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段代碼……有點奇怪。”張濤揉了揉太陽穴,“它看起來像是臨時添加的調試信息,但內容又不像普通的日誌記錄。”
林娜湊近看了一眼,隻見屏幕上一行小字寫著:“失敗原因不明,建議聯係外部顧問。”
“沒人提過要請外部顧問吧?”她皺眉。
“沒有。”張濤搖頭,“而且這個注釋的時間,是在項目中期,那時候我們還沒遇到瓶頸。”
林娜神色微變:“會不會是內部人員留下的提示?”
張濤沒有回答,隻是繼續翻看代碼,試圖找出更多線索。忽然,他的目光停留在某個變量名上——那個名字,竟與之前實驗室報告中提到的一篇日本論文標題極為相似。
“等等……”他低聲自語,“那篇論文……是不是就是工程師剛才說的那篇?”
林娜點點頭:“他說在電話裡提到了,但沒說具體是哪一篇。”
張濤立刻打開數據庫搜索關鍵詞,很快,一篇名為《基於非線性反饋係統的動態誤差補償模型》的論文跳了出來。
“這篇論文……”他越看越興奮,“裡麵提到的技術路徑,跟我們的實驗失敗模式幾乎完全吻合!”
林娜臉色一變:“也就是說,我們的研發方向,可能一開始就錯了?”
兩人對視一眼,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震驚與不安。
次日清晨,陸軒還未到辦公室,張濤便急匆匆地衝了進來。
“頭兒!”他氣喘籲籲地把筆記本放在桌上,“我們可能走錯路了。”
陸軒抬頭看了他一眼,示意他繼續說下去。
“我們的實驗失敗,並不是因為操作失誤或設備故障,而是理論基礎出了問題。”張濤一邊說,一邊調出昨晚找到的那篇論文,“這篇文章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誤差補償機製,如果我們沿用現有的模型,根本不可能突破當前的瓶頸。”
陸軒聽完,沉默了幾秒,然後拿起筆,在紙上寫下幾個關鍵詞:“理論偏差、模型重構、係統優化”。
他抬起頭,眼神堅定:“那就換思路。”
張濤一愣:“你是說……全部推倒重來?”
“沒錯。”陸軒語氣毫不猶豫,“既然發現了問題的根源,就不能再硬撐著往前走了。我們要做的,不是修修補補,而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。”
張濤咬了咬牙,點了點頭:“好,我這就組織團隊重新建模。”
陸軒站起身,走到窗前,看著外麵初升的太陽,心中卻沒有一絲輕鬆。
他知道,這隻是開始。
真正的挑戰,才剛剛拉開序幕。
而他們,已經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。
喜歡一腳踹出黑道傳奇請大家收藏:()一腳踹出黑道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