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金到賬的第三天,陽光灑在樊星閣總部大樓前,玻璃幕牆映照出一片金光。樓內,機器轟鳴、鍵盤飛舞,整個團隊仿佛被注入了一劑強心針,項目推進的速度陡然加快。
智能交通係統的測試計劃早已擬定,但關鍵設備遲遲未到,成了卡住進度的一根刺。孫明站在調度室中央,眉頭緊鎖地盯著屏幕上的物流信息——原定供應商突然取消發貨,理由含糊不清,隻說“內部調整”。
“不能等。”他拿起電話,“聯係備用供應商,預付訂金,優先供貨。”
與此同時,胡軍已經帶著人驅車前往鄰市倉庫。他在電話裡吼道:“我親自去提貨!設備不進實驗室,誰也彆想歇著!”車隊在高速上疾馳,風聲呼嘯中,胡軍咬牙切齒地盯著導航,心中隻有一個念頭:必須搶回時間。
當夜,設備運抵研發中心。孫明在清點清單時,目光忽然停留在一組編號上——zd09。這個型號從未出現在樊星閣的資產登記表中。他皺起眉頭,翻查資料無果,便將這一細節記下,準備第二天再細究。
次日清晨,會議室裡已坐滿核心成員。張濤和李剛剛剛完成一次“特殊行動”歸來。原來,合作企業的工程師因薪酬問題拒絕到場,導致會議推遲兩小時。張濤沒有選擇硬碰硬,而是通過社交平台匿名聯係對方,承諾額外補貼;而李剛則親自驅車前往接人,在路上一邊播放樊星閣過往項目的成果視頻,一邊用最樸實的語言講述團隊的故事。
“我們不是靠背景吃飯的人。”李剛對那位工程師說道,“我們靠的是信念,是拚出來的未來。”
那名工程師沉默許久,最終點頭答應參會。
會議室內,氣氛緊張卻有序。張濤主持技術對接會,詳細講解新模塊的技術架構與應用場景。趙宇在一旁補充市場前景分析,數據詳實,邏輯清晰。工程師們原本帶著懷疑而來,此刻卻頻頻點頭,甚至主動提出優化建議。
會議結束時,張濤拍了拍李剛的肩:“乾得漂亮。”
李剛咧嘴一笑:“隻要他們願意聽,我們就一定能贏。”
而在另一端,林娜正組織跨部門資料整理會。新業務白皮書的初稿遲遲未成型,各部門提交的數據口徑混亂,標準不一。她站在投影幕布前,語氣堅定地說:“我們要做的不是一份報告,而是一份能代表樊星閣實力的戰略藍圖。”
她親手製定標準化模板,統一術語、格式與數據來源,要求每個部門負責人簽字確認。馬亮則負責調取曆史運營數據,並進行可視化處理,確保信息直觀清晰。
“這不是簡單的文字堆砌。”林娜強調,“這是我們的底氣。”
整整兩天,團隊幾乎通宵達旦地工作。最終,第一份白皮書初稿完成。內容涵蓋智能醫療與智能交通的核心技術路徑、試點城市規劃、以及未來三年的發展藍圖。它不僅是一份技術文檔,更是一封寫給市場的宣言。
發布當天,徐靜作為記者受邀參加發布會。她翻閱著白皮書,眼神中透出一絲驚訝:“你們的數據比預期成熟得多。”
陸軒站在台上,目光沉穩:“這不是偶然,是我們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結果。”
台下掌聲雷動,而陸軒隻是微微一笑。他知道,真正的考驗才剛開始。
就在發布會結束後不久,馬亮回到機房,繼續監控係統運行狀態。他的目光掃過數據流,忽然發現一條異常記錄——某個工程師的手機中存有一張截圖,內容涉及“樊星閣資金來源調查”的匿名群聊。
他迅速截取相關信息,標記重點後發給了張濤。張濤看完後,神色凝重地點了點頭,隨即關閉了對話框。
夜色漸深,樊星閣總部依舊燈火通明。各個實驗室、辦公室內,技術人員仍在調試設備,撰寫報告,溝通方案。空氣中彌漫著咖啡與汗水的味道,那是奮鬥的氣息。
陸軒獨自站在頂層辦公室窗前,俯瞰整座城市。燈光璀璨,街道如織,而在這片繁華之下,一場無聲的較量正在悄然展開。
他輕聲道:“現在,我們有了錢,有了方向,也有了對手。”
身後,張濤走進來,遞上一份文件:“吳峰那邊的資金流向正常,但……有跡象顯示,有人在暗中關注我們的進展。”
陸軒接過文件,翻開第一頁,嘴角勾起一抹冷笑:“那就讓他們看個夠。”
他轉身走向辦公桌,拿起筆,在筆記本上寫下幾個字:
“以快製變,以穩應亂。”
窗外,城市的夜空高遠遼闊,星辰閃爍如燈塔。而樊星閣,正以不可阻擋之勢,駛向更深的海域。
此時,林娜再次打開那份白皮書,仔細檢查每一個細節。她的目光落在一張圖表上,隱約覺得有些不對勁——數據來源標注模糊,似乎引用了某第三方機構未經公開的信息。
她皺起眉,低聲自語:“這……會不會是個陷阱?”
話音未落,門外傳來敲門聲。
林娜合上文件,起身開門。外麵站著馬亮,神情嚴肅。
“林娜,我需要你幫忙查一件事。”他低聲說道,“關於那個匿名群聊……它的源頭,可能比我們想象的要近得多。”
林娜心頭一震,輕輕點頭。
辦公室的燈光依舊明亮,而窗外,夜色已深。
喜歡一腳踹出黑道傳奇請大家收藏:()一腳踹出黑道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