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梯門無聲合攏,金屬的寒光被走廊儘頭的暖黃壁燈吞噬。陸軒的腳步沒有半分遲滯,皮鞋踏在大理石地麵上,聲音清晰而穩定,像鐘擺切割著時間。耳麥裡,張濤的聲音低而準:“他們答應了,審計流程下周啟動,合作備忘錄今晚就能發來。”
他沒有回應,隻是將左手從西裝口袋抽出,指尖輕輕撫過公文包邊緣——那枚u盤還在,冰冷、堅硬,如同埋進土壤的種子,尚未破土,卻已承載風暴。
走出大樓,夜風撲麵,城市燈火如潮水般湧來。他沒有上車,而是站在台階前,仰頭看了眼華晟主樓。那曾映著冷銀光暈的玻璃幕牆,此刻被萬家燈火染成一片流動的金紅。他忽然笑了,很輕,卻像刀鋒劃開沉霧。
他知道,真正的較量,才剛剛開始。
回到總部,會議室的燈早已亮起。吳峰、李剛、張濤、趙宇、孫明、林娜、馬亮、胡軍,所有人已在座。陸軒推門而入,沒有寒暄,直接將公文包放在長桌中央,打開,取出那份蓋著紅章的白皮書,輕輕推到桌前。
“備忘錄收到後,”他聲音不高,卻壓住了所有雜音,“立刻讓法務對標我們版本,一字不改發回去。我們要的不是點頭,是平等。”
吳峰點頭,眼神一凜。他知道,這一字之差,便是話語權的生死線。
陸軒環視眾人,目光如鐵:“綠色能源項目,即刻啟動。這不是合作,是我們的戰略布局。”
李剛猛地抬頭:“軒哥,咱們剛壓完南線貨道,兄弟們連軸轉了半個月,喘口氣不行?這節奏太狠了!”
會議室一靜。
陸軒沒動怒,也沒解釋。他從手機調出一張圖——華晟園區電網布局圖,那個曾被標為紅色瓶頸的節點,如今已被一道藍色光斑覆蓋。
“你們以為我們贏的是合同?”他聲音低沉,卻字字如錘,“我們贏的是入場券。這張圖,三年後會是我們的主場。”
他頓了頓,目光掃過眾人:“現在,沒人能再把我們當臨時工使喚。”
張濤嘴角微揚,孫明低頭記下時間節點,胡軍默默握緊了拳。隻有趙宇,坐在角落,眼神微微發亮。
陸軒看向他:“項目總負責人,趙宇。”
全場一震。
趙宇猛地抬頭,嘴唇微動,似要推辭。但陸軒已將一份任務清單遞來,封麵上印著“樊星閣·綠能一號工程”八個黑體字。
“你不是最懂政策流程嗎?”陸軒語氣平靜,“從今天起,你帶五人小組,對接華晟所有節點。我要每天看到進度報告,差一天都不行。”
趙宇接過清單,指尖微顫。他低頭翻開第一頁,在右下角空白處,用極細的筆寫下一行小字:“查恒信安評關聯企業——張濤提供線索。”
沒人注意到。
陸軒卻看見了。他沒說話,隻是點了點頭。
“李剛,你配合趙宇,跑企業、認人、盯流程,尤其是那些‘背景乾淨’的第三方機構。”陸軒轉向他,“上次你說要碰碰那個帶鉤的鷹爪紋,現在,機會來了。”
李剛咧嘴一笑,拳頭砸在桌上:“這回,我親自去。”
“胡軍,安保組即刻重組。”陸軒目光轉向武力擔當,“廠區、運輸線、數據中心,三線並進,巡邏頻次翻倍。我要每一個節點,都像鐵桶。”
胡軍站起身,聲音如鐵:“明白。”
“張濤,技術方案交給你。”陸軒調出平板,“首期提交必須包含儲能係統集成、電網協同優化、應急響應三模塊。七天內,我要看到可執行版本。”
張濤推了推眼鏡:“七天太緊,但能辦。”
“那就辦。”陸軒語氣不容置疑。
孫明主動開口:“財務測算我來,首期預算控製在八億內,預留兩億應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