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上一夜的緊張氛圍,夜色如墨,樊星閣總部的燈火依舊未熄。林娜坐在辦公桌前,目光緊鎖在屏幕上閃爍的信息流中,眉頭微蹙。她輕輕敲擊著鍵盤,將最新的輿情數據整理歸檔,心中卻隱隱浮現出一絲不安。
“又來了。”她低聲自語,點開一條新推送的鏈接。
標題赫然寫著:《神秘東方資本再遭質疑——樊星閣運營模式引行業擔憂》
內容依舊模糊,但字裡行間充滿引導性。文章指出樊星閣缺乏透明度、運作方式不清晰,並引用某匿名專家的話,暗示其背後可能存在複雜的資金鏈條。
她沒有立刻彙報,而是先將信息彙總,準備等陸軒起床後第一時間呈報。
與此同時,陸軒已經站在辦公室窗前,手中握著一封剛剛拆開的信件。他的眼神沉靜,嘴角卻微微揚起,仿佛早已預料到這一切。
他緩緩開口,聲音不大,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:“他們想讓我們陷入被動。”
林娜走進來時,正聽見這句話。
“這是今天淩晨收到的情報。”她遞上一份文件,“德國那邊的負麵信息正在擴散,幾家原本有意合作的企業已經開始重新評估風險。”
陸軒接過文件,目光掃過幾行重點內容,隨即合上,語氣平靜:“他們不是要我們退縮,是要我們慌亂。”
他轉身走到辦公桌前,拿起電話:“讓趙宇、張濤過來趟,十分鐘後開會。”
會議室內,氣氛凝重。
趙宇率先開口:“這些報道雖然沒有確鑿證據,但影響很大。我們得想辦法回應。”
張濤則皺眉道:“問題是,怎麼回應?解釋隻會顯得我們在辯解,反而加深懷疑。”
陸軒沉默片刻,隨後說道:“那就彆解釋。”
眾人一怔。
“我們要做的,是讓他們意識到我們的存在,是一種價值,而不是威脅。”他說,“正麵回應的方式隻有一個——用實力說話。”
他環視眾人,目光堅定:“我打算親自去德國一趟,和當地行業協會進行一次非公開會談,展示我們的理念與能力。”
張濤驚訝:“這麼快就決定出訪了?”
“越早越好。”陸軒點頭,“輿論戰最怕拖,越拖越容易被牽著走。我們必須主動出擊,掌握節奏。”
林娜立刻開始安排行程,同時啟動輿情監控機製,確保每一步都處於掌控之中。
數日後,德國慕尼黑的一間會議室中,陸軒身著筆挺西裝,神情從容地坐在長桌一側。
對麵坐著幾位德國本地企業的代表,其中一位正是那家取消原定會議的谘詢公司負責人卡爾·施密特。
會議剛開始,對方便開門見山地提出質疑:“陸先生,我們很欣賞貴公司的進取精神,但在目前的情況下,我們不得不對合作保持謹慎態度。”
陸軒微笑:“我能理解。”
他沒有急於反駁,而是從公文包中取出一份資料,推至桌中央:“這是我們過去三年在全球範圍內的合作項目清單,以及所有第三方審計報告。如果您願意,我們可以安排您親自走訪部分合作方,實地了解我們的運作模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