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議室內,樊星閣的報道引發關注,陸軒站在會議室窗前,望著樓下川流不息的車流與人潮,思考著未來的方向。他剛剛結束一場專訪,麵對鏡頭時的從容淡定,是他多年磨礪後的自然流露。外界對樊星閣的看法正在改變,從最初的質疑到如今的關注,甚至開始有人認真研究他們的運作模式。
但陸軒知道,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。
“陸哥。”林娜輕輕推門進來,手裡拿著一份整理好的會議紀要,“明天的戰略會議資料都準備好了。”
陸軒點頭,轉身走向長桌。桌上攤開的是樊星閣未來五年的戰略規劃草案,這不僅是一份文件,更是一場關於未來的豪賭。他深知,黑幫的世界向來崇尚力量,但在這個時代,僅靠拳頭已經無法長久立足。
“你看過內容了?”他問。
“看了。”林娜輕聲道,“‘五年戰略’,聽起來像是一個夢。”
“不是夢。”陸軒語氣堅定,“是我們必須走的方向。”
第二天清晨,會議室裡早已坐滿了人。趙宇、張濤、孫明、李剛、馬亮……每一個都是樊星閣的核心人物。他們的眼神中帶著期待,也有一絲疑惑。
“‘我能理解大家心中的疑惑。’”陸軒開口,聲音沉穩有力,“我們是黑幫,為什麼要談科技?談人才?談社會責任?”
沒有人回答,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微妙的緊張。
“‘不過,我要讓大家明白,’”他繼續道,“如果我們還想在這個世界上走得更遠,就必須變。這不是妥協,而是進化。”
他翻開手中的資料,指著其中一頁:“過去三年,我們在房地產、金融、安保、物流等領域的合法收入,已經超過了非法收益。這意味著什麼?意味著我們不再隻是依靠暴力生存,而是靠著智慧、管理、信譽和創新贏得市場。”
“可有些人不明白這個道理。”李剛低聲說了一句。
“所以我們要讓他們明白。”陸軒目光掃過眾人,“我不否認過去的路很難走,但我們已經走出來了。現在的問題是——我們能不能走得更遠?”
一陣沉默後,趙宇率先開口:“我支持。我也覺得,光靠打打殺殺,終究不是長久之計。”
“我也同意。”張濤點頭,“我在研究的時候發現,ai、區塊鏈這些技術已經在很多行業落地。如果我們能掌握這些工具,就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命運。”
孫明也表態:“財務上,我可以調配一部分利潤用於專項基金,先從科技研發和人才引進做起。”
氣氛逐漸轉變,原本的疑慮被一點點打破。
“好。”陸軒滿意地點頭,“那我們現在就開始執行第一步:設立‘樊星閣發展基金’,專門用於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。同時,啟動‘五年計劃’,目標是在全球範圍內建立至少三個高科技研發中心,並吸納一百名頂尖人才。”
“‘陸哥,這次戰略裡的社會責任部分感覺很特彆,會不會有新動作呀?’”林娜忽然插話。
陸軒笑了笑,沒有正麵回答,隻是淡淡地說:“有些事,現在說還太早。”
接下來的幾天,整個樊星閣進入了高速運轉狀態。張濤負責科技板塊的調研,每天都在翻閱各種前沿報告;馬亮則通過情報網絡收集國際黑幫的發展動向,為戰略提供參考;李剛則評估執行的可行性,確保每一步都穩紮穩打。
而在總部內部,林娜悄悄注意到一件事——那份“社會責任”的章節中,有一頁被單獨標注為“特殊用途”,上麵寫著一個陌生的地名和一串數字代碼。
她沒有多問,隻是默默記下。
三天後,戰略草案正式提交董事會審議,獲得一致通過。樊星閣邁出了轉型的第一步。
與此同時,一封邀請函送到了陸軒手中——國際黑幫峰會將在新加坡舉行,他作為樊星閣代表,受邀發表主題演講。
“這是個機會。”鄭華在電話裡說道,“也是個挑戰。很多人等著看你笑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