ceo”製度下,不同的高層管理人員輪流擔任ceo,負責企業的日常管理和決策。這樣既能夠保證企業的決策具有全局性和長遠性,又能夠避免權力過於集中在某一個人手中,有效地防止了“多頭領導”現象的發生。
上六爻:權力製衡的“糾結體”
上六爻號稱“功成治國”,“大君有命,開國成家,小人勿用”。戰後“開國成家”的理念與現代組織的績效獎勵機製有著相似之處。在古代社會,西周分封製封土授爵,通過封賜土地和爵位來鞏固功臣的地位和權力,以此激勵他們為國家的發展繼續貢獻力量。然而,在這個過程中,必須要防著“小人”借功謀私。“小人”往往會利用自己的功勞,謀取個人的私利,損害國家的利益。
漢初雍齒受封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。雍齒是劉邦的舊部,但曾經背叛過劉邦。劉邦稱帝後,為了穩定功臣的情緒,封雍齒為侯。這一舉措就像給功臣吃了顆定心丸,讓他們感受到了劉邦的大度和公正。然而,劉邦又不能讓雍齒過多地摻和朝政,防止他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權力謀取私利。在現代企業中,“期權激勵+任期製”就像是在走鋼絲,既要獎勵功臣,又要防止權力固化。期權激勵能夠激勵員工為企業的發展努力工作,分享企業的成長成果;而任期製則能夠保證權力的定期更替,避免權力過於集中在某一個人手中,防止權力固化和腐敗現象的發生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識彆和防範“小人”的曆史教訓非常豐富。朱棣重用宦官導致東廠專權,宦官們利用皇帝的信任,大肆搜刮民脂民膏,打壓異己,嚴重破壞了明朝的政治穩定。李鴻章用貪腐買辦加速國力衰微,這些買辦們為了個人的私利,不惜出賣國家的利益,使得國家的經濟和國防實力受到了嚴重的削弱。
在現代治理中,要靠“德能勤績廉”多維考核和大數據監控異常行為來識彆和防範“小人”。阿裡巴巴的“花名文化”淡化了資曆的影響,用價值觀考核來篩選人才。在阿裡巴巴,員工們都使用花名,不論職位高低,這樣可以營造一種平等、開放的企業文化氛圍。同時,阿裡巴巴通過價值觀考核,篩選出符合企業價值觀的人才,將那些不符合價值觀的“沙子”篩選出去,留下真正有價值的“金子”。
師卦終爻強調“戰爭治理”有閉環,軍事勝利要變成製度優勢。美國《聯邦憲法》製衡軍權,通過三權分立的製度設計,將立法、行政和司法三種權力相互製衡,有效地防止了軍權的過度集中,保障了國家的政治穩定。日本明治維新打破武士特權,通過一係列的改革措施,廢除了武士階層的特權,建立了現代化的政治、經濟和軍事製度,使得日本從一個封建國家迅速發展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強國。
現代國家需要建立一個“戰時動員平時治理”的彈性機製,就像變形金剛一樣,能夠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變身。在和平時期,國家可以集中精力進行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;而在戰爭時期,國家能夠迅速動員全國的力量,投入到戰爭中去。這種彈性機製能夠提高國家的應對能力,保障國家的安全和穩定。
結語
《周易》師卦的三爻宛如一個百寶袋,從戰術退守到用人機製,再到權力製衡,構建了一套完整的治軍治國體係。它的核心思想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麵:一是要動態平衡。在戰爭和治理過程中,進退、剛柔、集權分權等因素都需要像變魔術一樣根據形勢進行靈活變化。不能一味地進攻,也不能一味地退縮;要剛柔相濟,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策略;要合理地平衡集權和分權的關係,既保證決策的效率,又防止權力的濫用。二是要有價值導向。戰爭要“正名”,用人要重德才,賞罰要分明。隻有明確了目標和價值觀,才能凝聚人心,激發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力。三是得有製度保障。通過建立健全的製度,約束和規範人們的行為,防範人性的弱點。製度是一種有效的保障,能夠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,避免因個人行為的隨意性而導致的失誤和損失。
《周易》跨越了千年的曆史長河,卻依然能夠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智慧光芒。它就像一位活在古代卻能預言現代的“神算子”,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借鑒。在當今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,我們應該深入研究和領悟《周易》師卦的智慧,將其應用到現代的治軍治國和企業管理中,為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社會的和諧穩定貢獻力量。我們相信,通過不斷地傳承和發揚《周易》的智慧,我們能夠在未來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穩健和自信。
喜歡天機地脈道請大家收藏:()天機地脈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