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的腳步,前所未有的沉重,每一步都仿佛踩在薄冰之上。
殿外的冷風,吹動著他寬大的袍袖,帶來一絲刺骨的寒意。他抬起頭望向那被烏雲遮蔽的,沒有一絲星光的夜空,心中是無儘的沉重的憂慮。
子璋,你此去,千萬……
他心中默念的話語,尚未結束。
“丞相!請留步!”
一聲急促而又嘶啞的呼喊,從他身後傳來打斷了他的思緒。
諸葛亮,霍然轉身。
隻見一名,身披黑色軟甲,背負著一個黑色竹筒,渾身浴血,滿麵塵霜的騎士,正從宮門的方向,連滾帶爬地朝著他衝來。
那騎士的臉上,帶著一種極度疲憊與亢奮交織的,奇異神情。他的每一步,都像是在用儘生命中最後一絲力氣,可他的眼睛卻亮得如同兩顆燃燒的炭火!
無當飛軍!
諸葛亮的心,瞬間提到了嗓子眼!
這個時刻,送來的消息會是什麼?是潼關失守的噩耗?還是……
他不敢再想下去。
“何事驚慌?!”諸葛亮的聲音,帶著一絲連他自己都未曾察覺的顫抖。
那名斥候,衝到諸葛亮麵前,“噗通”一聲,單膝跪地。他劇烈地喘息著,從背後解下那個,用火漆嚴密封好的黑色竹筒,雙手高高舉過頭頂。
“稟……稟丞相!中都護,八百裡加急,絕密軍情!命小人,務必親手交予陛下與丞相!”
他一把,從斥候手中,奪過那個還帶著騎士體溫的竹筒,手指因為用力指節微微發白。
他沒有絲毫猶豫,猛地轉身,快步重新衝回了那座燈火通明卻氣氛凝重的太極殿!
……
殿內。
劉禪,剛剛目送相父離去,正無力地靠在龍椅上心亂如麻。
就在此時,殿門被猛地推開。
去而複返的丞相,手持一個黑色的竹筒,臉上帶著一種他從未見過的激動與震撼交織的神情,快步走了進來。
“相父?!”劉禪,驚得,從龍椅上,站了起來,“出……出什麼事了?”
諸葛亮,沒有說話。
他走到禦階之下,當著劉禪的麵,用微微顫抖的手,撕開了竹筒上的火漆,從裡麵抽出了一卷用上等蜀錦寫成的帛書。
他緩緩展開帛書,那雙深邃的眼眸,在錦緞之上飛快地掃過。
下一刻,他那總是挺得筆直的身體,竟是微微地晃了一晃。
“相父!”劉禪,嚇得心膽俱裂,快步走下禦階想要去扶。
諸葛亮,卻抬起了手,製止了他。
他抬起頭,看著劉禪,那雙總是古井無波的眼中,此刻竟是泛起了晶瑩的淚光!
“陛下!”
他的聲音沙啞,卻充滿了一種難以言喻的狂喜!
“天佑大漢!天佑大漢啊!”
說罷,他再也抑製不住內心的激蕩,將手中的那封帛書,高高舉起,用一種足以讓整個皇城,都聽得見的洪亮聲音朗聲誦讀起來!
“臣,陸瑁叩首上奏陛下:”
“臣,奉陛下之命,星夜馳援,與車騎將軍張飛攻克武關,並從武關馳援崤山,大破曹將鄧艾,解救出太尉龐統。如今,武關已在我手!由魏延將軍親率三萬大軍鎮守!關中西線,再無後顧之憂!臣,鬥膽於陣前,重整關中防務!臣已命太尉龐統為關中前線總指揮,總督潼關內外所有軍事!車騎將軍張飛之漢中軍團,龐德將軍之雍州軍團,薑維將軍之原潼關守軍,共計兵馬八萬,皆歸太尉節製,由太尉負責對抗曹休和鄧艾的魏軍。”
“而臣……”
諸葛亮,讀到此處,聲音,微微一頓。
他抬起頭,用一種無比複雜的眼神看著劉禪。
“而臣陸瑁則立刻趕往荊州,臣以大漢中都護之名,懇請陛下準臣節製東三郡,剩餘之兵馬!臣,請陛下,準許臣節製益州東部邊境,秭歸、夷陵二地所有守軍!臣,再請陛下,立刻下旨!命,鎮守於成都的七百無當飛軍,儘數開拔!火速,趕往夷陵!於彼處,等待臣的下一步命令!臣,陸瑁,百死不辭!”
“啪嗒。”
最後一字,落下。
整卷帛書,從諸葛亮的手中,緩緩滑落飄落在冰冷的地磚之上。
整個太極殿,落針可聞。
劉禪怔怔地站在原地一動不動。
許久,許久。
“哈……哈哈……哈哈哈哈!”
年輕的帝王,猛地仰起頭,發出了一陣酣暢淋漓的瘋狂的大笑!那笑聲中,充滿了壓抑了太久的恐懼與不安的釋放!充滿了,對勝利的,狂喜!
他一邊笑,一邊流淚。
他走上前,親自撿起了地上的那卷帛書,緊緊地攥在手中,仿佛那是什麼絕世的珍寶。
他看著諸葛亮,聲音因為激動,而依舊帶著一絲顫抖,但更多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帝王的決斷與威嚴!
“相父!”
“臣在!”諸葛亮,躬身一拜,聲音亦是鏗鏘有力!
“擬旨!”
劉禪,猛地一揮手,指向了輿圖之上那片屬於荊州的土地!
“就按中都護說的辦!”
“朕,準了!”
“朕,不僅要準!朕還要給他更多!”
“傳朕旨意!自即日起,凡長江以西所有兵馬,無論荊州、益州、漢中!皆受中都護節製!臨陣決斷,無需上報!”
“告訴他!”
劉禪的眼中,爆發出從未有過的璀璨光芒!
“朕,在成都,為他溫好了慶功酒!”
“朕,等他凱旋歸來!”
喜歡輔佐漢室,重振三國請大家收藏:()輔佐漢室,重振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