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光微熹,陸軒站在辦公室窗前,手中翻閱著最新的運營數據彙總。昨夜那通陌生來電仍在他腦海中回響,但他知道,眼下最重要的是樊星閣內部的運轉是否真正步入正軌。
林娜推門而入,遞上一份文件:“這是各部門提交的數據報告,孫明已經做過初步審核。”
“效率比以前快了不少。”陸軒接過文件,語氣中帶著幾分滿意。
“是啊,”林娜輕聲道,“大家都開始習慣這種節奏了。”
陸軒翻開第一頁,目光迅速掃過幾個關鍵指標。物流調度、資金流動、人員調配……每一項都在穩步提升。他合上文件,撥通張濤的電話:“把數據分析做完了嗎?”
“剛整理完。”張濤的聲音透著興奮,“有幾個板塊的增長幅度特彆明顯,尤其是東南亞市場那邊。”
“看來我們之前的戰略是對的。”陸軒沉吟片刻,“把這些數據做成圖表,下午開會要用。”
會議室裡,陽光透過玻璃灑在長桌上,映出一道道清晰的光影。張濤將投影打開,屏幕上浮現出一串串數據曲線。
“這幾個板塊的效率提升最快。”他指著其中三條曲線,“特彆是新組建的東南亞業務組,他們在物流和財務協同方麵表現突出。”
陸軒點頭,目光落在李遠的名字上——正是那個在培訓課上提出優化建議的年輕人。他轉向眾人:“這說明什麼?”
“說明我們的體係開始發揮作用了。”馬亮開口,“當製度和人才結合,效率自然就上來了。”
“沒錯。”陸軒緩緩起身,“但還不夠。我們要做的,不隻是提升效率,而是打造一個可以持續運轉、自我進化的係統。”
會後,林娜將一份團隊反饋報告遞到陸軒案頭:“這次團隊建設活動反響不錯,很多成員都表示願意嘗試新的崗位職責。”
“有沒有特彆突出的人?”陸軒問。
“有一個。”林娜翻到某頁,“他在活動中主動組織協調,展現出很強的領導力,而且執行力也很強。”
“讓他來見我。”陸軒毫不猶豫。
與此同時,胡軍帶領的武力擔當團隊也在進行高強度訓練。操場上,汗水濕透了每個人的衣襟,但沒有人喊累。
“你們現在不是一群打手,”胡軍站在高台上,聲音如雷,“而是一支紀律嚴明的隊伍。記住,真正的力量不是靠拳頭,而是靠秩序和信念。”
訓練結束後,一名年輕的隊員走到胡軍身邊:“胡哥,我想申請調去情報組。”
胡軍挑眉:“為什麼?”
“我覺得自己更適合分析和判斷,而不是直接動手。”
胡軍沉默片刻,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明天來找我。”
另一邊,馬亮的情報組也傳來了最新動態。
“卡洛斯最近動作頻繁。”馬亮將一份資料放在陸軒桌上,“他們似乎在策劃一次大規模行動,目標可能不止是我們。”
陸軒翻開資料,眉頭微皺:“有沒有具體時間?”
“還沒摸清,但我們已經在他們的外圍人員中安插了眼線。”馬亮語氣冷靜,“一旦有風吹草動,我們會第一時間掌握。”
“很好。”陸軒合上資料,“讓他們繼續盯緊,同時加強內部安保。”
夜幕降臨,樊星閣總部依舊燈火通明。孫明坐在財務室裡,盯著電腦屏幕上的資金流向圖。八百萬的資金已經順利轉入東南亞物流節點賬戶,而隨著新市場的逐步打開,這筆錢正在產生可觀的回報。
“老陸,”他撥通電話,“我們現在的現金流比預期健康得多,如果再投入一部分資源,可以在三個月內完成三個新網點的布局。”
“那就乾。”陸軒語氣果斷,“讓李遠負責模型優化,你親自跟進資金調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