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光未散,露水仍凝在樓宇邊緣,樊星閣總部的玻璃幕牆卻已映出第一縷陽光。昨夜的動員會議餘溫未散,各部門如齒輪般高速運轉,evore的上市籌備已進入最後倒計時。
林娜的團隊在酒吧內搭建體驗區,燈光與音響的調試聲此起彼伏。孫明的辦公室內,白板上密密麻麻的數字不斷被圈畫、刪改,預算與成本的博弈仍在繼續。趙宇穿梭於研發與市場之間,手中報告翻頁如風。
一切,仿佛都在朝著既定軌道前進。
直到上午十點,李剛接到了一個電話。
他的臉色瞬間沉了下來。
“原材料斷供了?”
電話那頭的聲音低沉而急促:“是,不是技術問題,也不是運輸事故,是供應商單方麵中止了合同,沒有任何解釋。”
李剛掛斷電話,轉身走向陸軒的辦公室。腳步沉穩,卻透著一絲焦躁。
會議室很快被召集,孫明、張濤、林娜陸續入座。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無形的緊張。
“供應商沒有給出任何理由。”孫明將手中的郵件投影到屏幕上,“但他們拒絕提供核心組件,而且,我們聯係的第二家供應商也突然推脫,說需要‘重新評估合作風險’。”
“這不是巧合。”張濤皺眉,“有人在背後動了手腳。”
“更糟的是,”林娜打開電腦,調出輿情監測係統,“網上開始流傳關於evore的負麵消息,說產品存在嚴重安全隱患,部分用戶取消了預訂。”
“謠言。”李剛咬牙,“但我們不能坐視不理。”
陸軒一直沉默,目光落在屏幕上的數據流中,眼神如鐵。他緩緩開口:“我們隻有兩個選擇——要麼停下,等風波過去;要麼,迎難而上。”
“我們等不起。”李剛第一個表態,“體驗日就在幾天後,如果現在停擺,不僅會動搖內部信心,更會讓外界覺得我們心虛。”
“我同意。”張濤點頭,“謠言必須破,供應鏈必須恢複。現在的問題是,誰在背後推波助瀾?”
“查。”陸軒吐出一個字,目光如炬,“馬亮已經在調查,但我們需要更多線索。”
會議持續了兩個小時,最終確定了應對策略:孫明負責供應鏈應急方案,林娜牽頭輿情反擊,張濤協調媒體關係,李剛則親自出麵,聯係一家長期合作但未曾啟用的備用供應商。
陸軒親自撥通了那個號碼。
對方沉默片刻,才緩緩開口:“陸先生,你知道,這不僅僅是生意。”
“我知道。”陸軒語氣平靜,“但生意,不該被情緒左右。”
電話那頭輕笑一聲:“好,我給你三天時間。但你要明白,有人不想讓你成功。”
電話掛斷。
陸軒望著窗外,陽光刺眼,卻照不進他的眼底。
危機,已悄然逼近。
——
夜幕降臨,樊星閣總部燈火通明。
李剛站在倉庫前,看著一車車空蕩的運輸箱,眉頭緊鎖。備用供應商雖答應供貨,但第一批貨物遲遲未到。
“胡軍呢?”他問身旁的助理。
“去攔截現場了。”助理回答,“貨車在高速上被不明車輛逼停,貨物被搶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