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光灑進東京總部的落地窗,陸軒站在會議桌前,目光沉穩地掃過眾人。昨日的勝利尚未完全沉澱,他的眼神卻已望向更遠的方向。
“現在不是停下的時候。”他開口,聲音不大,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,“我們奪回了市場,也贏得了信任。但真正的強者,不會止步於防守。”
張濤點頭:“我剛整理完最新的市場數據,歐洲和東南亞的增長潛力巨大。如果我們能抓住這次機會,可以進一步擴大影響力。”
李剛握緊拳頭,眼中透著興奮:“那就乾吧!我們已經證明過自己,現在是時候讓他們知道,樊星閣不僅站得住腳,還能走得更遠。”
會議室裡氣氛逐漸升溫,但也有幾名成員麵露遲疑。
“老大,”一位中層骨乾猶豫道,“擴張太快,會不會資源跟不上?而且有些地區局勢不穩,貿然進入風險太大。”
陸軒沒有立刻反駁,而是緩緩走到大屏幕前,調出一份詳細的全球市場分布圖。
“過去幾年,我們經曆了很多挑戰,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更難。但我們挺過來了。”他語氣平靜,卻充滿力量,“正因為局勢複雜,才更需要我們主動出擊。被動等待,隻會讓我們失去先機。”
張濤接過話頭,指著圖表上的幾個關鍵節點:“目前來看,東南亞的物流需求激增,歐洲的金融合作意願增強,非洲部分國家也在尋求穩定的合作夥伴。這些都不是巧合,而是趨勢。”
李剛補充道:“我剛收到情報,劉猛那邊已經開始整合人手,試圖反撲。如果我們現在放緩節奏,他們就會重新組織起來,到時候再想突破就難了。”
會議室內陷入短暫沉默,隨後,幾位原本持保留意見的成員紛紛點頭。
“既然如此,那就全力以赴。”有人終於表態。
陸軒嘴角微揚,目光堅定:“好,接下來我們要做的,就是把這股勢頭延續下去。”
國際交流計劃隨即展開。
馬亮帶領情報組迅速行動,篩選出一批潛在的合作對象,並分析他們的背景與立場。
“有幾家企業的負責人曾公開表示對我們的運營模式感興趣。”林娜翻閱資料,輕聲道,“但他們也提到,必須謹慎處理與某些勢力的關係。”
陸軒點頭:“這意味著他們並非完全拒絕合作,隻是擔心被牽連。我們可以用實際行動打消他們的顧慮。”
他親自撰寫了一封信函,措辭簡潔而有力,強調互利共贏的理念,並附上樊星閣近年來的成功案例。
“這不是求合作,而是展示實力。”他說,“我們要讓對方明白,選擇我們,是他們的明智之舉。”
幾天後,幾封回信陸續送達。
其中一封來自迪拜的能源企業,內容簡短卻意味深長:
“貴方展現出的實力令人印象深刻。我們願意安排一次高層會麵,探討可能的合作方向。”
林娜將這封信遞給陸軒時,特意指出信末的一句話:“需謹慎處理與某些勢力的關係”。
“看來,我們的對手並不隻是在明麵上活動。”她輕聲說。
陸軒接過信,目光深沉:“越是這樣,越說明我們必須加快步伐。隻有真正建立穩固的合作網絡,才能抵禦外部乾擾。”
動員會上,士氣並未如預期般高漲。
幾名骨乾成員提出調整任務節奏的建議,認為連續高強度的任務讓部分成員感到疲憊。
“我們需要休息一下,調整狀態。”一位老成員直言,“否則,效率反而會下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