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下敲擊,短促而沉重,像戰鼓的前奏,敲在寂靜的辦公室裡,也敲在每個人的心上。林娜手中的報告還未來得及放下,陸軒已站起身,目光掃過窗外沉沉夜色,城市燈火如星,卻照不進那些被刻意編織的陰影。
“封鎖測試賬戶,追溯登錄記錄。”他聲音不高,卻如刀鋒劃過鐵板,“我要知道,是誰讓敵人摸到了我們的脈門。”
馬亮立刻點頭,轉身疾步離去。他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儘頭時,陸軒已撥通內線:“召集所有人,十分鐘後,作戰室。”
不是會議室,是作戰室。
十分鐘內,趙宇從華南趕回,孫明合上財務報表,李剛摘下耳機,張濤關掉數據分析界麵。所有人落座,空氣凝如鐵鑄。大屏幕上,熱搜詞條瘋狂滾動——“樊星閣汙染門”“綠色騙局”“廢水直排實錄”,一條比一條更具煽動性,一條比一條更接近偽造的“真實”。
“六天。”陸軒站在投影前,指尖劃過時間軸,“產品上市還剩六天。每小時,我們的客戶流失率上升12。這不是輿論戰,是滅門戰。”
沒人說話。上一場發布會的勝利像一場短暫的黎明,而此刻,黑夜以更凶猛的姿態撲來。
“他們不止在造謠。”林娜打開數據麵板,“短視頻平台出現三段‘排汙’視頻,畫麵清晰,時間戳連貫,甚至有‘內部員工’出鏡指控。播放量破兩億,轉發超千萬。”
“假的。”張濤冷冷道,“我查過背景建築結構,角度對不上,排水管材質也不符合我們廠區標準。”
“可老百姓不信結構,他們信畫麵。”李剛一拳砸在桌上,“我們再開一場發布會?把所有證據甩他們臉上!”
“沒用。”陸軒搖頭,“他們要的不是真相,是混亂。我們越解釋,越像心虛。”
他轉身,目光落在林娜身上:“你負責對外。不澄清,不辯解。我們要做的,是重新定義戰場。”
林娜眼神一凜,立刻會意。
“我要一條‘真相鏈’。”陸軒道,“從生產到質檢,從原料到運輸,每一環,都讓公眾看得見。不是選擇性展示,是全鏈條直播。”
“傳統媒體不會配合。”孫明提醒,“今天上午,五家主流平台拒收我們的聲明稿。”
“那就繞過他們。”林娜迅速調出方案,“發布會原始數據流還在,我剪輯‘七十二小時實錄’係列短片,每段三分鐘,聚焦質檢、封裝、運輸。不加字幕,不加解說,隻放原始畫麵。”
“楊芳的酒吧網絡可以做線下傳播。”張濤補充,“二十一家門店,全城覆蓋,市民進店就能看到。”
“好。”陸軒點頭,“再加一條——我親自錄一段視頻,背景是深夜車間。告訴所有人:從今晚開始,每天淩晨三點,我們直播一條生產線。”
“你親自?”趙宇皺眉,“風險太大,他們可能剪輯你的片段再抹黑。”
“正要他們剪。”陸軒嘴角微揚,“剪得越多,破綻越多。我們要的不是完美形象,是真實存在。”
林娜立刻開始調度團隊。馬亮則一頭紮進日誌追蹤。三小時後,他從情報室衝出,手中握著一份加密報告。
“查到了。”他聲音低沉,“b7區異常ip和oa測試賬戶,曾在同一時間訪問一個偽裝成‘綠色產業資訊網’的釣魚網站。登錄設備是總部三樓公共終端,時間是淩晨三點十七分。”
“誰用的?”李剛問。
“不知道。”馬亮搖頭,“但那個賬戶下載了北江環保評估草案的初稿。”
會議室瞬間死寂。
“內部有人泄密。”孫明低聲說,“而且,他們用我們的文件,去造我們的謠。”
陸軒眼神驟冷。他緩緩起身,走到戰術板前,寫下三個字:追源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