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陽光透過排練室的窗戶,落在林硯的琵琶上,琴身泛著淡淡的光澤。距離演出結束已經過去三天,大家卻沒閒著——徐明浩前一天剛和音樂藝術節主辦方敲定了初步合作意向,今天一早,所有人就帶著樂器趕來排練室,準備為新舞台打磨《融》的改編版本。
“這次藝術節的舞台比上次大,觀眾席也更開闊,咱們得調整一下樂器的收音角度,還有舞者的走位。”徐明浩拿著舞台平麵圖,貼在排練室的白板上,“尤其是副歌部分,四種樂器要形成‘包圍式’的聲音效果,讓觀眾不管坐在哪個位置,都能感受到音樂的層次感。”
張師傅已經把調音設備調試好,屏幕上跳動著新的參數:“琵琶和伽倻琴的拾音麥要往琴身中部挪一點,上次演出發現,這個位置能更好地捕捉到琴弦的共鳴;鍵盤的混響要調得更柔和些,避免蓋過民樂的音色。”他一邊說,一邊示意樸成訓試彈一段。樸成訓戴上耳機,指尖落在琴鍵上,清亮的旋律飄出來,張師傅盯著屏幕,慢慢轉動旋鈕:“對,就是這個感覺,再稍微降一點高頻。”
另一邊,裴珠泫和林硯正在磨合新加入的小段旋律。“這裡琵琶的節奏可以再快一點,和古箏的長音形成對比,這樣‘融’的感覺會更明顯。”裴珠泫說著,指尖在古箏上輕輕一撥,低沉溫潤的聲音響起。林硯點點頭,調整坐姿,手指劃過琵琶弦,清脆的音符和古箏聲交織在一起,原本略顯平淡的段落,瞬間有了層次感。
金瑉周抱著伽倻琴,坐在旁邊記錄。她的筆記本上,畫滿了音符和樂器的標記,還有用不同顏色筆標注的細節——“琵琶快節奏段落後,伽倻琴需加強低音”“古箏長音時,伽倻琴撥弦力度要輕”。“剛才那段,伽倻琴的音色好像有點太亮了。”她放下筆,輕輕撥了撥琴弦,“我試試換個撥片,可能會更柔和。”
舞者們也沒閒著,在排練室的另一側調整動作。“上次慢板的旋轉,要配合古箏的長音再慢半拍,這樣和音樂的呼應會更準。”領舞的女孩說著,跟著裴珠泫彈奏的古箏聲,慢慢旋轉起來,裙擺在空中劃出優美的弧線,剛好卡在長音的尾端。徐明浩站在旁邊,拿著計時器:“對,就是這個節奏,再練幾遍,確保每個動作都能和音樂卡上。”
中途休息時,大家圍坐在桌子旁,喝著熱水,繼續討論。樸成訓拿出手機,播放了一段他昨晚嘗試的電子音效:“我想在間奏部分加入這個音效,和琵琶的掃弦結合,會不會更有現代感?”林硯聽著,眼睛一亮:“可以試試!琵琶的掃弦有力,加上這個音效,應該能讓間奏更有衝擊力。”
裴珠泫翻著筆記本,突然說:“我昨天查資料,發現有一種傳統的調弦方式,或許能讓古箏的低音更渾厚,下次排練我帶過來試試,說不定能讓四種樂器的融合度再提升一個檔次。”
陽光慢慢移到排練室的中央,落在大家的樂器和筆記本上。林硯看著身邊認真討論的夥伴們,指尖無意識地敲著琵琶的琴身——新的舞台還沒到來,但他們已經在為“融”的下一次綻放,一點點打磨著細節。就像打磨一塊璞玉,每一次調整,每一次磨合,都是在為它增添新的光彩,等待著在更大的舞台上,再次驚豔所有人。
喜歡韓娛萬人迷:我的顏值是bug吧請大家收藏:()韓娛萬人迷:我的顏值是bug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