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色沉靜,柏林的風穿過玻璃幕牆,在會議室裡掀起一片低沉的嗡鳴。桌上的文件整齊排列,卻透出一絲未被言明的緊張。陸軒站在窗前,目光落在遠處模糊的城市燈火上,心中卻浮現出日方代表那副看似謙和、實則高傲的神情。
“文化,不是軟肋,是橋梁。”他低聲說道,聲音不大,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。
張濤坐在會議桌一側,手中翻動著幾頁資料,眉頭緊鎖。“他們嘴上說合作,骨子裡還是那一套‘主導者’思維。如果不打破這種心理優勢,我們永遠隻能在他們的規則裡打轉。”
趙宇點頭附議:“財務模型可以調整,利潤分配也可以協商,但一旦讓步了文化立場,就等於默認從屬關係。這不是談判,是妥協。”
孫明合上筆記本電腦,語氣堅定:“所以我們要做的,不是迎合他們,而是讓他們看到我們的價值——不隻是商業上的,更是文化上的。”
林娜輕輕將一份文件放在桌麵中央,封麵上用中英日三語寫著:“文化協同評估報告”。她翻開其中一頁,指著一段分析數據:“他們在新加坡的合作失敗,正是因為忽視了本地文化的主導性。如果我們能在接下來的交流中展示出中國文化的現代性與包容力,或許能扭轉他們的偏見。”
陸軒轉身,目光掃過眾人,最後落在那份報告上。他緩緩點頭:“那就從文化交流開始。”
第二天,柏林一家低調而精致的咖啡館內,燈光柔和,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咖啡香與木頭燃燒後的餘溫。樊星閣團隊與東京娛樂集團的幾位代表圍坐一桌,氣氛看似輕鬆,實則暗流湧動。
日方代表依舊保持著那種令人不適的“高位感”,對樊星閣成員稱呼時多用敬語,卻要求對方直呼其名,試圖在無形中建立一種不對等的關係。張濤察覺到這一點,不動聲色地觀察著每一個細節。
“織田信長曾說,變革始於視野。”陸軒忽然開口,語氣平靜卻不失鋒芒,“他之所以能統一亂世,並非依靠武力壓製,而是打破了舊有的等級桎梏,給予人才真正的平等空間。”
日方代表微微一怔,顯然沒想到陸軒會引用日本曆史人物來闡述自己的觀點。片刻後,其中一位年長的代表輕笑一聲:“陸先生果然博學。不過,現實中的合作,往往需要一個明確的主導方向。”
“沒錯。”張濤接話,嘴角帶著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,“但這個方向,不應該是單方麵施加的,而是雙方共同繪製的藍圖。”
他順勢遞上一本小冊子,封麵印著“中國企業文化現代化發展白皮書”幾個字。他解釋道:“這是我們樊星閣過去十年的發展路徑。我們尊重傳統,但更注重創新;我們強調協作,但也堅持獨立。這次合作,我們希望成為共建者,而不是跟隨者。”
日方代表接過小冊子,神色略顯複雜。那位年長者翻開幾頁,眼神漸漸變得認真起來。
馬亮在一旁默默記錄下這一切,同時留意到對方一名年輕職員在交談中不經意說出的一句話:“我們在新加坡的項目……其實有些水土不服。”
他心中一動,悄悄在筆記本上寫下“文化適應性”幾個字。
回到辦公室,新一輪談判方案正在擬定。趙宇坐在電腦前,手指飛快敲擊鍵盤,屏幕上跳動著複雜的財務模型與文化變量參數。
“我重新設計了利潤分配機製。”他對孫明說道,“加入了一個動態的文化協同指數,它可以根據雙方在合作過程中的文化互動程度進行浮動調整。這樣一來,既保證了經濟公平,也體現了文化價值。”
孫明點頭:“這比單純的合同條款更有彈性,也能避免他們繼續以‘主導者’自居。”
林娜在一旁整理資料,忽然抽出一張紙遞給陸軒:“這是我翻譯的日文合同草案。他們在多個關鍵條款中使用了‘主導者’這個詞,而不是‘合作夥伴’。這說明他們仍然抱有文化優越心態。”
陸軒接過紙張,目光如炬。“我們必須在正式談判中回應這一點。”
張濤提議:“不如在新方案中加入一段日文注釋,表達我們對文化尊重的態度。語言是最直接的心理暗示。”
林娜思索片刻,提筆寫下:“願此合作,始於禮,成於信。”
趙宇看著這句話,露出讚許的笑容:“好,這不僅是態度,更是底線。”
談判室內,陽光透過百葉窗灑落進來,形成一道道金色光影。日方代表已經入座,神情比之前多了幾分審慎。
陸軒緩步走進,目光掃過對方的臉龐,然後將那份修訂後的合作協議推至桌麵中央。
“這是我們最新的提案。”他語氣平穩,“其中特彆加入了文化協同機製,確保雙方在合作過程中都能獲得尊重與發展空間。”
日方代表翻開協議,視線落在那段日文注釋上,沉默片刻後,抬起頭來。
“陸先生,您確實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合作方式。”那位年長的代表緩緩說道,“也許,我們過去的確有些過於執著於形式上的主導權。”
陸軒微微一笑:“合作的本質,從來都不是誰高誰低,而是能否共同成長。”
談判桌上,空氣仿佛都輕鬆了幾分。而在角落裡,馬亮悄然將剛才聽到的那句“過去的主導權”記錄下來,作為後續策略調整的重要參考。
這一刻,文化不再是障礙,而是破局的關鍵。
喜歡一腳踹出黑道傳奇請大家收藏:()一腳踹出黑道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