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風穿行在柏林總部的落地窗之間,玻璃映出的城市燈火如星河傾瀉。會議桌前,眾人的神情已從上一輪討論的熱烈中冷卻,陷入一種前所未有的凝重。
陸軒站在窗邊,目光穿過城市的霓虹,落在遠方的天際線上。他的神情依舊沉穩,但眉宇間已隱隱透出一絲疲憊與思索。他緩緩轉身,目光掃過眾人,最終停在了孫明身上,“東京那邊的情況,說說。”
孫明推了推眼鏡,翻開手中的文件夾,“情況比預想的要複雜。東京市場突然收緊了對境外資本的監管,尤其是娛樂產業這一塊,幾乎全麵封鎖。我們之前談好的幾個項目都被叫停,甚至有傳言說……”他頓了一下,語氣變得低沉,“這政策是衝我們來的。”
“衝我們?”張濤皺眉,“我們又不是跨國財團,哪來這麼大的動靜?”
“或許正是因為我們的存在感太強了。”趙宇插話,語氣裡帶著幾分無奈,“我們在東京的動作太快、太準,已經引起了當地勢力的警覺。山本雖然被我們壓製了幾次,但他背後還有更深層的關係網。”
“這不是簡單的黑幫對抗。”陸軒開口,聲音不高,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,“這是規則製定者對我們的一種試探。他們想知道,我們到底隻是曇花一現的暴發戶,還是能真正影響格局的存在。”
空氣仿佛凝固了幾秒。
“那怎麼辦?”林娜輕聲問。
“先穩住。”陸軒答得乾脆,“讓東京分部的人低調行事,不要正麵衝突。同時聯係當地的法務顧問,看看有沒有什麼緩衝餘地。孫明,你負責財務評估,把受影響的項目全部列出來,我們要重新規劃資金流向。”
孫明點頭,“我這就去辦。”
“另外,”陸軒繼續道,“通知各區域負責人,重新提交風險評估報告。未來三年的投資模型也要調整,不能按理想狀態來算賬。”
會議室裡一時安靜下來,隻剩下紙張翻動的聲音。
張濤忽然開口:“我覺得,我們應該考慮放緩全球擴張的步伐了。現在局勢不明朗,如果我們還一味追求拓展,恐怕會吃大虧。”
趙宇立刻反對:“不行,越是這種時候越不能退縮。我們已經在多個市場建立了基礎,這時候停下來等於給了對手反撲的機會。”
兩人視線交鋒,氣氛頓時緊繃。
“你們兩個都彆爭了。”陸軒抬手打斷,“這個問題,不是快慢的問題,而是方向的問題。”
他走到白板前,拿起筆,在上麵寫下三個詞:穩定、平衡、韌性。
“我們不是為了擴張而擴張,也不是為了證明自己而去硬拚。我們要的是一個可持續的結構,一個哪怕遭遇風暴也不會輕易崩塌的體係。”
他轉身看向眾人,“所以我決定設立‘緩衝基金’,專門應對突發性市場波動。此外,每個區域都要準備極端情況下的應急方案。不能再像現在這樣,一個政策變動就能打亂我們的節奏。”
張濤和趙宇互相對視一眼,雖然仍有分歧,但都點了點頭。
“接下來,”陸軒環顧四周,“我要看到真實的數據,而不是樂觀的預測。林娜,你幫我整理過去五年的投資回報曲線圖。”
林娜應聲起身,心中卻掠過一絲異樣。她記得幾天前整理資料時,發現某個歐洲國家的投資回報率連續兩年低於預期,卻被列入“重點深耕名單”。她打算找機會向陸軒彙報這個問題。
時間一分一秒過去,會議室裡的燈光依舊明亮,但每個人的表情都多了幾分沉重。
深夜,眾人散去後,陸軒獨自坐在辦公室裡,桌上攤開的是東京、倫敦、裡約三地的政策曆史檔案。他一頁頁翻閱,試圖從中找出某種規律。
他的手指停在一段文字上,眉頭微微皺起——
“每當國際秩序出現動蕩,最先收緊的往往是文化領域的準入門檻。因為那是最容易製造認同分歧的地方。”
他閉上眼,腦海中浮現出何偉老師的話:“你現在麵對的,不是單純的江湖廝殺,而是整個社會結構的博弈。你要學會的不隻是怎麼贏,還要知道為什麼贏。”
他撥通了老師的電話。
“老師,我想請教一個問題——當舊的規則正在瓦解,新的秩序尚未建立的時候,該怎麼布局?”
電話那頭沉默片刻,隨後傳來一聲歎息,“小陸,你終於意識到問題的本質了。”
“是的。”陸軒低聲回應,“我一直以為,隻要我們足夠強大,就能製定規則。但現在我才明白,製定規則的前提,是理解規則背後的邏輯。”
窗外,夜色深沉,風聲呼嘯。柏林的燈火依舊璀璨,但在這片繁華之下,一場看不見的風暴,正悄然醞釀。
陸軒沉思片刻,輕輕喊了一聲:“林娜。”
不一會兒,林娜便輕輕推開辦公室的門走了進來。
“這是我剛整理出來的五年投資回報曲線圖。”她將文件放在桌上,“不過……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地方。”
“說。”
“有一個歐洲國家的投資回報率連續兩年低於預期,但依然被列入‘重點深耕名單’。”
陸軒接過文件,目光落在那組數據上,眼神逐漸變得銳利。
他輕輕合上文件,抬頭看向林娜,語氣平靜卻堅定:
“把這個國家的負責人調回來。我們需要重新審視,哪些地方是我們真正該堅守的,哪些地方……隻是幻象。”
喜歡一腳踹出黑道傳奇請大家收藏:()一腳踹出黑道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