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首的,正是孟獲。他脫去了自己那一身象征著王權的獸皮與盔甲,赤裸著上身,背上,捆綁著一束荊棘。
在他的身後,是他的妻子祝融夫人、弟弟孟優,以及所有幸存的部落首領。他們,儘皆卸下了兵器,跟隨著孟獲,一步一步地,向著漢軍大營,緩緩走來。
“南中罪人,孟獲,前來……負荊請罪!”
孟獲的聲音,響徹整個營地。他走到營門前,雙膝跪地,深深地,叩首下去。
這一幕,讓所有的漢軍將士,都為之動容。
消息,飛速傳到了中軍大帳。
陸瑁聽聞之後,沒有絲毫的意外。他隻是平靜地,放下了手中的書卷,親自,走出了大帳。
他沒有讓任何人跟隨,隻是獨自一人,走到了營門前。
他看著那個曾經不可一世,如今卻赤裸上身,跪伏於地的南中之王,看著他背上那因荊棘而滲出鮮血的傷口。
陸瑁緩緩上前,親自,為孟獲,解開了背上的荊棘。
“蠻王,何至於此。”他的聲音,依舊溫和,“快快請起。”
孟獲抬起頭,看著眼前這張年輕的臉,淚水,再也抑製不住,奪眶而出。這位流血不流淚的漢子,在這一刻,哭得像個孩子。
“中都護……我孟獲……心服口服了!”
“我今日,不是作為階下之囚,而是作為南中之主,率南中七十二洞,三十六部,向大漢,向中都護,真心歸降!”
“從今往後,我南中,永為大漢屏障,再不複反!”
說罷,他再次,重重地,叩首下去。
陸瑁將他,扶了起來。他看著孟獲那雙充滿了真誠與敬畏的眼睛,知道,這盤持續了數月的棋局,終於,落下了最後一顆子。
他拍了拍孟獲的肩膀,微笑道:
“從今日起,你,依舊是南中之王。”
“隻不過,是我大漢的,南中王。”
南征之戰,至此,功成。
南中的風,似乎也變得溫和了許多。
在平定了所有叛亂,收服了孟獲之心後,陸瑁並沒有立刻班師回朝。他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,親自走訪了南中各大部落,安撫民心,推行漢化教育,並幫助他們改良農耕技術。在他的治理下,這片曾經充滿殺伐與混亂的土地,開始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。
班師回朝的日子,終於到了。
在陸瑁離開前的最後一夜,他沒有舉辦盛大的告彆宴會,而是隻邀請了孟獲一人,來到了瀘水之畔。
月光如水,灑在曾經是戰場的河灘上。兩人席地而坐,麵前,燃燒著一堆篝火。
“中都護,明日你便要走了。”孟獲親自為陸瑁斟滿一杯酒,他的神情,早已沒有了當初的桀驁,隻剩下由衷的敬佩與……一絲不舍。
陸瑁接過酒杯,看著杯中清冽的酒液,映照著自己的臉龐,緩緩開口:“是啊,該回去了。成都,還有丞相和陛下在等著我。”
他頓了頓,目光從酒杯,移到了孟獲的臉上,那雙深邃的眼睛裡,充滿了鄭重與期許。
“孟獲,我此番離去,心中,還有一個最後的願望。”
孟獲立刻正襟危坐,沉聲道:“中都護但說無妨!隻要我孟獲能辦到,赴湯蹈火,在所不辭!”
陸瑁凝視著他,一字一句地說道:“我希望你,南蠻王,以及你麾下的所有蠻族,能夠永遠為大漢,鎮守南中。”
這句話,讓孟獲心中一震。
陸瑁沒有停,他的聲音,在靜謐的夜色中,顯得格外清晰而有力:
“我說的‘永遠’,不僅僅是指今日。無論將來,中原的朝廷,是興是衰,是分是合,改朝換代也好,我希望,你們南蠻一族,能夠記住今日的盟約。你們,不再是大漢的敵人,也不是大漢的臣仆。”
他站起身,走到河邊,望著那片廣袤的、屬於南蠻的山川大地。
“你們,是這片土地,永恒的主人,與守護者。南蠻一族,永鎮蠻中!這,是我對你的托付,也是我對這片土地上,所有生靈的,期盼。”
這番話,如同一道驚雷,狠狠地劈在了孟獲的心上!
他瞬間明白了陸瑁這番話的深意!
這已經不是一份簡單的盟約,而是一份,跨越了朝代更迭的,神聖的托付!
陸瑁,沒有將他們視作被征服的蠻夷,而是將他們,提升到了與“大漢”對等的、守護一方的“鎮守者”的地位!他給予的,不是枷鎖,而是一份足以讓整個南蠻民族,都引以為傲的,使命與榮耀!
這份信任,這份胸襟,這份超越了時代的遠見……讓孟獲,這位南中之王,徹底,為之折服。
他猛地站起身,走到陸瑁的身後,單膝跪地,右手,重重地捶打在自己的胸膛之上!
“中都護!”他的聲音,因激動而顫抖,“我孟獲,在此,對天起誓!對曆代先祖的英靈起誓!”
“隻要我孟獲,與我祝融一族的血脈,尚存一日!我南中,便永為華夏南疆屏障!山可崩,石可爛,此誓,永不渝!”
陸瑁緩緩轉身,將他扶起。
四目相對,無需再多言語。
兩個代表著不同文明的男人,在這瀘水之畔,定下了一個,足以影響未來數百年格局的,千古盟約。
第二日,陸瑁率領大軍,正式班師回朝。
孟獲親率南中七十二洞主,出銀坑洞,一路相送,直至瀘水之畔。
當漢軍的最後一麵旗幟,消失在北方的地平線時,孟獲依舊佇立在河邊,久久,不曾離去。
喜歡輔佐漢室,重振三國請大家收藏:()輔佐漢室,重振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