類似的壞消息接二連三地傳到徐晃的案頭,讓他焦頭爛額。他增派了兵力,加強了警戒,甚至親自帶隊圍剿了幾次,但陸瑁就像滑不留手的泥鰍,總能在合圍之前消失得無影無蹤。這些騷擾雖然不至於動搖曹軍根本,但積少成多,不僅造成了實實在在的物資損失,更重要的是,嚴重遲滯了前線糧草的轉運效率,也讓後方部隊士氣低落,人人自危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消息很快傳到了赤壁的曹操大營。因為上一仗的失利,曹操被迫退到了赤壁。
中軍大帳內,氣氛有些壓抑。曹操看著地圖上被標記出來的幾處遇襲地點,臉色陰沉。
“徐公明是怎麼回事?區區一股江東殘兵,竄入山林,竟能攪得我後方不寧?”曹操的聲音不高,但透著明顯的不悅。
下方一名負責糧草調度的官員硬著頭皮出列:“丞相,荊州山道崎嶇,我軍多為北方將士,不熟地形。那夥賊兵……呃,是江東兵,行蹤詭秘,出沒無常,防不勝防。徐將軍已經儘力圍剿,但山林廣袤,搜尋不易……”
“夠了!”曹操打斷了他,“我不想聽借口!糧草乃三軍之命脈,如今水路有周瑜阻隔,陸路又被這些山鼠啃噬,長此以往,我八十萬大軍,難道要在此坐困愁城嗎?”
帳下眾將謀士皆不敢言語。
程昱上前一步,沉聲道:“丞相,陸路轉運艱難,風險日增。江東水師雖強,但我軍兵力數倍於敵,戰船亦已打造齊全。依臣之見,與其在陸上與這些宵小糾纏不清,耗費兵力,不如集中力量,先行水戰,一舉擊潰周瑜主力。隻要掌控了長江水路,糧草轉運暢通無阻,荊州、江東便唾手可得,那些山林裡的殘兵敗將,自然也就成了甕中之鱉,不足為慮了。”
曹操目光掃過帳下眾人,見大多表示讚同。他手指重重地敲擊著地圖上的赤壁位置。陸瑁這隻小小的蒼蠅確實叮得他心煩意亂,也讓他原本就打算速戰速決的心思更加堅定。水路受阻,陸路被擾,儘快打通長江,徹底解決掉周瑜這個心腹大患,成了眼下最迫切的選擇。
“好!”曹操猛地站起身,眼中閃過一絲厲色,“傳我將令!命各部水軍加緊整備,三日後,全軍登船,水陸並進!我要親率大軍,踏平東吳水寨,讓周郎小兒知道,誰才是這長江的主人!”
命令迅速傳遍了曹營,龐大的戰爭機器開始全力運轉。無數戰船被推入江中,旌旗遮天蔽日,士兵們磨礪兵器,檢查裝備,一股肅殺之氣籠罩了整個長江北岸。
長江之上,北風呼嘯,濁浪滔天。曹操的八十三萬大軍,戰船連營,旌旗蔽日,從水陸兩路對江東形成了泰山壓頂之勢。然而,在這看似堅不可摧的強大軍容之下,一股看不見的暗流,正悄然侵蝕著這座戰爭巨獸的根基。
曹軍大營之中,一股壓抑的氣氛正在蔓延。軍中多為北方旱鴨子,自下水以來,便飽受風浪顛簸之苦。士兵們麵色蠟黃,嘔吐不止,士氣低落,非戰鬥減員日益增多。曹操雖心急如焚,卻也一時束手無策。
就在此時,江東名士蔣乾,自告奮勇,以與周瑜有舊日同窗之誼為由,願為說客,渡江勸降周瑜。曹操大喜,當即準其所請。
周瑜聽聞蔣乾來訪,心知其意,當即心生一計。他大排筵宴,盛情款待蔣乾,席間隻敘舊情,絕口不提軍務。又於夜間佯作大醉,與蔣乾同榻而眠。待蔣乾以為周瑜熟睡,悄然起身,在案頭“無意間”發現了一封偽造的、由荊州降將蔡瑁、張允寫給周瑜的密信。信中“言明”二人身在曹營,心在漢室,隻待時機成熟,便取曹操首級,獻於周郎帳下。
蔣乾見之,魂飛魄散,哪裡還敢久留。他趁著夜色,連夜盜走書信,逃回曹營,徑直呈於曹操。
曹操本就多疑,又兼近日軍心不穩,見此“鐵證”,頓時怒火中燒,理智全失。他猛地一拍桌案,怒吼道:“無恥鼠輩,安敢欺我!”
未及眾謀士勸阻,他便立刻傳令,將正在水寨操練水軍的蔡瑁、張允二人喚至帳前。
蔡、張二人不知何事,匆匆趕來,還未及行禮,曹操便已拔出腰間佩劍,厲聲喝道:“汝二人私通江東,意圖謀反,罪證確鑿,還有何話可說!”
說罷,不待二人辯解,手起劍落,已將二人斬於帳下。
然而,當兩顆血淋淋的頭顱被呈上案頭,帳外寒風一吹,曹操的酒意與怒火稍退,他看著那封書信,瞬間便醒悟過來——自己,是中了周瑜的反間之計了!蔡瑁、張允乃天下少有的精通水戰之人,殺了他二人,無異於自斷臂膀!但君無戲言,悔之晚矣。曹操隻能強壓下心中的懊悔,麵色陰沉地將此事壓下,另任命於禁、毛玠為水軍都督,但心中對水戰的憂慮,卻更深了一層。
蔡張二人被殺的消息,很快便傳到了江東。
周瑜大帳之內,他聽著探馬的回報,撫掌大笑,滿臉的得意之色。困擾他多日的心腹大患,竟被自己不費吹灰之力便輕鬆除去。
此時,諸葛亮正坐於帳下,手捧一卷書,一邊悠然品茗,一邊靜聽,臉上古井無波,仿佛一切都與他無關。
周瑜見狀,心中略有不快,便笑著對諸葛亮道:“孔明先生,我使此計,除去蔡、張二賊,為我江東掃清一大障礙,先生以為如何?”
諸葛亮放下茶杯,微笑道:“都督用兵如神,亮深感佩服。隻是……此計雖妙,卻隻能解一時之憂,未能除曹軍根本之患啊。”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周瑜笑意一僵,正欲反駁,忽聞帳外來報:“啟稟都督,有西川名士龐統,字士元,前來拜見!”
周瑜與諸一愣,隨即大喜。他深知“臥龍鳳雛,得一可安天下”之名,連忙親自出帳迎接。二人一番密談之後,一條更為狠辣、更為關鍵的“連環計”,已然成型。
數日後,曹操正為士卒暈船之事煩惱不已,忽聞帳外一“瘋癲”書生求見,自稱能解丞相水軍之憂。曹操召見,見來人儀表不凡,正是那“鳳雛”龐統。
龐統佯作因不受周瑜重用,憤而來投。他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曹軍水土不服的要害,並獻上一計:“丞相何不以大鐵環,將戰船首尾相連,每三五十艘為一排,上鋪闊板,如此,則人馬皆可穩步往來,如履平地,風浪再大,又何懼之有?”
曹操聞言,茅塞頓開,撫掌大讚:“士元真乃吾之子房也!此計甚妙!甚妙啊!”
他當即拜龐統為軍師中郎將,監督軍士,日夜趕工,打造鐵索,連結戰船。
不出數日,長江之上,曹軍水寨煥然一新。數百艘戰船被鐵索連為一體,形成了一座巨大的水上城池,穩如泰山。北方的士兵們在船上行走如飛,歡聲雷動,士氣大振。
曹操站在旗艦高台之上,望著這固若金湯的連環大船,迎著江風,放聲大笑,仿佛已看到孫劉聯軍灰飛煙滅,自己一統天下的輝煌景象。
而在江對岸的山坡上,周瑜與諸葛亮並肩而立,遙望著曹軍水寨。周瑜看著那連環鎖死的戰船,嘴角勾起一抹冷笑:“曹操果然中計。如今萬事俱備……”說到此處,他忽然眉頭緊鎖,仰望天空,長歎一聲。
諸葛亮輕搖羽扇,笑道:“都督可是為‘東風’而憂?”
周瑜聞言大驚,猛地回頭看向諸葛亮,失聲道:“先生……如何得知我心事?”他心中駭然:此計如此機密,他如何能知曉我萬事俱備,隻欠東風?
諸葛亮卻隻是微微一笑,眼中閃爍著洞悉一切的智慧光芒。“亮雖不才,曾學得些呼風喚雨之術。都督若要東風,亮,可為都督借來。”
長江北岸,曹營中軍大帳內,曹操正與眾將商議進攻細節。地圖鋪滿了整個巨大的案幾,上麵密密麻麻標記著水文、風向和敵我雙方的部署。
“明日卯時,我親率水軍主力正麵衝擊!文聘率偏師從側翼包抄!其餘各部按計劃跟進!”曹操手指點在地圖上,語氣斬釘截鐵,“務必一戰擊潰周瑜水寨!”
“丞相英明!”眾將轟然應諾。隻有少數如程昱等心思縝密之人,看著江麵上那些用鐵索連在一起以便北方士兵適應風浪的“連環船”,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。
與此同時,長江南岸,赤壁大營。氣氛同樣緊張,但更多的是一種沉靜的肅殺。周瑜站在江邊高台上,眺望著對岸連綿不絕的曹軍營火,江風吹動著他的儒袍,獵獵作響。
“都督,一切準備就緒。”老將黃蓋走上前來,聲音低沉而有力,“隻待東風起,便是我江東健兒揚威之時!”
周瑜微微點頭,目光轉向身旁的魯肅:“子敬,孔明那邊可有消息?”
魯肅道:“已有回報,孔明先生已在七星壇做法,言稱三日內必有東南風。”
“好!”周瑜眼中精光一閃,“天助我也!傳令各營,嚴陣以待,火攻船準備!此戰,隻許勝,不許敗!”
喜歡輔佐漢室,重振三國請大家收藏:()輔佐漢室,重振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