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雲長終究是放了曹操,引著那五百校刀手,沉默地返回夏口。此時,奉命出擊的各路軍馬,皆已滿載而歸。繳獲的馬匹、器械、錢糧堆積如山,整個夏口大營,都沉浸在一場狂歡之中。士兵們高聲談笑著,清點著戰利品,臉上儘是劫後餘生的慶幸與大勝的喜悅。
唯獨雲長的隊伍,不獲一人,不繳一騎,靜悄悄地穿過歡騰的人群,與周圍的氣氛格格不入。
中軍大帳之內,燈火通明,暖意融融。諸葛亮與劉備正對坐暢飲,桌上擺滿了美酒佳肴,以慶賀這場扭轉乾坤的曠世大勝。
“主公,”諸葛亮輕捋長須,眼中閃爍著洞悉一切的智者光芒,他舉杯笑道,“此次赤壁大戰,可謂天助我軍。孫劉聯手,一戰而破曹操百萬雄師,從此,天下三分之勢已然奠定。主公龍興之日,不遠矣!”
劉備滿飲一杯,臉上泛著激動的紅光,卻也難掩一絲牽掛:“全賴軍師神機妙算,眾將士用命敢戰!隻是……翼德、子龍、子璋他們皆已回報,卻不知雲長那邊戰況如何了?華容道山路險峻,曹操乃窮途之寇,我實有些放心不下。”
諸葛亮正欲開口安慰,話音剛落,帳外親兵高聲通報:“啟稟主公、軍師!關將軍回營,正在帳外候令!”
劉備大喜,霍然起身:“二弟回來了!快請!”
諸葛亮的嘴角,卻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弧度。他亦迅速離座,親執酒杯,迎向帳外,朗聲笑道:“雲長,快進來!我與主公,正盼你這蓋世之功的消息!你為普天之下除去大害,我等本該遠接慶賀才是!”
帳簾掀開,一股寒風卷入。關羽一身征塵,大步入帳。他麵色凝重,美髯在風中微微飄動,那雙素來傲視群雄的丹鳳眼,此刻卻微垂著,竟無半點勝利的喜色。他隻是沉默地走到大帳中央,對著劉備和諸葛亮,深深一揖。
諸葛亮見狀,故作驚訝,又笑道:“將軍莫非是因吾等不曾遠迎,故而心中不樂?唉,都怪我未曾算到將軍回營如此神速。”他轉頭,佯作責備左右,“汝等緣何不早些通報,怠慢了我們的大功臣!”
“軍師……”關羽緩緩抬起頭,打斷了諸葛亮的話,他的聲音沙啞而沉重,“關某此番回來,非為慶功,實為……請死。”
“什麼?!”劉備聞言,手中酒杯“當啷”一聲跌落在地,他三步並作兩步,衝到關羽身邊,一把抓住他的臂膀,急切地問道:“二弟!你這是何出此言!?”
諸葛亮臉上的笑意,在這一瞬間,儘數收斂。他目光如劍,直刺關羽,聲音也變得冰冷:“將軍此言何意?莫非……是曹操不曾從華容道經過?”
“他從那條路上來了。”關羽迎著諸葛亮的目光,沒有絲毫閃躲,聲音低沉,卻字字清晰,“隻是關某無能,力戰不敵,因此……被他走脫了。”
“走脫了?”
這兩個字,如同兩塊巨石,投入了平靜的湖麵。營帳內頓時寂靜無聲,連呼吸都變得小心翼翼。帳外那震天的歡慶之聲,此刻聽來,反而顯得無比刺耳。
劉備的麵色變了又變,擔憂、驚愕、難以置信,最終化為一片複雜難明的沉默。
孔明向前一步,緊緊逼視著關羽,平靜地問道:“既是力戰,總有斬獲。拿得曹軍何等將士來?”
“……皆不曾拿。”
“繳獲何等軍械輜重?”
“……分毫未取。”
帳內的氣氛,在這一刻,瞬間凝固。幾名侍立的親兵,甚至不自覺地向後退了兩步,生怕被即將爆發的雷霆風暴所波及。
“嗬……”諸葛亮忽然發出一聲冷笑,那笑聲中充滿了失望與嘲諷,“好一個‘力戰不敵’!雲長,你當亮是三歲孩童嗎?此乃你念及曹操昔日之恩,徇私枉法,故意放了!軍令狀白紙黑字在此,你還有何話可說?!”
說罷,他猛地一拍桌案,厲聲喝道:“武士何在?!將這違令之將,給我推出斬之!”
“在!”
數名身披重甲的武士應聲而入,手持利斧,殺氣騰騰地向關羽圍去。
關羽卻紋絲不動,他隻是平靜地解下腰間佩刀,雙手捧著,遞向前方,臉上沒有一絲懼色,反而帶著一種解脫般的坦然。
“且慢!!”
劉備見狀,肝膽俱裂,他一躍而起,張開雙臂,如同一隻護雛的老鷹,死死攔在關羽身前。
他轉向諸葛亮,眼中第一次帶上了近乎哀求的堅決:“軍師!昔日我兄弟三人在桃園結義,便曾立誓,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,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!今日雲長雖犯下大罪,法理難容,但我……我實不忍違背當日盟誓,眼看手足兄弟身首異處啊!”
劉備頓了頓,目光掃過帳內眾人,聲音哽咽:“若為嚴明軍紀而失我兄弟,備寧可不要這天下!還望軍師看在備的薄麵上,權且記下此過,容他日後將功贖罪!”
諸葛亮站在原地,手持羽扇,一言不發。他靜靜地審視著眼前這對生死與共的兄弟,帳內氣氛緊張到了極點。左右將士屏息凝神,連帳外的歡呼聲,似乎都已遠去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