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議室內,燈光柔和,空氣中彌漫著一絲緊張的氣息。林澤坐在對麵,神情從容,目光卻始終緊鎖著陸軒。他的手指輕輕敲擊桌麵,像是在等待一個答案。
上一回合的談判雖未徹底破裂,但彼此都清楚,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。
“陸先生。”林澤緩緩開口,“我們願意推進合作,但前提是,必須看到更清晰的前景。”
陸軒微微一笑,沒有急於回應,而是轉頭對身旁的張濤點了點頭。
“請把智能醫療試點項目的最新數據調出來。”他語氣平穩,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。
屏幕亮起,一組組詳實的數據躍然而出——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縮短了38,手術排程效率提升45,術後恢複周期明顯縮短……每一項數據背後,都有醫院反饋的視頻作為佐證。
“這些不是預測模型,而是已經落地的實際成果。”陸軒指著屏幕上一位醫生正在使用ai輔助診斷的畫麵,“我們的係統不僅能優化流程,更能真正幫助醫護人員做出更快、更準確的判斷。”
林澤眉頭微皺,顯然沒想到對方會準備得如此充分。
“技術上的確有亮點。”他緩緩道,“但盈利模式呢?你們打算如何規模化?”
“問題很好。”陸軒點頭,隨即切換到下一頁ppt,“我們采用的是‘平台+服務’的模式,初期以城市為單位進行部署,後期通過雲端升級和定製化服務持續創收。更重要的是,我們已經在三個不同層級的城市完成了適配測試,證明這套係統具備全國推廣的能力。”
他頓了頓,目光堅定地望向林澤:“市場潛力,從來不是靠空口白話去說服彆人,而是用實際成效去贏得信任。”
會議室陷入短暫的沉默。
張濤趁勢遞上一份文件,裡麵詳細列出了各個城市的成本對比與回報周期分析。林澤翻閱了幾頁,眼神中多了一絲認真。
“看來,你們確實做了不少功課。”他輕聲道。
“這不是功課。”陸軒語氣沉穩,“這是未來。”
就在這時,門外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,緊接著,林娜端著一杯咖啡走了進來,將一張便條悄悄放在陸軒手邊。
陸軒低頭掃了一眼,臉色微變。
紙條上寫著一行字:吳峰曾提過類似條件——優先收購權。
他不動聲色地將紙條折好,重新抬起頭,目光如炬。
“林總。”他緩緩開口,“關於優先收購權的問題,我理解貴方的顧慮。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市場的不確定性。不如這樣——我們可以設立聯合評估委員會,在合作期滿後根據項目表現決定後續走向。”
林澤聞言,眼中閃過一絲驚訝。
“也就是說,你願意保留這個可能性?”
“當然。”陸軒微笑,“但前提是,雙方都必須建立在公平、透明的基礎上。”
林澤沉吟片刻,終於露出一絲笑意:“陸先生果然深思熟慮。”
氣氛悄然緩和,仿佛那層無形的隔閡被一點點打破。
“不過……”林澤忽然話鋒一轉,“我還想請教一個問題。”
“請講。”陸軒示意他繼續。
“你們的技術路線圖裡,最後一頁出現了一個陌生的詞彙——‘ai+量子計算’。”林澤指了指投影屏,“這是否意味著,你們已經在布局下一代技術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