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又是他們。”張濤冷笑,“怕我們發聲,乾脆動手攪局。”
“那就讓他們知道,越怕,我們越要說。”陸軒站起身,“明天開場第一句話——‘有人不想讓我們站在這裡,正說明我們走對了路。’”
發布會當天,樊星閣展區啟用實時監控大屏,展示三地車隊運行狀態。客戶使用反饋視頻循環播放,第三方檢測報告顯示係統穩定性優於行業均值兩倍以上。
陸軒登台時,現場已有二十多家媒體架設設備。他未用稿,直接調出試點數據:“過去七十二小時,我們的車輛平均能耗降低百分之三十二,碳排放減少四十一噸,故障響應時間八分鐘。這不是預測,是結果。”
台下開始低聲議論。有記者當場提問:“你們的技術是否具備大規模複製條件?”
“已經在複製。”陸軒打開地圖界麵,“華東、華北、西南三個試點城市運單量環比上升百分之二十七。新增五家區域物流企業表達接入意願,其中兩家已完成初步對接。”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會後,多家專業媒體報道“樊星閣模式引發行業震動”,社群中出現自發討論帖,質疑傳統運輸企業的技術滯後性。
回到主控室,孫明更新財務模型:“雖然宣傳投入仍在增加,但客戶留存率回升至百分之七十六,應急儲備金壓力比預期小。”
“關鍵是信任開始建立。”林娜指著屏幕,“七十二小時內,新增三十一條有效客戶谘詢,其中九條來自原本持觀望態度的大客戶。”
“啟動‘標杆客戶計劃’。”陸軒下令,“選三家前期支持者,免費升級全套智能管理係統。對外公布承諾:三年技術服務費鎖定不變。”
張濤問:“不怕被當成營銷手段?”
“本來就是戰略。”陸軒說,“願意跟的人,自然會看懂背後的決心。”
指令發出後,配套措施同步推進。宣傳組推出係列短片,展示係統如何幫助客戶降低運維成本;客服團隊篩選高潛力客戶,一對一推送定製化效益分析;技術組加快接口開放進度,為後續接入預留通道。
第四天清晨,主控屏上的綠色運單曲線首次越過預警線,進入穩定上升通道。試點城市總運單量環比上漲37,客戶投訴率下降至千分之一點二。
孫明盯著資金流圖表:“如果這個趨勢持續,六周後研發支出可以恢複常規比例。”
“還不夠。”陸軒站在大屏前,“這隻是開始。他們還在壓價,還在散播消息。但我們已經不在他們的節奏裡了。”
林娜調出最新輿情報告:“負麵帖文數量下降百分之五十,部分論壇出現反駁聲音,認為新技術值得嘗試。”
“轉變已經開始。”張濤說,“隻要再有一次公開成果展示,就能徹底打破僵局。”
陸軒點頭,目光落在倒計時窗口:65小時13分。
他拿起筆,在計劃表上劃掉“啟動階段”字樣,寫下新的節點:全麵推廣準備期。
主控室內,鍵盤敲擊聲不斷。林娜正在整理峰會反饋數據,張濤修改下一階段宣傳文案,孫明核算新增客戶的邊際收益。
陸軒立於沙盤前,指尖輕觸華東試點城市的標記。金屬邊框映著冷光,指節微微泛白。
屏幕上的綠色曲線繼續上揚。
喜歡一腳踹出黑道傳奇請大家收藏:()一腳踹出黑道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