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2章 山地剝六四、六五、上九爻辭_天機地脈道_线上阅读小说网 
线上阅读小说网 > 穿越架空 > 天機地脈道 > 第102章 山地剝六四、六五、上九爻辭

第102章 山地剝六四、六五、上九爻辭(1 / 2)

山地剝六四、六五、上九爻辭

六四:剝床以膚,凶。

剝之及身時也,其凶可知。乃因不知始剝於下,以致進盛至此。

象曰:剝床以膚,切近災也。

象為剝及皮膚,因四為君側之人,如君之膚,示災禍之近身也。

六五:貫魚,以宮人寵,無不利。

剝本及於君,凶可知,但聖人於此,知人性之從善如流,以示寵方式,使群陰如魚之貫序,則可無所不利。此寵如對妻妾之同態也。

象曰:以宮人寵,終無尤也。

於剝之及身時,能以寵妻妾之方式對待,則終無災。

上九:碩果不食,君子得輿,小人剝廬。

果之大者,如不食,則有複生之理。陰道盛極,天下大亂,但亂極則必思治,故衆人之心,必願載君子,故如得興。此陰極生陽也。若為小人於此,則必無安身之地。

象曰:君子得輿,民所載也;小人剝盧,終不可用也。

因正道消剝至極,則人必思治,上九為陽剛之君子,為民所載也,小人處剝之極,終不可用也。

《易經》六十四卦如一部浩瀚的宇宙啟示錄,而剝卦??)堪稱其中最具戲劇張力的“曆史劇場”。當我們凝視這一卦的爻象——上艮下坤,象征山附於地,土石剝落之象——仿佛能聽見王朝更迭的曆史回響,看見文明興衰的命運齒輪。全卦六爻中,五陰在下步步緊逼,一陽上九)獨撐危局,這種“陰長陽消”的態勢,恰似曆史長河中反複上演的治亂循環:商紂王酒池肉林的奢靡背後,是西岐周文的潛龍在淵;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之下,藏著三分歸晉的曆史伏筆。剝卦的精妙,正在於它不僅揭示了“萬物必有盛衰”的鐵律,更在看似絕望的“剝落”中,埋下逆轉乾坤的希望火種。

而其中六四、六五、上九三爻,恰如這出大戲的“高潮三幕”:六四是危機爆發的“驚悚時刻”,六五是柔術破局的“智慧轉身”,上九則是陰極陽生的“黎明序曲”。它們構成了一條完整的“亂世生存鏈”——從危機預警到策略應對,再到終極重生,既濃縮了中國古人“生於憂患”的生存智慧,更暗含著“物極必反”的宇宙法則。正如漢代經學大師鄭玄所言:“剝者,陰長陽氣,萬物落也。”但在“落”的儘頭,總有新的生機在醞釀。這三爻,便是破解“衰世困局”的三把密鑰,是穿越曆史迷霧的指南針,值得我們逐爻深究其“神奇戲碼”。

六四爻:“剝床以膚”,災禍貼臉的驚悚警報

一、從床足到肌膚:剝蝕的“蠶食式”危機

“剝床以膚,凶。”短短四字,如同一把冰冷的解剖刀,剖開了危機蔓延的隱秘路徑。剝卦六爻自上而下,象征著剝蝕從床足初六“剝床以足”)、床乾六二“剝床以辨”)、床麵六三“剝之無咎”),最終抵達人體肌膚六四“剝床以膚”)的全過程。這絕非簡單的自然現象類比,而是古人對“禍患積累”規律的深刻洞察——就像白蟻蛀蝕梁柱,初時隻在暗處啃噬毫末,待發現時已搖搖欲墜;又如溫水煮蛙,在漸進的麻痹中走向絕境。

宋代大儒程頤在《周易程氏傳》中尖銳指出:“剝至於四,剝及身矣。”這裡的“身”,不僅是物理意義上的肌膚,更是象征君子的道德根基、國家的統治核心。當危機突破外層防線,侵入“肌膚”,便意味著係統性風險的來臨。想象一座城池,外城失陷時尚可退守內城,若敵軍已登堂入室,逼近宮闈,則亡國之險即在旦夕。六四爻的“凶”,正在於它揭示了“量變引起質變”的殘酷現實:陰剝陽的過程從不是一蹴而就的驚雷,而是細雨穿石的滲透。

二、曆史鏡鑒:李林甫亂政與唐玄宗的“失焦”悲劇

唐代“開元盛世”的崩塌,堪稱“剝床以膚”的完美注腳。唐玄宗李隆基早年勵精圖治,開創了“稻米流脂粟米白,公私倉廩俱豐實”的黃金時代,卻在晚年陷入了“君王從此不早朝”的昏聵。當時,奸相李林甫、楊國忠先後把持朝政,他們排擠忠良如張九齡,堵塞言路如姚崇,將朝廷變成了私人權力的遊樂場。李林甫“口蜜腹劍”,表麵對百官溫和,實則羅織罪名清除異己;楊國忠則憑借楊貴妃的裙帶關係,貪贓枉法,甚至乾預軍事,最終引爆了安史之亂。

從《舊唐書》的記載來看,這場悲劇的種子早在開元末年便已埋下:當唐玄宗沉溺於《霓裳羽衣曲》的靡靡之音時,朝政的“床足”已被悄然啃噬;當他對李林甫的“蔽塞言路”視而不見時,“床乾”已近腐朽;直到“漁陽鼙鼓動地來”,叛軍攻破潼關,他才倉皇逃離長安——此時,“剝床以膚”的慘劇已然上演,盛世的肌膚被戰火撕裂,悔之晚矣。正如《韓非子·亡征》所言:“木之折也必通蠹,牆之壞也必通隙。然木雖蠹,無疾風不折;牆雖隙,無大雨不壞。”奸佞之“蠹”與君王之“隙”懈怠)疊加,再強大的王朝也會轟然倒塌。
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
三、生存哲學:君子的“薄冰之戒”

六四爻的警示,對個體處世同樣振聾發聵。它要求君子必須具備“見微知著”的敏銳洞察力,在“剝床以足”的萌芽階段便采取行動。《周易》所強調的“履霜堅冰至”,正是這種危機意識的體現——當腳下踩到薄霜,便要想到寒冬的來臨。明代思想家劉基在《鬱離子》中講過一個“養狙”的寓言:狙公每日給猴子分配栗子,朝三暮四,猴子皆怒;後改為朝四暮三,猴子皆喜。這看似荒誕的故事,實則揭示了“陰剝”的隱蔽性:危機常常披著“合理”的外衣滲透,唯有保持清醒,才能識破偽裝。

程頤進一步闡釋道:“處剝之時,非有剛陽之德,不能自存。”這裡的“剛陽之德”,並非匹夫之勇,而是“內省不疚”的自律與“防微杜漸”的審慎。就像曾子“吾日三省吾身”,在日常小事中警惕人性的“陰剝”;又如範仲淹“先天下之憂而憂”,在太平盛世中預見潛在的危機。唯有如此,才能在“剝床以膚”的凶險來臨前,築牢生命的防線。

六五爻:“貫魚以宮人寵”,以柔克剛的治亂“魔法棒”

一、陰爻的“秩序重塑”:從混亂到有序的轉化


最新小说: 鬥羅:彼岸花神,向往幽冥 星軌試煉:獵人 圖書館管理員,開局創造超凡 國之利刃:天賦少年成神之路 天降吸血鬼校花,她們演都不演了 墜落60年代,一部手機換溫飽 惡女配的求生反殺 活在2085 痞子道長混都市,師妹那鬼沒送禮 塵衍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