飛船停靠在“平衡網絡中樞升級基地”時,整個基地正被淡紫色的能量光暈籠罩——這裡是全宇宙36座發射塔的能量彙聚核心,也是跨文明聯盟完善平衡網絡的關鍵樞紐。趙師兄盯著控製台的數據流,眉頭緊鎖:“網絡覆蓋全宇宙後,12個舊文明遺留的‘熵能冗餘節點’開始異常激活!這些節點曾是舊文明的臨時能量站,現在正反向吸收抑製因子,導致3個星域的因子供應中斷,熵增速率回升了20!”
林硯的共生核心立刻接入網絡中樞,投射出冗餘節點的分布圖:它們像暗礁般散布在銀河係、仙女座星係等關鍵星域,每個節點都連接著三條以上的能量鏈路,一旦完全失控,會引發整個平衡網絡的“能量雪崩”。蘇清寒放出雷磁蜂群潛入最近的冗餘節點偵查,蜂群傳回的畫麵觸目驚心:節點內部的“熵能緩存罐”已鏽蝕破裂,黑色的冗餘熵能正順著鏈路逆流,腐蝕著發射塔的能量導管。
跨文明團隊迅速製定清理方案:碎星文明的“節點拆解艦隊”攜帶“熵能中和劑”,優先處理瀕臨失控的3個節點——這種中和劑能將冗餘熵能轉化為無害的熱能,再通過散熱裝置排向宇宙虛空;繭族則展開“動態防護網”,包裹住節點與鏈路的連接處,防止清理過程中熵能泄漏;趙師兄負責實時調整網絡能量分配,將中斷供應的星域切換至“備用因子儲備庫”,暫時穩住熵增速率。
林硯帶著共生核心前往網絡中樞的“頻率校準室”,這裡存放著平衡網絡的核心程序——舊文明編寫的“靜態平衡算法”已無法適配全宇宙的動態熵增變化,必須用共生核心融合的三顆循環核心波動,編寫新的“動態平衡協議”。當核心的紫光注入程序接口時,屏幕上突然彈出舊文明的警告日誌:“冗餘節點清理需同步刪除‘靜態鎖定指令’,否則節點會觸發自毀程序,釋放高濃度熵霧!”
“自毀程序!”蘇清寒的蜂群剛抵達第一個冗餘節點,就探測到節點內部的倒計時:“還有40分鐘!節點的自毀裝置已啟動,中和劑根本來不及完全注入!”緊急時刻,林硯突然想到新協議中的“鏈路反向引流”功能——他立刻讓趙師兄調整能量鏈路方向,將冗餘熵能引向“宇宙熵能淨化站”,同時讓碎星艦隊隻拆解節點的自毀模塊,保留能量緩存結構。
繭族的動態防護網瞬間切換為“引流模式”,像漏鬥般將冗餘熵能導入淨化站;蘇清寒的蜂群則精準定位自毀模塊,用高頻聲波震碎關鍵線路,終止倒計時;林硯在中樞持續優化動態協議,讓網絡自動避開冗餘節點區域,優先保障民生星域的因子供應。當最後一個節點的自毀模塊被拆除時,淨化站傳來數據:“冗餘熵能已全部轉化,淨化效率達98,未造成任何星域汙染!”
清理任務完成後,跨文明團隊開始升級平衡網絡:碎星文明將冗餘節點改造為“備用能量中繼站”,增強網絡的抗風險能力;繭族在所有鏈路外層包裹“抗熵腐蝕膜”,延長導管使用壽命;林硯則將動態平衡協議寫入共生核心,讓核心成為網絡的“智能調控中樞”——從此網絡能根據不同星域的熵增變化,自動調整抑製因子的釋放量,徹底告彆舊文明的“一刀切”模式。
升級完成的那一刻,全宇宙的發射塔同時亮起淡藍光,平衡網絡的監測屏上,所有星域的熵增速率穩定在“安全閾值”內。平衡聯盟傳來消息:之前中斷供應的3個星域已恢複正常,居民向聯盟發送了感謝信號——畫麵裡,曾經被熵霧籠罩的星球重新長出綠色植被,孩子們在陽光下奔跑。蘇清寒看著畫麵,眼眶微紅:“這才是我們守護平衡的意義啊。”
趙師兄突然調出一組異常數據:“網絡在仙女座星係邊緣探測到‘低熵信號’!那裡的熵增速率遠低於宇宙平均水平,可能存在未被發現的低熵星域!”林硯的共生核心與信號產生共鳴,投射出模糊的星圖:“舊文明日誌裡提過‘低熵綠洲’,說是宇宙誕生時殘留的低熵區域,或許那裡藏著更高效的平衡技術!”
飛船朝著仙女座邊緣躍遷,舷窗外,升級後的平衡網絡像藍色的光網,包裹著每一顆星球。趙師兄調試著新的探測儀:“下一站就是低熵信號源,我們得帶足設備,說不定能解開宇宙低熵的起源之謎!”林硯握緊共生核心,感受著網絡中流動的平衡能量:“無論那裡有什麼,都是宇宙平衡的一部分——我們要做的,就是守護這份多樣與穩定。”
遠處的仙女座邊緣,一道微弱的低熵信號正持續閃爍,那是平衡守護之旅的新方向,也是探索宇宙終極平衡的又一把鑰匙。
喜歡寒月蠱請大家收藏:()寒月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