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色深沉,雨聲淅瀝。陸軒站在辦公室窗前,望著遠方霓虹閃爍的都市天際線,手中握著一份剛剛送來的技術報告。紙張上的數據密密麻麻,字裡行間卻透出一股令人窒息的壓力。
樊星閣在智能醫療與智能交通領域的推進,並不如預期那般順利。技術瓶頸如同一道無形的高牆,將他們攔在了前進的路上。
“係統加密太深,我們的算法無法有效接入。”馬亮的聲音從身後傳來,語氣中帶著一絲焦躁,“每小時刷新一次訪問權限,連測試環境都進不去。”
“不是加密的問題。”孫明皺眉道,“是我們對這套係統的底層邏輯理解不夠深入。就像在黑暗中拆炸彈,稍有不慎就會全盤崩潰。”
陸軒沒有說話,隻是輕輕合上報告。他的眼神平靜如水,卻藏著一股不動聲色的力量。他轉身走向會議桌,緩緩坐下:“問題已經擺在這裡,逃避沒用。我們要做的,是找出突破口。”
會議室內的氣氛凝重,仿佛空氣都被壓縮了一般。眾人沉默地交換著眼神,各自心事重重。
“智能醫療那邊的情況呢?”陸軒看向林娜。
“核心算法模塊存在多重驗證機製。”她翻開筆記本,指著一串代碼解釋道,“我們嘗試過模擬輸入,但係統會自動檢測異常行為,觸發安全鎖死。”
“也就是說,我們連調試的機會都沒有?”李剛忍不住開口。
“目前來看,是這樣。”林娜點頭。
“那就創造機會。”陸軒語氣堅定,“馬亮,你再潛入一次實驗室,這次不隻是獲取密鑰,而是留下後門。”
“明白。”馬亮應聲,眼中閃過一抹冷意。
“孫明,你負責分析密鑰生成邏輯,儘可能預測下一組可能的組合。”陸軒繼續安排,“如果能提前一步破解,我們就有了主動權。”
“我會儘力。”孫明點頭,眉頭依舊緊鎖。
“至於智能交通係統……”陸軒頓了頓,目光落在胡軍身上,“服務器崩潰的原因找到了嗎?”
“內存溢出,但具體原因還不明確。”胡軍答道,“我們重啟了幾次,每次崩潰的時間點都不一樣,像是被某種隨機變量乾擾。”
“這不是巧合。”林娜忽然插話,“我在日誌碎片中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——每當多線程任務調度到某個特定節點時,係統就會出現卡頓。”
“這說明什麼?”張濤追問。
“說明我們的模型在並發處理上存在結構性衝突。”林娜解釋道,“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車輛同時湧入同一個出口,導致嚴重擁堵。”
“那就重新規劃路徑。”張濤拍案而起,“我們可以調整線程分配策略,避免同一時間集中調用資源。”
“問題是,怎麼調整才能既不降低效率,又不會引發新的衝突?”趙宇皺眉。
“我來想辦法。”林娜咬牙道,“這個問題,我一定要解決。”
會議室內陷入短暫的沉默。每個人都在思考,如何在這場技術風暴中找到一條生路。
“你們有沒有想過,也許我們一開始就錯了?”陸軒忽然開口,聲音不大,卻讓所有人都抬起頭來。
“什麼意思?”張濤問道。
“我們在用自己的方式去適應彆人的係統。”陸軒站起身,走到白板前寫下幾個關鍵詞:適配、兼容、重構。
“如果我們不能強行突破現有的架構,為什麼不考慮重構整個係統?”他說,“與其被動應對,不如主動出擊。”
“你是說……重寫底層邏輯?”孫明震驚地看著他。
“沒錯。”陸軒點頭,“這不是簡單的優化,而是徹底改變運行機製。我們需要一套全新的模型,既能兼容現有係統,又能擺脫當前的技術限製。”
“這聽起來很瘋狂。”馬亮低聲說道。
“可如果我們不做,彆人也會做。”陸軒目光堅定,“樊星閣從不怕挑戰。我們走過的路,從來都不是平坦大道。每一次突破,都是踩著失敗的肩膀爬上去的。”
他環視眾人,聲音鏗鏘有力:“現在,擺在我們麵前的是一道坎。跨過去,就是一片新天地;退縮,就隻能止步於此。”
會議室裡,一股久違的熱血開始沸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