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色未褪,晨曦初現,樊星閣總部的燈火依舊通明。昨夜那場風暴般的會議尚未散去,空氣中仍殘留著緊張與不安的氣息。陸軒站在辦公室窗前,目光沉穩如鐵,望著遠方逐漸蘇醒的城市。
他知道,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,而他們必須贏。
馬亮昨晚提供的信息像一枚重磅炸彈,徹底撕開了表麵的合作麵具——華騰旗下二級供應商“恒源物資”出現在被篡改的操作記錄中,這意味著他們的敵人不僅在外部,也在內部。陸軒沒有驚慌,更沒有憤怒,他隻是冷靜地將局勢拆解成一個個可以解決的問題,然後逐個擊破。
“整合資源,是第一步。”他在心中默念。
會議室裡,趙宇、張濤、孫明等人已陸續到場,神情肅穆。每個人的眼中都寫滿了疲憊,但更多是堅定。
“昨晚我已經聯係了幾家長期合作的企業。”林娜輕聲開口,“他們聽說我們要推進‘星辰計劃’第二階段,紛紛表示願意支持。”
“但前提是?”張濤追問。
“希望我們能提供更清晰的合作框架和風險預案。”林娜遞上一份名單,“有些公司已經表示需要我們先展示出足夠的執行力。”
“那就給他們看。”陸軒緩緩坐下,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,“我們不能等著彆人來信任我們,而是要讓他們不得不相信我們。”
會議室內氣氛一震,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力量注入眾人內心。
“接下來,我們要做三件事。”陸軒環視一圈,繼續說道,“第一,與現有合作夥伴重新確認合作意向,爭取他們的資源支持;第二,主動接觸科研機構,解決技術難題;第三,建立高效的資源整合機製,確保所有力量都能集中到最關鍵的地方。”
“明白!”眾人齊聲應道。
第一戰,是對內溝通。
陸軒親自整理了詳儘的項目資料,包括市場前景、預期收益、技術難點以及樊星閣過往的成功案例。他深知,隻有讓對方看到價值,才能贏得信任。
“這不是一次冒險,而是一次共贏的機會。”他在電話中對一位猶豫不決的合作夥伴說道,“我們不是來分蛋糕的,而是來一起把蛋糕做大。”
他的聲音堅定有力,透著一股不可忽視的氣場。對方沉默片刻,最終答應安排見麵會談。
與此同時,張濤帶領團隊進行初步電話溝通,了解各方顧慮,並分類整理反饋意見。短短兩天內,他們便完成了對十餘家企業的初步接觸。
而在這些溝通中,一個名字頻繁出現——“清瀾科技研究院”。
第二戰,是尋求技術支持。
“星辰計劃”涉及大量前沿技術,尤其是在智慧城市基建領域,ai算法、數據安全、物聯網係統等環節至關重要。麵對圖紙被篡改、參數被乾擾的情況,樊星閣的技術團隊雖有應對能力,但若想徹底杜絕類似事件,必須引入更高水平的技術力量。
“清瀾科技研究院是國內頂尖的智能城市研究機構。”趙宇翻看著資料,“他們之前參與過多個國家級智慧城市建設,擁有一流的ai建模和數據加密技術。”
“問題是,他們已經有長期合作方。”孫明皺眉。
“那就讓他們看到,我們比他們現有的合作方更有價值。”陸軒站起身,眼中燃起熾熱的光焰,“我親自去一趟。”
當天下午,陸軒便驅車前往清瀾科技研究院。接待他的是一位年約四十、氣質儒雅的中年男子——研究院副院長陳啟文。
“陸先生,久仰。”陳啟文握手時目光銳利,“你們樊星閣在江湖上名聲不小,但在科研界,我們還是第一次打交道。”
“所以我今天來的目的,就是讓你們認識我們。”陸軒微笑回應,“我們不做虛的,隻講實的。‘星辰計劃’是一個麵向未來的項目,它不僅關乎利益,更關乎城市發展、民生改善。我們需要技術,而你們,是這個領域的權威。”
陳啟文聽完,略顯驚訝:“你不是來談合同的?”
“我是來談合作的。”陸軒正色道,“如果你們願意加入,我們願意開放部分核心數據共享權限,甚至可以聯合申請國家專項扶持資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