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色如墨,城市的霓虹燈在雨幕中暈染成一片模糊的光影。樊星閣總部內,氣氛凝重而緊張。
陸軒站在會議桌前,手中拿著一份剛剛整理好的情報簡報,目光冷峻地掃過眾人。張濤、趙宇、孫明、馬亮等核心成員皆已到場,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壓力與期待。
“昨晚的事大家都知道了。”陸軒開口,聲音不大,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,“陳龍的人在我們南區的工地搞事,打傷了幾名工人,還砸了設備。這不是挑釁,是赤裸裸的宣戰。”
張濤咬牙道:“他們太囂張了!我們應該直接反擊,讓他們知道什麼叫痛!”
“冷靜。”陸軒抬手製止,“我們現在不是靠拳頭說話的時候。我們要用腦子,把局勢扭轉回來。”
他將手中的資料攤開,上麵詳細記錄了陳龍幫派最近幾個月在市內的幾項非法活動,包括賄賂官員、操縱招標、打壓競爭對手等。這些都是馬亮和團隊連日來搜集的情報。
“我們要做的,不是正麵硬碰,而是借力打力。”陸軒語氣堅定,“我已經聯係了幾位關鍵人物,包括那位城建局長和商會會長。他們的態度正在轉變,但我們還需要一個契機。”
趙宇皺眉:“你是說……要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?”
“沒錯。”陸軒點頭,“陳龍的背後有勢力支持,但那些支持者之間也有自己的利益糾葛。如果我們能撬動其中一環,就能讓整個鏈條鬆動。”
會議室陷入短暫沉默。
“老大說得對。”孫明開口,“我在財務分析中發現,陳龍最近的資金流動異常頻繁,似乎在為某個大型項目做準備。而這個項目,可能和市政府新批的一塊商業用地有關。”
“那就是我們的突破口。”陸軒眼中閃過一絲鋒芒,“我們要讓這股暗流翻湧起來,逼他們自己先亂。”
接下來的幾天裡,樊星閣開始全麵行動。
陸軒親自帶隊,拜訪了幾位原本態度曖昧的社會關係人物。這些人有的是政界顧問,有的是商界巨頭,還有的是媒體主編。他沒有急於求成,而是以合作的姿態,向他們展示樊星閣的規劃和前景,並強調這是一個共贏的機會。
一位年長的商會會長聽完後沉吟片刻,最終點了點頭:“年輕人,你有膽識,也有格局。我願意聽聽你的方案。”
與此同時,張濤和趙宇則負責聯絡更多的中間人,試圖從多個角度切入。他們甚至安排了幾場非正式的飯局,邀請一些潛在的支持者參觀樊星閣的項目現場。
“讓他們親眼看到我們的實力。”張濤說道,“而不是隻聽風就是雨。”
而在另一條線上,馬亮和他的情報團隊繼續深挖陳龍背後的勢力網絡。他們發現,那個神秘商人——周強的叔叔,不僅參與了多個基建項目,還在幕後操控著幾家表麵上看似獨立的公司。
更令人震驚的是,這些公司中有一家,正是南區那塊爭議地塊的競標方之一。
“這是個機會。”馬亮興奮地說,“如果我們能在這塊地上製造點衝突,或許能讓陳龍和他背後的人產生分歧。”
“那就動手吧。”陸軒淡淡一笑,“讓他們看看,真正的博弈,不是誰拳頭大,而是誰看得遠。”
幾天後,一場看似偶然的小型衝突在南區爆發。
陳龍的手下在一家樊星閣旗下的娛樂場所鬨事,結果被早已埋伏好的樊星閣成員迅速製服,並當場錄下了全過程。
這段視頻被連夜剪輯後,送到了幾位關鍵人物的手中。
第二天清晨,幾家主流媒體上便出現了關於該事件的報道,標題犀利:“黑幫暴力再現街頭,誰在背後縱容?”
輿論迅速發酵,警方也開始介入調查。而就在同一天,市政府召開緊急會議,討論是否繼續推進南區項目的審批流程。
“你們做得很好。”陸軒看著張濤等人,“現在,他們內部一定會開始互相猜忌。”
果然,不到兩天,就有消息傳來:陳龍與其背後的支持者因意見不合,發生了激烈爭吵。而那位曾與樊星閣接觸過的城建局長,則在會議上明確表示,必須重新評估所有參與競標的企業的背景。
“這是一個信號。”陸軒在會議上說道,“他們已經開始動搖了。”
“那我們下一步怎麼辦?”趙宇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