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議室的空氣仿佛凝結,眾人尚未從“談判內容泄露”的衝擊中緩過神來,對方代表便已重新落座。他們的眼神不再如先前那般敵對,而是多了幾分謹慎與試探。
陸軒沒有多言,隻是輕輕敲了敲桌麵,示意大家繼續。
張濤將調整後的b方案條款推到桌前,語氣沉穩:“這是我們最新的合作框架,細節部分我們願意進一步協商,但前提是,你們必須確保內部穩定。”
對方領頭之人沉默片刻,緩緩點頭:“我們會控製住內部的聲音,但你也得明白,不是所有人都能立刻接受這場合作。”
“我理解。”陸軒目光平靜,“但我希望你們明白,真正的強者,不是靠打壓異己贏得尊重,而是用格局和遠見凝聚人心。”
這句話像是一枚擲入湖麵的石子,在對方團隊中激起漣漪。幾位代表交換眼神,有人低聲交談,有人低頭沉思。
“我們可以先就基礎條款達成共識。”其中一人開口,“至於那些爭議點,可以留待後續再議。”
“很好。”陸軒點頭,隨即看向孫明,“把已經確認的部分整理出來,讓雙方簽字確認。”
孫明迅速起身,帶著助手將文件歸檔、打印,不一會兒,幾份蓋章簽署的協議草案便擺上了桌麵。
“這是初步共識文本。”陸軒拿起一份,翻開第一頁,“包括共治區域劃分、利潤分成比例、供應鏈共享機製等核心內容。”
對方代表接過文件,逐條審閱,神情逐漸放鬆。雖然仍有保留意見,但他們清楚,這已經是目前最合理的安排。
“我們同意簽署。”對方領頭之人終於做出決定,“但我們要求在責任承擔方麵加入一項附加條款。”
“當然。”陸軒微笑,“請講。”
“如果出現不可抗力因素導致重大損失,樊星閣需承擔至少百分之六十的責任。”那人直視陸軒,“否則,我們無法向內部交代。”
此話一出,樊星閣這邊頓時有些騷動。百分之六十?這個數字顯然超出了預期。
張濤剛要開口反駁,卻被陸軒抬手製止。
“我可以考慮這個提議。”陸軒語調平穩,“但前提是,你們也必須承擔相應的義務。比如,在物流運輸中若因你們管理失誤導致延誤或損失,樊星閣不承擔責任。”
對方代表皺眉思索,最終點頭:“可以接受。”
這一輪交鋒看似平淡,實則暗流湧動。雙方都在試探彼此底線,也在為未來可能的摩擦提前鋪路。
隨著第一份協議草案的簽署,會議室內緊張的氣氛終於有所緩和。
“接下來,我們要確定更詳細的執行細則。”陸軒環顧全場,“我希望各位都能拿出誠意,不要讓這份協議變成一紙空文。”
眾人紛紛點頭,談判正式進入下一階段。
談判室被分為多個小組,分彆討論不同領域的具體條款。張濤負責商業合作部分,孫明處理財務分配,馬亮則與對方情報負責人溝通信息共享機製。
與此同時,林娜在一旁記錄所有討論結果,並隨時準備整理成正式文件。
“我們必須明確市場開發的優先順序。”張濤在小組會議上提出,“不能讓他們隨意插手我們的重點項目。”
“但也不能表現得太強勢。”孫明提醒,“否則他們會認為我們在壓製他們。”
“那就設定一個‘聯合委員會’。”張濤靈機一動,“由雙方各派三人組成,共同決策重大項目,這樣既體現公平,也能防止一方獨斷專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