陸軒合上保險櫃的瞬間,金屬鎖舌咬合發出清脆一響。他轉身,走廊燈光落在西裝肩線,沒有停頓,徑直走向指揮室。門開時,張濤正盯著屏幕回放最後一段數據流,李剛站在牆邊,指節因握拳而發白,林娜低頭翻看會議記錄,筆尖懸在紙麵,遲遲未落。
“他們不會善罷甘休。”陸軒開口,聲音不高,卻讓所有人抬起了頭,“但這次,我們不等他們出招。”
他走到主位,拉開椅子坐下,目光掃過三人。“昨夜的事不是談判,是試探。他們想用簽字儀式壓我們低頭,結果反被我們逼退。可退一步,不代表認輸。接下來,才是真正較量的開始。”
張濤抬起頭:“他們肯定會再提接口的事。”
“一定會。”陸軒點頭,“但他們不會再用突襲的方式。公開場合失手一次,第二次必然走流程。我們要做的,不是防,是主導。”
李剛皺眉:“可一旦開放底層接口,等於把命門交出去。係統再強,也防不住內鬼調用。”
“所以,我們不談開放。”陸軒站起身,走到白板前,拿起筆寫下三個字:審計權。隨後劃掉,重新寫下:反向審計。
“他們要數據,我們就給數據。但不是無條件給,而是帶著枷鎖給。他們想查我們的調度邏輯?可以。但我們也要查他們的數據流向。誰調用、何時調用、目的為何,每一筆都得清清楚楚。”
林娜眼神一動:“你是說,把被動防禦變成主動監控?”
“沒錯。”陸軒轉身麵對眾人,“他們怕我們藏數據,我們就反過來問,他們憑什麼保證自己的係統乾淨?陳龍和劉猛的ip還在他們服務器上跳動,這不是漏洞,是共謀。我們要讓他們明白,合作的前提是透明,而透明,必須是雙向的。”
張濤緩緩點頭:“這樣一來,他們若還想強行接入,就得先解釋清楚那些非法調用的來源。一旦深挖,他們的合作信譽就會崩盤。”
“正是如此。”陸軒手指輕點白板,“明天的專項會議,議題由我們定。不討論‘能不能開’,隻討論‘怎麼管’。我們要的不是技術讓步,是規則製定權。”
李剛仍有些猶豫:“可他們要是以資金和項目進度施壓呢?”
“那就讓他們施。”陸軒聲音沉穩,“我們不怕拖,他們怕。協議已簽,項目啟動在即,他們比我們更急。隻要我們守住底線,他們最終隻能妥協。”
林娜深吸一口氣:“那輿論方麵……萬一他們對外宣稱我們不配合?”
“那就讓他們說。”陸軒嘴角微揚,“我們手裡有證據,有日誌,有時間戳。真要對質,我們不怕曝光。反而他們,越喊合作,越要掩飾內部問題。誰心虛,誰先亂。”
會議室內短暫沉默。三人目光交彙,最終都落在陸軒身上。他沒有再說話,隻是拿起筆,在白板上畫下一條雙向箭頭,中間標注“雙軌審計機製”。
“準備材料。”他收筆,“今晚必須完成談判框架。接口可以有限開放,但必須附加三項條件:第一,我方審計員實時入駐;第二,所有數據傳輸加密分流,雙密鑰隔離;第三,任何異常調用,自動觸發熔斷並上報備案。”
張濤迅速記錄,林娜立刻開始整理條款草案,李剛則起身走向通訊台,通知胡軍加強外圍警戒。
陸軒回到座位,打開平板,調出馬亮傳來的最新追蹤報告。屏幕上,那條異常連接路徑仍未中斷,對方隨行設備仍在嘗試與境外節點建立加密通道。他手指滑動,放大信號源位置,標記為“待溯源”。
“馬亮。”他按下內線,“把過去七十二小時的所有反向滲透數據打包,剔除冗餘,保留核心鏈路。明天會上,我們要讓他們親眼看看,所謂的‘行業慣例’,到底連著誰的服務器。”
“明白。”耳機裡傳來簡短回應。
陸軒合上設備,站起身走到窗前。夜色籠罩城市,遠處高樓燈火如星。他知道,這一戰不在拳腳,不在火並,而在規則的縫隙裡,在數據的流動中,在每一次看似平靜的對話背後,藏著決定生死的博弈。
第二天上午九點,會議室門開。詹姆斯率隊步入,神情依舊從容,但眼神比昨日多了一絲謹慎。他將一份新草案放在桌上,封麵印著“ai能源調度係統接口合作補充條款”。
陸軒沒有接。他坐在主位,雙手交疊,目光平靜。
“我們研究了貴方的新增需求。”詹姆斯開口,“為確保項目高效運行,實時全量數據接入是國際通行做法。若貴方存在安全顧慮,可通過第三方認證平台進行中轉。”
陸軒微微頷首:“我們也準備了一份方案。”
他示意林娜遞出文件。詹姆斯翻開,眉頭逐漸皺起。
“有限接口開放?”他念出第一條,“配合雙密鑰隔離機製?”
“是。”陸軒道,“數據可以傳,但必須分流。貴方掌握外層調度數據,我方保留核心邏輯加密權限。雙方各自持有解密密鑰,任何一方無法單獨完成完整解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