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日,建業城外的甘露寺,一派前所未有的熱鬨景象。
這座古刹建於北固山頂,背倚青山,麵臨大江,氣勢雄偉。平日裡香火鼎盛,今日更是被裝點得煥然一新。寺外,江東的精銳衛士三步一崗,五步一哨,戒備森嚴,一股肅殺之氣與寺廟的祥和氛圍形成了詭異的對比。寺內,吳國太早已移駕至方丈禪房,孫權、張昭、呂範等一乾江東重臣,以及作為說客的喬公,皆已到齊。
劉備在孫瑜的引領下,與趙雲一同登山。劉備身著一襲嶄新的藍色深衣,頭戴儒冠,步伐從容,神情謙和,儘顯長者與皇叔的風範。他心中雖知此行乃是龍潭虎穴,但有諸葛亮的妙計在心,倒也坦然自若。
而趙雲,則換上了一身緊身的武士勁裝,外罩一件不起眼的短褂,手中雖未持槍,但腰間的佩劍卻從未離手。他緊隨劉備半步之後,一雙鷹目警惕地掃視著四周,將每一個僧人、每一處回廊、每一片樹叢都儘收眼底,不放過任何一絲可疑的跡象。
行至寺門口,隻見孫權親自率領眾臣在此等候。
“皇叔遠來辛苦,權在此恭候多時了。”孫權臉上帶著熱情的笑容,但那雙碧色的眼眸深處,卻藏著一絲難以察覺的審視與算計。
“吳侯客氣了。備前來拜見國太,怎敢勞煩吳侯親迎。”劉備亦是滿麵春風地回禮。
兩人並肩而行,身後跟著各自的心腹,表麵上是親密無間的盟友,暗地裡卻已是劍拔弩張。
進入方丈禪房,劉備一眼便看到了端坐於主位之上的吳國太。老太太今日身著一襲絳紫色的華服,頭戴珠冠,雖年事已高,但精神矍鑠,鳳目生威,不怒自威的氣勢,竟比孫權更勝三分。
“涿郡劉備,拜見國太。”劉備上前,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大禮。
吳國太並未立刻讓他起身,也未說話。她隻是用那雙仿佛能洞悉人心的眼睛,細細地打量著眼前的劉備。
她看他的相貌——儀表堂堂,天庭飽滿,雙耳垂肩,猿臂過膝,確有龍鳳之姿,帝王之相。
她看他的舉止——長揖及地,姿態恭敬,從容不迫,毫無小人得誌的輕浮,也無麵對權貴的諂媚。
僅僅是這第一眼,吳國太心中便已信了三分。喬公所言,非虛也。
“皇叔請起。”半晌,吳國太才緩緩開口,聲音平淡,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。
“謝國太。”劉備起身,垂手侍立一旁。
孫權見狀,連忙笑道:“母親,這位便是劉皇叔。今日特來,是為與小妹的婚事,向母親請安。”
吳國太卻不理孫權,依舊看著劉備,忽然問道:“我聽聞皇叔以仁義立身,誌在匡扶漢室。但如今天下,強者為尊,仁義二字,能值幾斤幾兩?”
此問,可謂是誅心之言。在場眾人皆是心中一緊,連趙雲按著劍柄的手,都不由得更緊了幾分。
劉備卻並未慌張,他坦然迎著吳國太的目光,朗聲答道:“回國太,備以為,兵戈、權謀,乃一時之利器,可得城池,可得天下。然仁義二字,乃立國之基石,可得民心,可得長久。城池丟了,可以再奪;民心失了,縱有萬裡江山,亦會土崩瓦解。備一生顛沛,所失城池無數,然所依仗者,唯此‘仁義’二字,方能聚攏天下英雄,得將士死力。此二字,在備心中,重於泰山!”
這番話說得擲地有聲,正氣凜然。既道出了自己的畢生信念,又含蓄地回應了江東奪其荊州之事,可謂滴水不漏。
吳國太聽完,那張嚴肅的臉上,終於露出了一絲滿意的笑容。她轉頭對一旁的喬公說道:“喬公,你之前說,我若見了劉皇叔,必會喜歡。今日一見,果然名不虛傳!此真乃我之佳婿也!”
喬公撫掌大笑:“國太慧眼如炬!老夫早已說過,皇叔乃人中之龍,與郡主正是天作之合!”
孫權站在一旁,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。他沒想到,母親竟如此輕易地就認可了劉備。他心中焦急,卻又不敢違逆母親的意思,隻能向一旁的呂範遞去一個詢問的眼色。
呂範會意,上前一步道:“國太,皇叔英雄,固然不假。但婚姻大事,還需從長計議……”
他話音未落,吳國太便鳳目一瞪,厲聲道:“住口!我女兒的婚事,何時輪到你來多嘴!我老婆子今日說了,這門親事,我準了!”
她站起身,走到劉備麵前,拉起他的手,親切地說道:“好女婿,你不用擔心。有我老婆子在,誰也休想為難你!你與尚香的婚事,我親自做主!擇日不如撞日,我這就命人去準備,讓你們早日完婚!”
一錘定音!
吳國太這番話,如同一道不可違抗的聖旨,徹底擊碎了周瑜與孫權布下的所有陰謀。什麼埋伏刀斧手,什麼軟禁溫柔鄉,在吳國太“我準了”這三個字麵前,都成了笑話。
孫權麵如死灰,他知道,大勢已去。他非但沒能算計成劉備,反而真的要把自己最疼愛的妹妹,嫁給這個半百的“老頭子”了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數日後,一個精挑細選的黃道吉日。
整個建業城,從山巔的甘露寺到江邊的碼頭,從巍峨的官府到尋常的巷陌,無不張燈結彩,紅綢飄飛。百姓們奔走相告,爭相一睹這位傳說中的漢室皇叔與他們那位以“弓腰姬”聞名的郡主的風采。孫權為顯江東的富庶與自己的大度,特意將城中一座臨江而建、最為華美的府邸賜予劉備,作為其在江東的新婚彆院。婚禮的排場之大,儀式之隆重,比之真正的王侯嫁娶,亦有過之而無不及。
白日的繁瑣禮儀終於在黃昏時分落下帷幕。盛大的婚宴之上,劉備作為新郎,在孫權、張昭等江東重臣的輪番敬酒下,飲下了不少烈酒。但他始終保持著清醒與謙和,應對得體,滴水不漏,那份久經世事的從容與仁德,讓不少原本心存偏見的江東士人也暗暗點頭。
是夜,月上中天。
新婚的彆院之內,喧囂散儘,隻餘下風拂過庭院竹林的沙沙聲。洞房之內,一對巨大的龍鳳紅燭靜靜燃燒,燭火跳躍,將滿室的紅綢、紅帳、紅喜字映照得一片溫暖而又曖昧的通紅。空氣中,彌漫著喜燭的蠟香、醇酒的餘香,以及一絲若有若無的、屬於女兒家的獨特體香。
劉備獨自坐在床沿,心中感慨萬千,恍如隔世。
他做夢也想不到,自己此行江東,本是抱著“虎口探牙”的決心,甚至已在臨行前向諸葛亮隱晦地托付了後事。可如今,他卻真的安然坐在這裡,即將迎來自己的新婚妻子。他看著這滿室的喜慶,隻覺得一切都如在夢中。他想起了已故的甘夫人,想起了她一生的陪伴與辛勞,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愧疚與酸楚;他又想起了荊州的基業與遠大的前程,知道這樁婚姻背後牽扯著何等複雜的政治利益。
“玄德啊玄德,”他自嘲地在心中苦笑,“年近半百,竟還要用自己的婚姻,來做這天下棋局上的一枚棋子。”
就在他思緒萬千之際,門外傳來一陣輕盈而又帶著幾分鏗鏘的環佩叮當之聲。緊接著,房門被推開,蓋著龍鳳呈祥紅蓋頭的新娘,在兩排侍女的簇擁下,被緩緩扶進了洞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