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eefa工作室的選址定在漢南洞一棟改建的老建築裡。裸露的紅磚牆,挑高的天花板,以及金允斌特意從紐約運來的複古調音台,讓這裡看起來更像一個藝術空間而非音樂工作室。
“第一個項目確定下來了。”金允斌將一份企劃書放在薑素拉麵前,“《邊界之聲》合輯,邀請十位被標簽束縛的音樂人合作。”
薑素拉翻閱著名單:因公開性取向被主流排斥的r&b歌手、堅持方言rap的地下rapper、聽力障礙的電子音樂製作人...每個名字背後都是一段與規則抗爭的故事。
“理事會那邊同意嗎?”她問。雖然成立了個人工作室,但他們與starship的合約尚未結束,所有項目仍需報備。
金允斌露出一個狡黠的笑容:“我們不是報備,是邀請他們參與。”
《邊界之聲》的第一次創作營,工作室迎來了意想不到的客人——sea的忙內崔勝賢,他抱著一疊樂譜,神情局促。
“我想寫一首關於焦慮症的歌。”崔勝賢的聲音幾乎低不可聞,“從出道開始就在服藥,但公司要求我維持‘活力忙內’的人設。”
薑素拉與金允斌對視一眼,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驚。在鏡頭前永遠笑嘻嘻的崔勝賢,原來一直戴著沉重的麵具。
那天下午,三人一起創作了《麵具之下》。當崔勝賢唱到“笑容是我的盔甲,也是我的牢籠”時,忍不住哽咽。這段即興演唱被工作室的監控無意中錄下,後來成為歌曲最動人的部分。
消息不脛而走。第二天,崔勝賢焦慮症登上熱搜,starship的公關電話被打爆。出人意料的是,輿論幾乎一邊倒地表示支持。
【偶像也是人,為什麼不能有心理問題?】《麵具之下》未發先火,各大音樂平台爭相尋求獨家授權。
“看到了嗎?”金允斌在緊急會議上對starship高層說,“真誠比完美更有力量。”
理事會經過激烈討論,最終決定支持這個項目,甚至主動提出將《邊界之聲》作為公司“心理健康倡導計劃”的啟動項目。
然而,挑戰接踵而至。邀請名單上的一位獨立音樂人公開質疑:“偶像出身的製作人,真的理解什麼是‘邊界’嗎?”
薑素拉沒有辯解,而是帶著設備直接去了對方的underground演出場地。那是一個位於地下室的小型ive》的austic版本時,台下最初有噓聲,但隨著演唱進行,現場漸漸安靜。唱到“在墜落中看見天空”時,她突然脫稿:
“有人問我,偶像懂什麼是邊界?我想說,站在聚光燈下的人,影子往往更黑暗。”
表演結束,那位獨立音樂人主動上前:“我道歉。你比我更懂什麼是真實的音樂。”
這件事被現場觀眾發到網上,薑素拉地下演出成為熱門話題。令人意外的是,et的粉絲沒有抱怨她“自降身份”,反而為她的勇氣感到驕傲。
《邊界之聲》錄製進入尾聲時,薑素拉收到一個特殊邀請——母校首爾藝術高中的校慶表演。這是她出道後第一次回到母校,意義非凡。
表演當天,她特意選擇了校服風格的打歌服,表演曲目也不是熱門主打,而是學生時期的原創作品《平凡的一天》。
唱到一半,她突然停下:“其實這首歌,是我在高二時寫的。那時剛被選為練習生,每天都在想:如果失敗了怎麼辦?”
台下坐著的少男少女們安靜下來。
“我的班主任當時告訴我:薑素拉,不是每個人都要活成驚天動地的樣子。接受平凡,也是勇氣。”
她深吸一口氣,繼續說:“今天我想把這句話送給每一個正在為夢想焦慮的人——無論你選擇飛翔還是墜落,重要的是那是否是你真心想要的方向。”
表演視頻在網絡上病毒式傳播,特彆是最後那段即興發言,被許多教育工作者轉發。最讓人意外的是,教育部邀請她參與青少年心理健康宣傳項目。
“你成了榜樣偶像。”經紀人感歎,“公司二十年沒拿到的政府項目,被你一首歌打開了門。”
然而,成功的背後,薑素拉開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。隨著freefa工作室的影響力擴大,她必須在et活動、個人創作和公益項目之間找到平衡。
某個淩晨,她在工作室的沙發上醒來,發現身上蓋著金允斌的外套,而他正在廚房煮拉麵。