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一樣?
昭慶公主精致的臉孔上,鳳眸中掠過一絲冷光,抿著嘴唇,沒有吭聲,示意她繼續。
霜兒眼神警惕,凝視著前方李明夷的背影,小聲說:
“今天的他,身上有讓我和姐姐警惕的氣息。”
昭慶怔了下。
能令兩姐妹緊張,最大的可能便是這個鬼穀傳人也是修行之人。
這並不稀奇,但昨日的他卻如凡夫俗子,沒有引起兩姐妹的注意。
沒人可以一夜間,從凡人蛻變為高手。
所以答案隻有一個:
他今天是故意顯露了修行者的氣息。
這個推論十分嚴謹!
是給自己看的嗎?
隱含的意思是,警告自己不必再試探?
念及此,昭慶目光深邃了起來。
昨日熊飛重傷返回,帶回了李明夷身邊有高手護衛的情報,並且,根據熊飛彙報,李明夷竟洞察了他的跟蹤。
這一切都在佐證,其“鬼穀傳人”的真實性,隻是鬼穀派太過神秘,委實難以驗證。
而方才一路上,二人都默契地沒有提及熊飛“刺殺”之事,這令她對這個少年愈發高看。
……
這時候,公主府內有下人迎出。
“殿下!宴席籌備過半,已到了許多賓客了。”
昭慶“恩”了聲,收束念頭,姿態高冷地邁開蓮足,領著李明夷進了大宅。
穿過前院,一座綠色琉璃瓦的氣派大殿映入眼簾。
此為“銀安殿”,乃是民間俗稱,次於金鑾殿的王公一級府邸中,用以設宴的場所。
此刻,府內丫鬟、家丁往來穿梭,見公主回來皆駐足行禮。
昭慶與李明夷走入銀安殿,隻見屋內一張張桌椅上,擺著糕點茶水,已有不少官員到了,三兩聚集,熱絡交談著,一派喜氣洋洋的氛圍。
隻是這喜慶,難免有種做作的意味,包裹著緊張。
“殿下到!”
甫一踏入,頓時屋內一名名官員停止交談,投來目光,相繼起身,堆起笑容,朝這邊行禮。
昭慶露出無懈可擊的微笑,儀態大方,點頭寒暄。
李明夷竭力降低存在感,觀察著一張張臉孔,尋找熟悉的,有名有姓的大人物。
但他失望了,這裡的文官武將雖可謂濟濟,但重量級的卻沒有。
略一思忖,他也就不意外了,他曾看過相關資料,景平政變後,城中重量級的慶功宴,陸續舉辦了四場。
發起人,分彆是昭慶、滕王、太子、頌帝,規格逐步抬高。
昭慶雖身份尊貴,但終歸是公主,如今城內又事務繁多,那些各部支柱大臣並不會赴宴,來的多是朝臣裡的“中層”。
滕王與太子的擺宴,站隊意味濃鬱,去哪個,不去哪個,朝臣們難免頭疼糾結。
頌帝的慶功宴在最後,隻有少數重臣才有資格參加。
不過雖然少了重量級選手,但於李明夷而言,反而更有價值,可以在其中遴選可以為他所用的目標。
這時候,昭慶帶著他來到殿內空著的主位桌案旁,一條長桌,後頭擺著屏風。
“一起坐吧。”
昭慶看了他一眼,微笑道。
李明夷心中一動,暗暗歎息,明白了這壞女人的想法。
她當眾將自己帶過來,放在身邊,無疑是一種“綁定”。
有了這番舉動,若自己真有才能,也不必太擔心被太子挖走……若自己是個庸才,也不耗費什麼。
“在下卻之不恭了。”
李明夷微笑,將披風解下,遞給一旁的丫鬟收好,雙手掀開下擺,坐在昭慶身旁下首位置。
果然,這個舉動引得不少人詫異地看向他,紛紛猜測他的身份。
“許久不見,殿下愈發光彩照人,貴氣更勝出從前啊!”
不遠處,一名老叟端著酒杯,搖搖晃晃,徑直走了過來。
他年約七旬,保養得當,穿著一身格外寬大的儒袍,頭發卻有些潦草,腰間懸著一隻銀色的酒葫蘆,頗有效仿古代賢人的意思。
隻是他臉上的諂媚,將文人應有的清高毀的半點不見。
“戴祭酒,好久不見了,你老身子也依舊康健。”昭慶公主言笑晏晏,卻不曾起身。
李明夷聽到這個稱呼,心中一動,仔細打量這老叟。
戴祭酒,執掌南周國子監,乃京中有數的大儒,好飲酒,自號“酒仙居士”,文采斐然,一手好文筆令先帝驚歎。
然而這老頭卻沒半點骨氣,頌帝一入京,就連夜寫了一篇華麗的賀表,屬於秒跪的選手。
國子監祭酒本非要職,老頭名氣又大,頌帝對這類人向來寬容,坦然收下當狗。
不過,李明夷懷疑真正令戴祭酒能在兩朝都混的風生水起的真正原因,並非他見風駛舵的本事,而是他有個好侄子。
大胤王朝密偵司的首領“戴某”,與戴祭酒為叔侄親屬。
恩,雖然關係很是一般……
彆問為什麼周朝祭酒與大胤高官是親戚……兩國過去二十年蜜月期,聯姻都頻繁,何況這個。
隻是後來,隨著大頌與胤朝摩擦不斷,戴祭酒因侄子的緣故,也很快被邊緣化。
十年後,唯一高光的場麵,是與老對頭,另外一名大儒王汴的撕逼論戰……不過,這是很後麵的事了。
“哈哈,托殿下的福,”戴祭酒笑容熱切,恭維了幾句,才看向李明夷,好奇道:
“這位是……”
李明夷主動開口,微笑道:
“在下乃是殿下新收的隨從。”
隻是隨從?
看似迷迷糊糊,酒蒙子一般的戴祭酒一怔,眼神卻愈發認真。
哪個隨從能坐與公主同席而坐?糊弄鬼呢?
況且與廣收門客的滕王不同,昭慶親近的隨從大多是多年培養……可他絞儘腦汁,也想不出李明夷這號人物。
等等……
戴祭酒渾濁的老眼忽然掠過一絲光彩,試探道:
“老朽聽聞,昨日怡茶坊外,曾有一位李先生為滕王解圍。”
消息傳的這麼快……你們是有微信嗎……李明夷心中嘀咕,神色淡然:
“正是在下。”
戴祭酒恍然大悟,眼神愈發恭敬客氣了幾分:
“不愧英雄出少年……如何稱呼?”
“李明夷。”
“地火明夷,晦而轉明……乃鳳凰垂翼之卦象,有棄明投暗之意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