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色未褪,晨光初現。樊星閣總部的玻璃幕牆映著天邊泛起的一抹魚肚白,室內卻已燈火通明。
會議桌兩側,德國企業的代表與陸軒團隊相對而坐,氣氛比昨夜更凝重。昨日晚間那封郵件中的“開放核心技術共享機製”此刻被投影在屏幕上,成為今日談判的核心議題之一,也是分歧的焦點。
德方代表是一位年約四十、西裝筆挺的中年人,名叫卡爾·穆勒。他端坐在主位,目光沉穩地掃過陸軒一方遞來的方案草稿,緩緩開口:“貴方提出的聯合實驗室模式我們並不反對,但關於技術共享的部分,我們希望擁有更大的主導權。”
張濤聞言微微皺眉,正要開口,卻被陸軒抬手製止。後者神色平靜,語氣不急不緩:“你們的技術優勢毋庸置疑,但我們提供的應用場景和市場資源,是你們短期內無法獨立獲取的。”
卡爾輕輕一笑,眼中閃過一絲精明:“正因為如此,我們才願意共享部分核心算法。但如果合作過程中存在過多限製,我們的技術團隊恐怕難以全力投入。”
趙宇低聲在陸軒耳邊道:“他們在試探底線。”
陸軒點頭,目光未曾移開卡爾的臉。他緩緩合上手中的文件,換了個更放鬆的姿勢:“那麼,你們希望怎樣的‘自由’?”
卡爾頓了頓,隨即翻開自己帶來的資料,指著其中一頁道:“我們建議,在研發方向上由我們主導,貴方負責提供數據支持和落地測試環境。至於收益分成,我們希望至少占六成。”
此言一出,會議室裡頓時陷入短暫沉默。
李剛臉色微變,低聲道:“這太過了。”
陸軒卻隻是輕笑了一聲,像是聽到了一個有趣的提議。他沒有立刻反駁,而是拿起茶杯,慢條斯理地抿了一口:“也就是說,你們想做掌舵的船長,而我們隻負責劃槳?”
卡爾聳肩:“合作的本質,是各取所需。”
“不錯。”陸軒放下茶杯,目光銳利,“但前提是,雙方都能從合作中獲得足夠價值。如果你們拿走大部分利潤,而我們承擔主要風險——那就不是合作,而是雇傭。”
會議室裡的空氣仿佛凝固了一瞬。
卡爾的表情終於有了些許變化,他盯著陸軒,似在衡量對方話語背後的分量。
張濤適時補充道:“我們願意讓步,但必須建立在公平基礎上。若貴方堅持單方麵主導,我們也不介意另尋合作夥伴。”
這句話擲地有聲,像是一塊石頭投入湖麵,激起層層漣漪。
卡爾沉吟片刻,緩緩點頭:“我理解你們的立場。或許我們可以調整一下分配比例……比如五五分成?”
陸軒淡淡一笑:“加上附加條件呢?”
“什麼附加條件?”卡爾挑眉。
“如果項目進入盈利階段,且年利潤超過預期目標的百分之三十,我們可以上浮至五成半。”陸軒語氣平穩,但眼神中透出不容退讓的鋒芒,“這是我們能接受的底線。”
卡爾沉思良久,最終點了點頭:“可以考慮。”
會談暫時告一段落,雙方各自整理思路,準備下一輪磋商。
待德方人員離開後,會議室內的氣氛才稍稍緩和。
李剛鬆了口氣:“你剛才真冷靜。”
陸軒卻搖頭:“他們不會輕易讓步,這隻是開始。”
趙宇翻看記錄本,忽然道:“我發現一件事。卡爾在提到某個特定區域時,特彆強調了‘優先部署’。”
“哪個區域?”張濤問。
“東南亞。”趙宇指著筆記上的關鍵詞,“他們的技術路線中,有一項專為熱帶氣候設計的數據模型,而且反複提到了印尼和菲律賓的醫療係統現狀。”
陸軒眼神一凝,若有所思:“看來他們對這片市場誌在必得。”
張濤笑道:“如果我們能在協議中加入東南亞市場的本地化運營條款,或許能成為談判的新籌碼。”
“聰明。”陸軒點頭,“但不能太早拋出來。”
趙宇補充道:“我們需要先搞清楚,他們的重點究竟是什麼。是技術驗證?還是市場擴張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