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光未散,夜色猶存。城市的燈火在黎明中交錯閃爍,仿佛無數雙注視的眼睛。樊星閣總部內,燈火通明,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緊繃的張力。
陸軒站在會議室中央,目光如炬。他的身後是一麵巨大的電子屏,上麵標注著“現場演示倒計時:48小時”。所有人都知道,這不僅僅是一次技術展示,更是一場關於信任、尊嚴與未來的較量。
“時間不多了。”張濤低聲提醒,“設備調試必須在明天中午前完成。”
“我知道。”陸軒點頭,聲音沉穩,“把最精銳的技術組調過來,所有備用係統再檢查一遍。”
趙宇迅速起身,轉身離開去安排任務。林娜則在一旁整理資料,她的手指快速翻動文件,眉頭卻微微皺起。
“怎麼了?”陸軒注意到了她神色的變化。
“一台備用服務器的數據波動有些異常,雖然幅度不大,但不太正常。”她將記錄遞給他,“可能是硬件問題,也可能是……彆的原因。”
陸軒接過紙張掃了一眼,沒有多說什麼,隻是點了點頭:“讓馬亮盯一下網絡流量,確保萬無一失。”
會議室內眾人各司其職,忙碌而有序。他們都知道,這場演示不僅關乎樊星閣的技術聲譽,更關係到整個組織未來能否真正立足於主流舞台。
兩天後的下午,一座位於城市邊緣的實驗基地內,燈光聚焦,人群彙聚。
受邀而來的專家、企業代表、媒體記者陸續入場。有人帶著期待,也有人抱著審視。他們的眼神中,藏著對樊星閣的質疑與不信任。
陸軒一身深色西裝,立於場地中央,神情自若。他環視四周,目光堅定。
“歡迎各位。”他的聲音不大,卻足以穿透整個會場,“今天,我們不是來講述一個故事,而是要讓大家親眼見證一個事實——科技的力量,不在出身,而在實踐。”
話音剛落,大屏幕緩緩亮起,實時數據顯示出一套完整的安保調度係統正在運行。從監控識彆到人員調配,每一步都精準流暢。
“這是我們的核心係統之一。”張濤走上台,開始講解,“它能在極短時間內分析複雜環境,做出最優決策,並實時反饋執行效果。”
然而,就在講解進行到一半時,主控界麵突然黑屏,係統陷入短暫停滯。
現場一片嘩然。
“怎麼回事?”有人低聲詢問。
“係統故障了嗎?”
“這就是你們所謂的高科技?”
質疑聲四起,氣氛驟然緊張。
陸軒卻沒有慌亂。他轉頭看向後台,眼神示意。幾乎在同一瞬間,胡軍已經啟動了備用控製係統,畫麵重新恢複,隻不過這次切換為了模擬操作模式。
“請大家稍安勿躁。”陸軒開口,語氣平靜如水,“技術從來不會完美無缺,但關鍵在於,我們是否有能力應對突發狀況。”
張濤隨即接上,繼續講解原理,並用實際數據對比傳統係統的響應效率。短短幾分鐘,原本動搖的信心再次被拉回。
與此同時,後台,馬亮正盯著電腦屏幕,眉頭緊鎖。他在服務器日誌中發現了一個陌生ip地址的訪問痕跡,雖然隻停留了幾秒,但卻恰好出現在係統崩潰前的那一刻。
他沒有立刻上報,而是悄悄記下了相關信息。
演示繼續進行,隨著胡軍親自上陣體驗係統功能,觀眾們的情緒逐漸被調動起來。當屏幕上顯示出精確到毫秒級彆的響應時間時,幾位原本態度冷淡的專家也不禁露出驚訝之色。
一位年長的評論員站起身,語氣嚴肅:“陸先生,我承認這套係統確實有它的優勢。但我仍想問一句——你們的技術,真的具備可持續性嗎?”
全場安靜,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陸軒身上。
他緩步向前,目光坦然:“技術的可持續性,不是靠一張圖紙決定的,而是靠不斷迭代、持續投入、以及對未來趨勢的判斷。”
他頓了頓,繼續說道:“過去一年,我們在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物聯網等多個領域都有深入布局。這不是一次偶然的嘗試,而是一個長期戰略的開端。”
他伸手示意,屏幕上出現了一張合作藍圖——與國際企業的聯合研發計劃、技術研發路線圖、以及未來三年的產品演進方向。
“我們不是要顛覆誰,而是要和這個時代一起進步。”
掌聲響起,比之前更加熱烈。
演示結束,人群散去。有的人帶著滿意離去,也有人依舊沉默。但無論如何,樊星閣已用實際行動回應了質疑。
回到總部後,林娜將一份報告遞給陸軒:“吳峰那邊傳來了確認函,願意繼續推進合作。”
陸軒接過信件,輕輕翻開,嘴角浮現出一絲笑意。
“很好。”
就在這時,馬亮走了進來,壓低聲音:“那個ip地址,查出來是公司內部的一台測試機。”
“測試機?”陸軒眼神微凝。
“是的,但問題是——那台機器早在一周前就被封存了。”
辦公室內的空氣頓時變得沉重。
陸軒緩緩合上信件,目光深遠。他知道,今天的勝利隻是一個開始,真正的考驗,才剛剛拉開序幕。
風起雲湧,暗流湧動。黑夜之下,樊星閣的旗幟仍在飄揚,而陸軒的身影,如同不滅的星辰,在風暴中愈發清晰。
喜歡一腳踹出黑道傳奇請大家收藏:()一腳踹出黑道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