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色中的東京依舊燈火通明,樊星閣總部的會議室內卻比往日多了幾分肅然。窗外霓虹如織,映照在一張張神情專注的麵孔上。
陸軒站在投影幕布前,身後是密密麻麻的合作推進計劃表與時間軸。他目光如炬,聲音沉穩而有力:“從今天起,所有資源必須統一調配,人員調度以項目優先為原則。我們要用最快的速度,把協議內容轉化為實際成果。”
張濤坐在桌邊翻閱資料,眉頭微蹙:“對方已經派出了第一批聯絡人員,明天就會抵達東京,我們需要一個高效的對接機製。”
“我已經安排了專門的協調小組。”孫明推了推眼鏡,“由趙宇和他們的財務代表共同牽頭,確保信息流轉順暢。”
林娜在一旁快速記錄著重點,不時抬頭確認細節。她輕聲道:“對方希望在一周內看到初步的資源整合方案,並且要求設立聯合管理委員會,參與決策流程。”
“這沒問題。”陸軒點頭,“但必須明確職責邊界,不能讓對方過度乾預執行層麵的操作。”
馬亮忽然開口:“還有一件事——黑曜石資本那邊,最近頻繁接觸東南亞的一些舊勢力,意圖對我們施壓。”
會議室裡氣氛一滯。
“他們這是想在背後做文章。”趙宇皺眉,“我們剛達成共識,他們就開始布局對抗手段。”
“早該預料到的。”陸軒語氣平靜,眼中卻閃過一絲冷意,“越是表麵合作,越要提防背後的刀子。馬亮,繼續盯著他們的動向。”
“明白。”
“眼下最重要的,還是先把內部理順。”陸軒環視眾人,“接下來的會議,就是要把所有人擰成一股繩。”
話音未落,門外傳來敲門聲。
“進來。”陸軒道。
一名年輕職員快步走進來,遞上一份文件:“陸先生,剛剛收到的消息,羅伊那邊提議召開一次聯合推進會議,希望雙方高層全部出席,儘快落實合作協議。”
“好。”陸軒接過文件,嘴角浮現出一抹笑意,“看來他們也不願意拖太久。”
會議當天,銀座某高級會所內,燈光柔和,氣氛莊重。
來自不同國家的代表圍坐一堂,桌上擺放著各國語言的翻譯設備。羅伊作為國際方主要負責人,率先發言:“感謝樊星閣的誠意與效率。這次會議的目的很明確,就是要將共識轉化為行動。”
陸軒微微一笑,起身說道:“合作不是口號,而是責任。我們要做的,不隻是簽署協議,而是真正推動項目落地。”
他示意林娜將準備好的文件分發下去:“這是我們擬定的合作推進時間表,以及任務分配草案。每個階段都有明確目標、時間節點和責任人。”
羅伊翻開文件,仔細閱讀後點頭:“你們考慮得很周全。”
“但我們更希望聽到你們的意見。”陸軒目光誠懇,“真正的合作,是雙向奔赴,而不是單方麵輸出。”
會議很快進入討論環節。起初,由於文化背景和組織架構的差異,部分代表對某些條款理解存在偏差,甚至出現了些許爭執。
張濤及時站出來解釋:“比如這個市場調研模塊,我們的意思是先由本地團隊提供基礎數據,再由雙方分析團隊共同優化,而不是各自為戰。”
“明白了。”一位歐洲代表點頭,“這樣能減少重複勞動,提高效率。”
“很好。”陸軒趁勢引導,“那我們就按照這個邏輯,逐步細化每一個環節。”
經過幾個小時的深入溝通,會議終於取得了實質性進展。各方就合作推進的時間表達成一致,並明確了各自的職責分工。
“接下來是資源整合。”趙宇站出來說道,“我們會建立一個跨部門協作平台,實時共享信息,確保資源高效利用。”
“同時,我們也會組織培訓活動,幫助員工更快適應新的合作模式。”林娜補充道。
會議結束後,羅伊主動走到陸軒身邊,伸出手:“你們的執行力讓我印象深刻。”
“謝謝。”陸軒握手回應,“我們也希望能從你們身上學到更多。”
“合作才剛開始。”羅伊笑了笑,“但我相信,它會走得更遠。”
送走國際代表後,陸軒回到總部,召集核心成員開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