陸軒深知上一輪談判隻是序曲,真正的挑戰在於項目的執行。夜幕下的慕尼黑,酒店頂層會議室裡,項目啟動的討論已然開始。隨著項目推進,慕尼黑酒店頂層會議室一改往日沉悶,被一遝遝攤開的文件、閃爍的投影屏幕和低聲交談聲填滿。
陸軒站在會議桌的一端,目光掃過在座眾人。
“項目已經確定啟動。”他的聲音不大,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,“接下來,是執行。”
趙宇翻開手中的資料,眉頭微皺:“歐洲市場雖然開放,但各地政策差異大,尤其在金融監管方麵,我們得格外小心。”
“所以才需要分階段推進。”陸軒點頭,“第一階段,先從高回報、低風險的子項目切入,比如物流園區、跨境貿易這些領域。我們要做的不是一口氣吃下整塊蛋糕,而是穩紮穩打,建立信譽。”
孫明輕輕敲了敲桌麵:“資金方麵,哈德森資本的態度很關鍵。他們願意投多少?什麼時候到賬?”
“他們會分三批注入資金。”張濤接過話頭,“第一批在項目正式啟動後三十天內到位,用於初期團隊搭建和場地租賃。”
林娜在一旁快速記錄著,偶爾抬頭補充道:“他們的對接人已經確認抵達柏林的時間,下周就能完成初步架構設計。”
“很好。”陸軒環視一圈,“既然大家都知道了自己的任務,那我再強調一點——信任需要用實際行動來鑄就。我們要讓所有人看到,樊星閣不是一個靠運氣起家的組織,而是一個有遠見、有執行力的企業。”
會議室裡一時沉默,隨後,趙宇緩緩點頭:“明白了。”
項目籌備工作迅速展開。
幾天後,位於柏林市中心的一棟寫字樓內,樊星閣歐洲分部的臨時辦公室正式啟用。玻璃幕牆映照著街道上川流不息的人群,室內則是另一番景象——各部門負責人正在緊張地布置辦公區域,牆上貼滿了進度表和戰略規劃圖。
陸軒走進來時,張濤正和哈德森資本派來的代表在會議室裡討論細節。
“你們對東歐的物流網絡感興趣?”張濤語氣平靜,眼神卻透著一絲警惕。
對方是個身材精瘦的中年人,名叫埃文,穿著筆挺的西裝,臉上掛著職業性的微笑:“沒錯,那邊的交通基礎設施近年來發展很快,而且成本比西歐低很多。”
“確實如此。”張濤頓了頓,“不過,那邊的政治環境不太穩定,投資風險也相對較高。”
“風險與收益並存。”埃文笑了笑,“我們願意承擔一定的不確定性,隻要回報足夠。”
張濤沒有立刻回應,而是看向門外。
陸軒正好走了進來。
“你來了。”張濤起身,“他說他們對東歐的物流園區項目很感興趣。”
陸軒點了點頭,在會議桌前坐下:“看來你們已經開始深入交流了。”
“是的。”埃文伸出手,“很高興再次見麵。”
陸軒握手:“合作愉快。”
兩人相視一笑,卻都清楚,這笑容背後,藏著各自的算計。
“你們為什麼會特彆關注東歐?”陸軒開門見山。
埃文聳了聳肩:“因為那裡還沒有形成壟斷格局,市場還處於上升期。”
“聽起來像是一個機會。”陸軒微微一笑,“不過,也可能是陷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