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議室內,空氣仿佛凝固。林先生合上文件的動作很輕,但落在眾人耳中卻像是一聲重錘。
陸軒站在桌前,目光如炬,靜靜等待對方開口。
“那份早期與國際大集團合作的機密文件,”林先生緩緩抬眼,“你們是怎麼獲得的?”
這個問題一出,樊星閣團隊成員神色微變。張濤下意識地握緊了手中的平板,孫明微微皺眉,連一貫冷靜的林娜也屏住了呼吸。
陸軒卻隻是輕輕一笑,語氣平靜:“不是獲得,而是創造。”
他走到屏幕前,調出一份早已準備好的資料:“這份協議,並非我們從外界獲取,而是由我們主導起草、談判並最終簽署的合作框架。當時那家國際集團正麵臨供應鏈重組難題,而我們在東南亞地區擁有成熟的物流網絡和本地化運營經驗。雙方各取所需,最終達成了互利共贏的合作。”
他說著,將屏幕上的一組數據放大:“合作三年來,他們節省了超過兩億美金的運輸成本,而我們也借此機會拓展了全球業務版圖。這份文件之所以被稱為‘機密’,是因為它涉及核心商業條款,而我們能提供的,是完整履約記錄和第三方審計報告。”
會議室陷入短暫沉默。
林先生的目光在屏幕上停留片刻,隨後轉向陸軒:“你是在告訴我,你們不僅有能力,還有信譽?”
“我是在告訴你事實。”陸軒直視他的眼睛,“而你已經看到了足夠多的事實。”
林先生沒有立刻回應,而是站起身,走到窗邊,望著窗外的城市天際線。陽光透過玻璃灑在他的側臉,讓他看起來比剛才多了幾分柔和。
“你們的確不簡單。”他終於開口,“但我不能否認,公司內部還有一些聲音,對這次合作持保留態度。”
陸軒點頭:“這很正常。任何一項重大決策,都會經曆質疑和反複。我們願意配合更多的驗證流程,也願意做出合理的讓步,前提是——貴方願意繼續推進。”
林先生回過頭,目光深沉:“我可以推動,但需要你們給出更明確的誠意。”
“比如?”陸軒問得乾脆。
“三天內,我們要安排一次實地考察。”林先生道,“參觀你們在海外的實際項目運作情況。如果你們真的能做到你們所說的一切,我想,說服公司高層就不會太難。”
陸軒嘴角微揚:“這個沒問題。”
兩天後,東南亞某國港口。
烈日炙烤著大地,空氣中彌漫著海風與金屬的氣息。集裝箱整齊排列,自動化吊塔高效運轉,工人們有條不紊地操作著係統終端。
林先生一行人站在觀景台上,俯瞰整個港口作業區。他的助理低聲彙報著剛剛拍攝到的畫麵和現場記錄的數據。
“效率確實比當地平均水平高出近三成。”助理小聲道,“而且他們的調度係統似乎完全自主研發,運行非常穩定。”
林先生點了點頭,轉頭看向身旁的陸軒:“你們是怎麼做到的?”
“兩個字——信任。”陸軒淡淡一笑,“我們不是去掠奪資源,而是真正幫助當地建立可持續發展的體係。從基礎設施建設到人員培訓,從技術引進到市場對接,每一步我們都參與其中,確保項目落地見效。”
他頓了頓,補充道:“真正的合作,不是單方麵的索取,而是雙向的價值交換。”
林先生若有所思地看著遠處忙碌的身影,忽然開口:“我們公司最近也在研發一套智能管理係統,或許……可以和你們的技術進行整合。”
這句話一出,陸軒眼中閃過一絲精光。
他知道,這是對方釋放出的一個信號——試探,也是認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