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章 周瑜_輔佐漢室,重振三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

第13章 周瑜(2 / 2)

一時間,堂內所有人的目光,都聚焦在了諸葛亮那張平靜無波的臉上。這看似謙遜的詢問,實則是一場最高級彆的智慧交鋒的開始。整個正堂的空氣,仿佛在這一刻,都凝固了。

麵對周瑜那看似謙遜實則暗藏機鋒的詢問,堂內所有人的目光都如聚光燈般,聚焦在了諸葛亮身上。魯肅屏住了呼吸,陸瑁則暗自捏了把汗,他知道,這既是周瑜對諸葛亮的最後一次試探,也是決定二人未來合作關係的關鍵時刻。

隻見諸葛亮輕搖羽扇,那張平靜如水的臉上,不見絲毫壓力。他目光如靜水深流,迎上周瑜銳利的視線,微微頷首,聲音清朗地說道:“大都督洞若觀火,條分縷析,將曹軍的部署剖析得淋漓儘致,亮深以為然。都督所言,乃是兵法之‘正’,算的是敵我之兵力多寡,地理之遠近。然兵者,詭道也,虛實相生,勝負之機,未必儘在兵力與地理。”

他話鋒一轉,語氣中透出一股強大的自信:“亮以為,曹軍雖分兵四路,看似處處設防,周全穩妥,實則已將自己置於一個進退失據的死局之中。都督方才所言的二十餘萬可戰之兵,乃是其紙麵上的實力。若深究其內裡,其成分之駁雜,軍心之浮動,遠超你我想象。”

他伸出一根手指,緩緩道:“其一,北卒。曹軍主力,皆是北方旱鴨子,驟然南下,久居舟船之上,受江風湖浪顛簸,必然頭暈目眩,嘔吐不止,此乃水土不服,非人力可強行扭轉。屆時,戰力十不存五,不過是一群待宰的羔羊。”

他又伸出第二根手指:“其二,荊州降兵。蔡瑁、張允雖新附,獻上荊州水師,看似為曹操添了一大臂助。然此二人首鼠兩端,反複無常,曹操何等樣人,豈會真心信賴?亮料定,曹操必不會將水軍指揮大權完全交予此二人。臨陣交鋒,蔡、張二人既不受信任,又心懷鬼胎,必不敢死戰,甚至可能臨陣倒戈。此軍,非但無益,反成大害!”

最後,他伸出第三根手指,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:“其三,青徐之兵。此乃曹操起家之根本,亦是其軍中精銳。然這些士卒的家眷親屬,皆在北方。如今,西涼馬騰、韓遂虎視眈眈,曹操後院不穩。一旦戰事膠著,我等隻需派人散布謠言,言馬騰、韓遂已襲擾關中,兵鋒直指許都,則這些青徐兵卒必軍心大亂,思鄉歸家之心一起,便再無戰意!”

“故而,”諸葛亮總結道,聲音雖不大,卻字字如千鈞之重,敲在每個人的心坎上,“曹軍這看似強大的二十餘萬兵力,其真實的戰鬥力究竟幾何,據亮估計,在長江之上,不堪一擊!都督,以為然否?”

言罷,諸葛亮目光炯炯,不再言語,隻是安靜地直視著周瑜,那眼神仿佛在說:我已將曹軍的底褲都扒了下來,現在,該你表態了。

周瑜沉吟片刻,堂內的空氣仿佛凝固。他那雙明亮的星眸中,光芒急速閃爍,顯然是在飛速消化和評估諸葛亮這番更為深刻的剖析。

突然,他撫掌大笑起來,笑聲爽朗而真誠,打破了滿堂的寂靜。

“哈哈哈!孔明先生所言,真乃金玉良言,一針見血!瑜隻看到了曹軍之形,先生卻已洞察其神!曹軍之弊,確如先生所析!北卒暈船,不堪水戰;降兵離心,陣前難料;青徐思歸,軍心易亂!此三者,皆是曹軍之軟肋,是其不可彌補的死穴!我江東之勝算,又平添了何止三分!”
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
周瑜的語氣中,充滿了對諸葛亮發自內心的讚賞與敬佩,以及對未來戰局前所未有的信心。

他站起身,走到諸葛亮麵前,鄭重一揖,誠懇地說道:“先生之才,經天緯地,世所罕見。今日得聞先生高見,瑜如飲甘醇,茅塞頓開。願與先生攜手,共謀抗曹大計,不知先生意下如何?”

這一揖,代表著他已徹底放下了心中最後一絲驕傲與試探,真心將諸葛亮視為可以並肩作戰的盟友。

諸葛亮見狀,亦是起身還禮,羽扇輕揮,淡然笑道:“都督言重了。亮此來,本就是為促成孫劉聯盟,共抗國賊。亮雖不才,願為江東儘綿薄之力。抗曹之事,關乎天下蒼生安危,亮豈敢有絲毫推辭?願與都督同心戮力,共破曹賊!”

一番話,說得周瑜心中大喜。他再次拱手道:“先生高義,瑜感激不儘!我江東有先生相助,何愁曹賊不滅,大事不成!”

二人相視而笑,那笑容中,是英雄之間的惺惺相惜,是智者之間的心意相通,更有一種即將聯手攪動天下風雲的堅定與豪邁。堂內眾人見狀,皆心生敬意,仿佛已經看到了曹操百萬大軍在長江之上灰飛煙滅的場景。他們知道,江東有此二人聯手,抗曹之事,定矣!

就在這氣氛熱烈之時,周瑜的目光卻忽然一轉,銳利如鷹隼,落在了自始至終未發一言的陸瑁身上。那目光中,帶著幾分審視,幾分好奇,也帶著身為上位者不容置疑的威嚴。

“子璋,”他開口,聲音平穩,卻讓堂內的氣氛再次安靜下來,“吳郡陸氏,乃我江東望族,詩書傳家,世代為官。令兄伯言,更是我東吳未來的柱石之才。你既是陸家血脈,為何不在家鄉江東建功立業,反而屈身於寄人籬下的劉備帳下?”

這話問得直接而尖銳,帶著幾分不解,也隱隱有些責備的意味。府內一時有些安靜,連旁邊一直氣定神閒的諸葛亮,也微微抬了抬眼皮,似乎對這個話題也頗感興趣。

陸瑁並未立刻回答。他沉默了片刻,仿佛在紛亂的思緒中尋找一個出口,又像是在回憶那段早已塵封的遙遠過去。他緩緩抬起眼,迎向周瑜那探究的目光,臉上不見絲毫惶恐與不安,反而露出一絲複雜的淡然。

“大都督此問,倒讓瑁,想起了一些陳年舊事。”

他頓了頓,語氣平緩得像是在述說彆人的故事:“誠然,瑁是吳郡陸氏之後,先父先母賜予性命,此生養之恩,瑁沒齒不敢忘。然,瑁自六歲起,便與家人失散,流落四方,饑寒交迫,命懸一線之際,是恩師將我從荒野中拾回,視如己出,傳我武藝,授我兵法,教我安身立命之本。若非恩師,這世間,早已無陸瑁此人。”

他這話並非抱怨,更像是在陳述一個對他而言,遠比血緣更深刻、更重要的事實。

“大都督言及吳郡陸氏,於瑁而言,更像是一個遙遠而模糊的名號。而恩師之情,卻是實實在在的再造之恩。說句於禮法不敬的話,這身骨血是父母所給,但這身本事、這條性命,卻是恩師所續。陸氏給了我一個姓氏,恩師卻給了我一次新生。”

說到這裡,他話鋒一轉,目光不著痕跡地掃過一旁的諸葛亮,嘴角似乎還牽起一絲若有若無的、帶著些許戲謔的笑意:“至於為何選擇投效劉皇叔……”

他故意停頓了一下,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,才看著周瑜,半開玩笑地說道:“莫非大都督也以為,這又是孔明先生憑他那三寸不爛之舌,將瑁給說動了的?”

諸葛亮聞言,羽扇輕搖,臉上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,端起茶杯,輕輕呷了一口,並未言語,將舞台完全留給了陸瑁。

喜歡輔佐漢室,重振三國請大家收藏:()輔佐漢室,重振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
最新小说: 洪荒:五行道人 仙指問心 小家奴鹹魚翻身記 娶媳防老 京市歸來,掌權人的羈絆 饑荒年代種田忙 雙星奪權 涅盤遊戲:開局覺醒唯一真瞳 故鄉故事 末世農家樂:退休刺客的仙府莊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