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色如墨,城市燈火在玻璃幕牆上流淌成河。陸軒辦公室的燈仍亮著,桌上攤開的文件邊緣已被指尖摩挲得微微卷起。陸軒望著北辰設計院那盞孤燈,思索片刻,收回目光,轉身毅然走向指揮室。走廊的燈光在他肩線劃出一道冷峻的剪影,腳步沉穩,不帶一絲遲疑。
門推開時,會議桌旁已坐滿了人。孫明正低頭翻看財務模型,眉頭未展;張濤手指輕敲桌麵,眼神專注而凝重;李剛靠在椅背上,拳頭半握,像是隨時準備起身發難。空氣裡沒有喧嘩,卻壓著一層看不見的張力。
陸軒沒有立刻說話。他走到白板前,將一張a3紙釘在正中——那是馬亮連夜整理的資金鏈圖譜,密密麻麻的箭頭連接著劉猛名下的空殼公司、設計院、施工方,最終指向能源局周斌曾參與審批的三個項目。另一張則是北辰設計院近三年與華晟係企業的合作記錄,時間、金額、流程節點,一一對應,嚴絲合縫。
“這不是巧合。”陸軒聲音不高,卻如鐵錘落砧,“是布局。他們想讓我們亂,想讓我們分兵,想讓我們在成本、審批、輿論三線崩潰。”
李剛猛地抬頭:“那就先砸了北辰!他敢勾結,我們就敢掀桌!”
“然後呢?”張濤立刻接話,“我們一動手,就是違規介入項目競爭,環保局、市場監管立刻就能叫停我們。他們等的就是這個。”
“你怕了?”李剛冷笑。
就在李剛和張濤爭論正酣時,趙宇提出了新的考量因素:“我們也得考慮國際市場的反應,貿然行動可能影響國際合作。”這讓李剛和張濤的爭論有了新方向,爭論再度升溫,像兩股暗流在狹窄河道中對撞。
陸軒抬手,動作不大,卻讓整個房間瞬間安靜。
他在白板左側寫下三個字:不亂陣腳。解釋道:“無論對方如何挑釁、設局,我們都要保持冷靜,按既定計劃行事。”又寫下第二條:不棄主線。接著說:“‘綠能一號’是我們的核心項目,所有行動都要圍繞這個項目展開,不能偏離。”最後,重重落下第三條:不耗外戰。強調:“避免在外部競爭上消耗過多精力和資源,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。”
“從今天起,所有擴張計劃暫停。”他聲音沉穩如山,“我們的目標隻有一個——把‘綠能一號’穩住,建成,亮燈。不管他們怎麼圍,怎麼壓,項目不倒,我們就立得住。”
陸軒再次提及林振國手寫的公式,強調它是‘綠能一號’的技術核心與成功關鍵。
會議室終於安靜下來。那道公式像一座燈塔,無聲地壓住了所有躁動。
陸軒看向孫明:“你負責成本控製。備忘錄裡的第三條供應鏈,啟動。”
孫明點頭,翻開筆記本:“我已經聯係了那家民營冶金企業。對方願意試產兩百噸,但要求全款預付,且不承擔延期責任。”
“不現實。”趙宇皺眉,“我們現金流緊張,全款壓進去,後續技術投入就斷了。”
“那就換方式。”孫明目光一閃,“我提議——階梯采購,技術派駐。先付三成定金鎖定產能,同時派我們的人進廠,協助優化提純流程。他們缺技術,我們缺原料,互補。”
陸軒盯著財務方案看了三秒,點頭:“準了。你明天就帶人過去,把合作標準定下來。記住,不是施舍,是共建。他們要是達標,b級戰略供應商名錄裡,就有他們一個位置。”
孫明合上筆記本,眼神堅定。他知道,這一筆,不隻是采購,是種下一顆未來供應鏈的種子。
陸軒又轉向張濤:“市場呢?材料漲價的消息一旦傳開,公眾怎麼看我們?”
張濤打開平板,調出一份ppt草案:“我們不能回避成本問題,但可以轉換敘事。”他翻到第二頁,屏幕上赫然出現“智能降耗係統”六個大字,“我把算法補償路徑重新包裝,強調係統能動態調節能耗,在極端環境下穩定性反超傳統模塊。這不是妥協,是進化。”
陸軒微微頷首。
傳播分兩條線,分彆針對政府、試點單位以及公眾、投資者。前者主打“政策契合度”和“合規建設進度”,後者突出“技術韌性”和“長期收益”,用數據和案例說話。
“誰來執行?”陸軒問。
“林娜團隊已經準備好了。”張濤答,“分層推送,精準投放,三天內第一波內容就能上線。”
陸軒走到白板前,說明麵對對手的圍堵,我們除了堅持“三不原則”,還需要打出差異化這張牌,簡單說明“成本”與“速度”畫等號是延續之前思路,又在下方添上“差異化”三字,整合表述,強調用錢圍堵可用智破局。
“他們用錢圍我們,我們就用智破局。”他說,“成本壓不垮我們,時間拖不垮我們,輿論更不能壓垮我們。真正的項目,不是建在土地上,是建在人心中。”
他環視眾人:“從今天起,所有人隻做三件事——保技術、穩供應、塑形象。其他一切,等‘綠能一號’亮燈再說。”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會議結束,眾人陸續離開。陸軒站在白板前,目光掃過“三不原則”,又落在那張公式複印件上。他伸手,指尖輕輕撫過那道筆痕,仿佛在確認某種信念的刻度。
林娜走進來,低聲問:“宣傳稿需要您最後確認,特彆是那張對比圖,要不要標注來源?”
“先不標。”陸軒說,“留著。關鍵時刻,它比十場發布會都有力。”
林娜點頭記下,轉身欲走。
“等等。”陸軒叫住林娜,“考慮到要與供應商試產進度更好地匹配,及時驗證算法補償效果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問題,通知技術組把算法補償的驗證節點提前兩天。”
辦公室重歸寂靜。陸軒坐回桌前,打開加密郵件係統,調出吳峰剛發來的全球鋰釩合金期貨報告。大額買單集中在三個離岸賬戶,注冊地均在加勒比群島,資金流向與劉猛名下某基金存在間接關聯。
他沒有立即行動,隻是將數據存入“戰略儲備預案”文件夾,標記為“待驗證”。
窗外,城市依舊喧囂。可在這棟大樓的頂層,一場無聲的反攻已然成型——沒有呐喊,沒有衝鋒,隻有策略的齒輪在黑暗中緩緩咬合。
陸軒合上電腦,站起身,走向檔案櫃。他拉開最下層抽屜,取出一份未公開的協議草案,封麵上寫著:“綠能一號:應急協同備忘錄”。
他翻開第一頁,拿起紅筆,在合作方名單的空白處,寫下了一個名字。
筆尖落下,墨跡未乾。
喜歡一腳踹出黑道傳奇請大家收藏:()一腳踹出黑道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